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和平獎是五個諾貝爾獎中的一個。根據諾貝爾的遺囑,和平獎應該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於每年的10月份宣布。在此之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成員將會以多數票來選擇諾貝爾獎得主,人選一經決定,不得修改。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名字將會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 2013年10月11日(星期五)11點,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宣布授予禁止化學武器組織。 截至2013年,已有100人和23個機構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全球峰會將於2014年12月12日至14日在義大利羅馬舉行

簡介

據台灣聯合新聞網14年3月5日報導,諾貝爾基金會4日公布,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者多達278人,創下歷年紀錄。

提名名單

美國監控醜聞爆料者斯諾登、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名列其中。據報導,諾貝爾評審委員會4日召開2014年首次會議,檢視提名者名單。10月10日,委員會將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公布和平獎得主。

獲獎名單

諾獎官網14年10月10日訊息,2014屆諾貝爾和平獎揭曉。印度著名反童工勞動的活動者凱拉什·沙提雅提(Kailash Satyarthi),巴基斯坦17歲女生馬拉拉·尤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i)獲2014屆諾貝爾和平獎。

獲獎人員簡介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最終得主 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最終得主

2009年,不到13歲的馬拉拉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寫部落格,以親身經驗批判塔利班武裝組織禁止女孩上學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動。

2012年10月9日,馬拉拉在校車上遭塔利班分子槍擊,頭部中彈。在英國接受治療後,馬拉拉恢復良好。塔利班曾宣稱對此事負責,並說如果馬拉拉逃過一劫,一定會“再想辦法追殺她”。

2013年4月,馬拉拉登上《時代》雜誌封面並被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7月,聯合國宣布將她的生日定為“馬拉拉日”;2013年1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夫婦曾在白宮會見了馬拉拉,馬拉拉曾是當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熱門人選。她並於2014年被提名“世界兒童獎”。

另一名獲獎人薩蒂亞爾希則是印度著名的兒童人權活動家,他繼承了先賢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精神,多次組織和參與和平示威活動,他的主要目標是抗爭嚴重剝削兒童經濟利益的現象,以及呼籲國際社會重視兒童正當權利,為兒童發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