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由國家統計局2019年4月29日發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但增速回落明顯。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0.6%。農民工增量比上年減少297萬人,總量增速明顯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

基本信息

調查簡介

農民工監測調查:為準確反映全國農民工規模、流向、分布等情況,國家統計局2008年建立農民工監測調查制度,在農民工輸出地開展監測調查。調查範圍是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農村地域,在1561個調查縣(區)抽選了8484個村和22.6萬名農村勞動力作為調查樣本。採用入戶訪問調查的形式,按季度進行調查。

主要指標解釋

農民工:指戶籍仍在農村,在本地從事非農產業或外出從業6個月及以上的勞動者。

本地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以內從業的農民工。

外出農民工:指在戶籍所在鄉鎮地域外從業的農民工。

進城農民工:指居住在城鎮地域內的農民工。城鎮地域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劃分城鄉的規定》劃分的區域,與計算人口城鎮化率的地域範圍相一致。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

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城市類型:按2015年城區常住人口規模將城市劃分為500萬人以上城市、300-500萬人城市、100-300萬人城市、50-100萬人城市、50萬人以下城市和建制鎮。

報告全文 

一、農民工規模、分布及流向

(一)農民工總量繼續增加,增速回落明顯

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0.6%。農民工增量比上年減少297萬人,總量增速明顯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在農民工總量中,在鄉內就地就近就業的本地農民工11570萬人,比上年增加103萬人,增長0.9%;到鄉外就業的外出農民工17266萬人,比上年增加81萬人,增長0.5%。在外出農民工中,進城農民工13506萬人,比上年減少204萬人,下降1.5%。

圖1 農民工總量及增速

在外出農民工中,到省外就業的農民工7594萬人,比上年減少81萬人,下降1.1%;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9672萬人,比上年增加162萬人,增長1.7%。省內就業農民工占外出農民工的5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表12018年外出農民工地區分布及構成

單位:萬人、%

按輸出地分

外出農民工總量

構成

外出

農民工

外出

農民工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跨省流動

省內流動

合計

17266

7594

9672

100.0

44.0

56.0

東部地區

4718

812

3906

100.0

17.2

82.8

中部地區

6418

3889

2529

100.0

60.6

39.4

西部地區

5502

2727

2775

100.0

49.6

50.4

東北地區

628

166

462

100.0

26.4

73.6

(二)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人數增加最多,東部地區輸出農民工略有減少

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輸出農民工10410萬人,比上年減少20萬人,下降0.2%,占農民工總量的36.1%;中部地區輸出農民工9538萬人,比上年增加88萬人,增長0.9%,占農民工總量的33.1%;西部地區輸出農民工7918萬人,比上年增加104萬人,增長1.3%,占農民工總量的27.5%;東北地區輸出農民工970萬人,比上年增加12萬人,增長1.3%,占農民工總量的3.4%。

表2 農民工地區分布

單位:萬人、%

2017年

2018年

增量

增速

按輸出地分:

東部地區

10430

10410

-20

-0.2

中部地區

9450

9538

88

0.9

西部地區

7814

7918

104

1.3

東北地區

958

970

12

1.3

按輸入地分:

在東部地區

15993

15808

-185

-1.2

在中部地區

5912

6051

139

2.4

在西部地區

5754

5993

239

4.2

在東北地區

914

905

-9

-1.0

在其他地區

79

79

0

0.0

註:其他地區指港、澳、台及國外。

(三)在東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減少,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

從輸入地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15808萬人,比上年減少185萬人,下降1.2%,占農民工總量的54.8%。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就業的農民工2188萬人,比上年減少27萬人,下降1.2%;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452萬人,比上年增加65萬人,增長1.2%;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4536萬人,比上年減少186萬人,下降3.9%。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6051萬人,比上年增加139萬人,增長2.4%,占農民工總量的21.0%。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993萬人,比上年增加239萬人,增長4.2%,占農民工總量的20.8%。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905萬人,比上年減少9萬人,下降1.0%,占農民工總量的3.1%。

二、農民工基本特徵

(一)女性和有配偶的農民工占比均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女性占30.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女性占38.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占17.2%,有配偶的占79.7%,喪偶或離婚的占3.1%;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有配偶的占68.1%,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有配偶的占90.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二)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逐年提高

