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442

442是足球的一種陣型,採用的是四個後衛、四個中場和兩個前鋒的打法。兩個邊後衛加一個拖後與盯人清道夫作為後防(清道夫[觀賞魚]不是必須的);採用雙後腰或單後腰配以兩個或三個中場,再加兩個前鋒的打法。最擅於運用該陣型的是AC米蘭和英格蘭隊。也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的,使用最廣泛的現代足球陣型。

基本信息

簡介

442陣型是一個比較容易上手的陣型,現在國際上流行的多種陣型都是有442演變而來,教練根據不同的球員設計不同的站位,例如ac米蘭的442就是有所謂的4個10號組成的。

自足球規則確定上場人數為11人時,如何在場上合理安排這11人就成為了足球理論發展的頭號課題,一直延續至今,陣型仍在發展、變化和重組,並且沒有形成一致認可的觀點。五花八門,這應該也屬於足球獨特魅力的一部分。

歷史

足球剛誕生之初,大約是沒有“陣型”一說的,傳說早期足球比賽中9鋒1衛制曾經風靡一時,但年代久遠,難以考證,即使考證,也沒有太大意義。

這裡且容我從WM陣型開始。

WM陣型大約起源於20世紀初,在足球發展歷史上曾占據統治地位。他的特點就是5鋒5衛,除守門員外其他10個人大約排成W和M兩個字母形狀。

當時還沒有“中場”這概念,前鋒與後衛之間的聯繫主要靠兩個內鋒回撤和兩個內衛壓上。在那個時代,足球場上進球很多,一場比賽進10幾個球的情況很多見。

1958年世界盃上,巴西隊首次認識到了中場的作用,他們將前鋒線和後衛線各減少一人,投入前鋒於後衛之間的空白地帶,發明了424陣型。

424的發明是足球理論的第一次革命,巴西隊依*先進的陣型首次奪得了世界盃,從而一躍成為足球王國,隊中的兩名中場迪迪和瓦瓦不僅名燥一時,並因良好的傳球組織意識而載入史冊。

1962年世界盃上,424陣型已經被世界廣泛接受,英格蘭隊由於缺乏一名優秀的內鋒,於是主教練便撤掉一名前鋒,增加了一名前衛,由此產生了433陣型,並取得了成功。

433陣型的成功證明,前鋒並非越多越好,於是後來誕生了442,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它成為一種非常成熟陣型。

442陣型兩個前鋒雖然存在左右站位的不同,但由於在比賽中兩人經常、頻繁、大範圍地進行交叉換位,所以很不好說誰左誰右,是以以前鋒概論之。

具體戰術

442 442
442有很多變形,主要是圍繞中場的站位,也有後場站位的不同。

標準442中場和後場都是平行站位,俗稱“一字型”,當然是中國叫法,老外的“一”字不是這個樣子。除標準中場站位之外,中場主要有以下幾種變種。

碟型

1,雙後腰“碟型”中場

左邊前衛右邊前衛

左後腰右後腰

這種陣型被英國和義大利球隊普遍使用。它的特點是前衛線和後衛線之間銜接很緊密,有利於收縮防守,前鋒線於前衛線之間距離比較大,不利於地面傳接配合的進攻。義大利人因為擅長防守反擊打法而青睞它;英國用它,是因為英國足球技術普遍粗糙,往往採取長傳急攻,無須太在意前鋒與前衛之間的聯繫。

菱形

2,“菱形”中場

前腰

左邊前衛右邊前衛

後腰

這種配置方法在前鋒身後加了一名前腰,有利於中前場的銜接,適合技術性地面進攻為主的打法;但只有一個後腰,對後腰隊員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否則無法在後衛線前形成有效的屏障。

三角

前腰

左前衛中前衛右前衛

這種中場突出前腰的作用,擁有優秀前腰的球隊可以考慮採用4,倒三角

左前衛中前衛右前衛

後腰

突出後腰。

442陣型在後衛線方面也有變化

左後衛盯人中衛右後衛

拖後中衛

這種後衛線上的變化已經被認為是落後的戰術,但仍在特定場合下有使用。

442陣型還有一些變種,比如451,451陣型撤回一名前鋒,在前鋒線與前衛線之間活動,一般可以認為是前腰。

442陣型

有兩種表現形式

1,

前鋒

前腰前腰

左邊前衛右邊前衛

後腰

左邊後衛左中後衛右中後衛右邊後衛

這種陣型中,兩名前腰積極後插上,增加進攻的突然性。

2,

前鋒

前腰

左邊前衛右邊前衛

後腰後腰

左邊後衛左中後衛右中後衛右邊後衛

這是一個防守架勢的陣型

德國足球的興起主要得益於德國式352-532陣型,在進攻的時候兩個邊後衛壓到中場形成邊前衛,防守時則退守形成邊後衛。

防守時

前鋒前鋒

左前衛中前衛右前衛

左邊後衛左中後衛右中後衛右邊後衛

拖後中衛(又稱清道夫、自由人)

442陣型

進攻時

前鋒前鋒

左邊前衛左前衛中前衛右前衛右邊前衛

左後衛中後衛右後衛

此陣型的特點是攻防轉換更加激烈,兩個邊後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最近它已經漸漸淡出國際舞台,雖然在德國仍然有不少球隊在堅持,專家和優秀教練們卻認為它已經成為一種落後陣型。

創始人

拉姆塞拉姆塞
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在英格蘭舉行,東道主英格蘭隊最終奪冠,歷史上首次捧起世界盃。

在本屆大賽中,英格蘭隊首創442陣型,並一路打到了最後,主教練拉姆塞發明的這一陣型在今天仍被廣泛套用。圖為拉姆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