5-鳥苷酸二鈉

5-鳥苷酸二鈉,是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白色結晶性粉末,含約7分子結晶水。味鮮,鮮味閾值為0.0125g/100mL,鮮味強度為肌苷酸鈉的2.3倍。與谷氨酸鈉並用有很強的協同作用。不吸濕,溶於水,水溶液穩定。在酸性溶液中,高溫時易分解,可被磷酸酶分解破壞,稍溶於乙醇,幾乎不溶於乙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5-鳥苷酸二鈉

英文名稱:Disodium 5′-Guanylate(Sodium5′-Ganylate)
別名鳥苷酸鈉(GMP)
編碼GB12.002;INS 627
C10H12N2Na2O8P·x2O

相對分子質量407.19(無水)

化學性質

無色至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通常含7個分子結晶水,無臭,有特有的類似香菇的鮮味。熔點不明顯,240℃褐變,250℃分解。對酸、鹼、鹽、熱均穩定。

製法

(1)酵母所得核酸分解、分離製得。
(2)發酵法製取。
鑑別方法在0.01mol/L HC1溶液中,樣品溶液(1+50000)的紫外吸收光譜在256±2nm處有最大吸收。

毒理學

1.LD60大鼠口服大於10g/kg體重。
2.GRASFDA 21CFR 172·530。
3.ADI無需規定(FAO/WHO,1994)。
4.代謝可在大鼠腸道中酶促降解成尿酸後轉變成尿囊素,24h後有70%~80%在尿中排出。人在給予5′-核苷酸後引起血清和尿中尿酸水平上升,表明有部分分解。但即使每人每天攝食約15mg核苷酸,並不引起痛風。
1993年JECFA再次評價時,除提出5′-鳥苷酸二鈉和5′-肌苷酸二鈉無致癌、致畸性,對繁殖無危害外,還認為人們從增味劑接觸嘌呤(每人每天約4g)比在膳食中攝取天然存在的核苷酸(估計每人每天可達2g)中的要低,既無需規定ADI,也撤消以前提出添加這些物質應標明的意見。
使用增味劑。
1.使用注意事項:
(1)本品與谷氨酸鈉或5′-肌苷酸二鈉並用,有顯著的協同作用,鮮味大增。
(2)本品可被磷酸酶分解失去呈味力,故不宜用於生鮮食品中。這可通過將食品加熱到85℃左右鈍化酶後使用。
2.使用範圍及使用量
(1)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1996)規定:可在各類食品中按生產需要適量使用。
(2)實際使用參考
①本品通常很少單獨使用,而多與谷氨酸鈉(味素)等並用。混合使用時,其用量約為味素總量的1
%~5%,醬油、食醋、肉、魚製品、速溶湯粉、速煮麵條及罐頭食品等均可添加,其用量約為0.01~0.1lg/kg。也可與賴氨酸鹽等混合後,添加於蒸煮米飯、速煮麵條、快餐中,用量約0.5g/kg。關於本品與谷氨酸鈉等的配合使用,詳見谷氨酸鈉。
②本品尚可與肌苷酸鈉以1:1配合,廣泛套用於各類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