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2歲,比上年提高0.5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2.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2.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近五年呈逐年提高趨勢。從農民工的就業地看,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44.9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35.0%,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5.2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69.9%,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11.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表3 農民工年齡構成

單位:%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6-20歲

3.5

3.7

3.3

2.6

2.4

21-30歲

30.2

29.2

28.6

27.3

25.2

31-40歲

22.8

22.3

22.0

22.5

24.5

41-50歲

26.4

26.9

27.0

26.3

25.5

50歲以上

17.1

17.9

19.1

21.3

22.4

(三)新生代農民工中超半數為“80後”

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老一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48.5%。在新生代農民工中,“80後”占50.4%;“90後”占43.2%;“00後”占6.4%。

圖2 新生代農民工占農民工總量的比重

(四)大專及以上學歷農民工占比繼續提高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占1.2%,國小文化程度占15.5%,國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專及以上占10.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外出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在本地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三、農民工就業狀況

(一)在第三產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過半

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一是從事傳統服務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從事住宿和餐飲業的農民工比重為6.7%,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從事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2.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二是脫貧攻堅開發了大量公益崗位,在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為3.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49.1%,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27.9%,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從事建築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8.6%,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表4 農民工從業行業分布

單位:%、百分點

2017年

2018年

增減

第一產業

0.5

0.4

-0.1

第二產業

51.5

49.1

-2.4

其中:製造業

29.9

27.9

-2.0

 建築業

18.9

18.6

-0.3

第三產業

48.0

50.5

2.5

其中:批發和零售業

12.3

12.1

-0.2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6

6.6

0.0

 住宿和餐飲業

6.2

6.7

0.5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11.3

12.2

0.9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2.7

3.5

0.8

 其他

8.9

9.4

0.5

(二)農民工月均收入穩定增長

農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1.9、1.1和0.1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收入增速與上年持平;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4和0.8個百分點。

表5 分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及增速

單位:元、%

2017年

2018年

增速

合計

3485

3721

6.8

製造業

3444

3732

8.4

建築業

3918

4209

7.4

批發和零售業

3048

3263

7.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4048

4345

7.3

住宿和餐飲業

3019

3148

4.3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3022

3202

6.0

(三)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於本地農民工

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4107元,比上年增加302元,增長7.9%;本地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3340元,比上年增加167元,增長5.3%。外出務工農民工月均收入比本地務工農民工多767元,增速比本地務工農民工高2.6個百分點。

(四)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加快

分區域看,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955元,比上年增加278元,增長7.6%,增速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568元,比上年增加237元,增長7.1%,增速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522元,比上年增加172元,增長5.1%,增速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月均收入3298元,比上年增加44元,增長1.4%,增速比上年回落4.8個百分點。

四、進城農民工居住狀況

(一)人均居住面積繼續提高

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20.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戶人均居住面積在5平方米及以下的農民工戶占4.4%,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從不同規模城市來看,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均有提高。其中,500萬人以上城市中,人均居住面積1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50萬人以下城市中,人均居住面積23.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圖32018年按城市類型分的進城農民工人均居住面積

(二)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例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戶中,購買住房的占19%,與上年持平。其中,購買商品房的占17.4%,與上年持平。租房居住的占61.3%,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單位或僱主提供住房的占12.9%,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在進城農民工戶中,2.9%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1.3%租賃公租房,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1.6%自購保障性住房,與上年持平。

(三)居住設施不斷改善

在進城農民工戶住房中,有洗澡設施的占82.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使用淨化處理自來水的占87.7%,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獨用廁所的占71.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能上網的占92.1%,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擁有電冰櫃、洗衣機、汽車(包括經營用車)的比重分別為63.7%、63.0%和24.8%,分別比上年提高3.6、4.6和3.5個百分點。

五、進城農民工隨遷兒童教育情況

(一)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提高

3-5歲隨遷兒童入園率(含學前班)83.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26%在公辦幼稚園,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35.2%在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從不同規模城市來看,入讀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的比例相差不大。500萬人以上城市中3-5歲隨遷兒童有63.3%入讀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50萬人以下城市中的比例為61.8%。

(二)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在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例提高

