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表情

2016年度表情

2016年度表情囊括了“呲牙”、“微笑”、“偷笑”等國民常用表情。在不同年齡、性別、網齡、星座的網民中,常用表情既有共通之處也有獨特之處。

基本信息

表情排行

2016年度表情2016年度表情

“呲牙”表情連續五年排名第一,傳送量達303億次,“微笑”、“偷笑”表情名列前三,分別被使用了150億和130億次以上,“發獃”、“流淚”緊隨其後分列第四和第五名,總數也都超過了100億次。通過前五名的表情可以看出,雖然也會“流淚”,但如何“笑”依然是用戶心中的主題。同時,通過對已傳送表情中“喜悅”表情和“悲傷”表情的總量統計,過去一年中“喜悅”總體上大於“悲傷”。

表情差異

地區差異

幸福指數幸福指數
通過對用戶所傳送的表達“喜悅”的表情進行綜合分析,加權算出全國不同地區的用戶幸福指數排行。曲藝之鄉的天津排在榜首,天生幽默的天津人在生活中也是最快樂和幸福的。廣東、上海、北京和四川緊隨其後。

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性別差異
通過對不同性別用戶之間的表情喜好做了分析,發現男生比女生更喜愛發表情,偏愛搞怪表情;而女生則整體偏愛軟萌、可愛系表情。

年齡差異

年齡差異年齡差異
從年齡分布上,可以看到90、95、00後年輕人群,情緒更加多變,悲喜之外,也有意味豐富的謎之“微笑”,和吃瓜看戲的“摳鼻”。

星座差異

星座差異星座差異
圍繞星座維度進行分析,不同星座的人群在慣用表情上也有較大的差異。

表情內涵

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交流、閱讀習慣的變化,傳統的文字式的文稿正在努力符合21世紀交流的可視化、快速化要求。在這個變化當中,隨著社交網路迅速擴散的表情符號,能夠起到填補二者之間的縫隙的作用。表情符號如同文字一樣,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某種程度上它比文字表達更為直觀和簡潔,這也被認為是推動其能在當下席捲全球的最要因素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