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在校率98.9%,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從就讀的學校類型看,國小階段隨遷兒童82.2%在公辦學校就讀,與上年持平;11.6%在有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國中階段隨遷兒童84.1%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10%在有政府支持的民辦學校就讀,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三)本地升學入園難、費用高問題仍需關注

進城農民工家長對隨遷兒童教育的評價中,表示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占75.3%,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對所在學校師資的評價中,認為非常好和比較好的占78.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50.8%的農民工家長反映在城市上學面臨一些問題,比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本地升學(入園)難、費用高依然是進城農民工家長反映最多的兩個問題。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兒童,家長持此觀點的分別是26.7%和27.2%;對於3-5歲隨遷兒童,持此觀點的分別是38.7%和51.4%。

六、進城農民工社會融合情況

(一)進城農民工城鎮歸屬感較為穩定

在進城農民工中,38%認為自己是所居住城鎮的“本地人”,與上年持平。其中,已定居農民工中該比例為79.2%,對所居住城鎮高度認同。城市規模越大,農民工的歸屬感越低。在500萬人以上大城市中,該比例僅為16.8%,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從對所在城鎮的適應情況看,19.6%表示自己非常適應,61.5%表示比較適應。其中,已定居農民工中,該比例分別是34.8%和57.8%。

(二)進城農民工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在進城農民工中,26.5%參加過所在社區組織的活動,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其中,3.5%經常參加,23.0%表示偶爾參加。15.3%參加過人大代表選舉,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加入工會組織的進城農民工占已就業進城農民工的比重為9.8%。在已加入工會的農民工中,經常參加工會活動的占26.0%,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偶爾參加的占56.3%,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

報告解讀

京津冀就業農民工減少27萬

報告顯示,在外出農民工中,到省外就業的農民工7594萬人,比上年減少81萬人,下降1.1%;在省內就業的農民工9672萬人,比上年增加162萬人,增長1.7%。

從輸入地看,去年在東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減少,在中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去年在東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15808萬人,比上年減少185萬人,下降1.2%,占農民工總量的54.8%。

其中,在京津冀地區就業的農民工2188萬人,比上年減少27萬人,下降1.2%;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452萬人,比上年增加65萬人,增長1.2%;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4536萬人,比上年減少186萬人,下降3.9%。在中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6051萬人,比上年增加139萬人,增長2.4%,占農民工總量的21.0%。在西部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993萬人,比上年增加239萬人,增長4.2%,占農民工總量的20.8%。在東北地區就業的農民工905萬人,比上年減少9萬人,下降1.0%,占農民工總量的3.1%。

女性農民工增多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我國女性和有配偶的農民工占比均提高。在全部農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中女性占30.8%,比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中女性占38.6%,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婚的占17.2%,有配偶的占79.7%,喪偶或離婚的占3.1%;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其中,外出農民工有配偶的占68.1%,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本地農民工有配偶的占90.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50歲以上農民工占比提高

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2歲,比上年提高0.5歲。從年齡結構看,40歲及以下農民工所占比重為52.1%,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50歲以上農民工所占比重為22.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近五年呈逐年提高趨勢。從農民工的就業地看,本地農民工平均年齡44.9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35.0%,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33.2%,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外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35.2歲,其中40歲及以下所占比重為69.9%,50歲以上所占比重為11.1%,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新生代農民工中超半數為“80後”。1980年及以後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老一代農民工占全國農民工總量的48.5%。在新生代農民工中,“80後”占50.4%;“90後”占43.2%;“00後”占6.4%。

國中文化程度居多

在全部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占1.2%,國小文化程度占15.5%,國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專及以上占10.9%。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農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在外出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8%,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在本地農民工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同比增長6.8%。

從事傳統服務業人數增加

報告顯示,去年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0.5%,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其中主要特點是,一是從事傳統服務業的農民工繼續增加。二是脫貧攻堅開發了大量公益崗位,在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行業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為3.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從事第二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49.1%,比上年下降2.4個百分點。其中,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比重為27.9%,比上年下降2.0個百分點。

月均收入同比增加236元

數據顯示,農民工月均收入穩定增長,農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長6.8%,增速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提高1.9、1.1和0.1個百分點;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收入增速與上年持平;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收入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0.4和0.8個百分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