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楊麗萍佛山舞劇孔雀

2013楊麗萍佛山舞劇孔雀

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孔雀》不受任何觀眾層面的限制,是楊麗萍攜整個創作團隊對觀眾的一次誠意奉獻。 談及楊麗萍《孔雀》的創作靈感,楊麗萍表示:"孔雀是會讓人感覺奇妙的舞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然、生命、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

孔雀舞介紹

傣族的歷史悠久,從公元1世紀,漢武帝開發西南後就與內地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來。東漢時,傣族首領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樂舞、魔術、雜技者到洛陽獻藝。由此可見,傣族的樂舞文化早在兩千年前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在傣族人民心目中,"聖鳥"孔雀是幸福吉祥的象徵。不但許多的人們在家園中飼養孔雀,而且把孔雀視為善良、智慧、美麗和吉祥、幸福的象徵。在種類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
傣族民間傳統的孔雀舞有著很長歷史,並被納入了宗教的禮儀之中。孔雀舞是傣族人們最喜愛的民間舞蹈,在傣族聚居的壩區,幾乎月月有"擺"(節日),年年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趕擺"等民俗節日,只要是盡興歡樂的場所,傣族人民都會聚集在一起,敲響大鑼,打起象腳鼓,跳起姿態優美的"孔雀舞",歌舞聲中呈現出豐收的喜慶氣氛和民族團結的美好景象。

藝人介紹

楊麗萍,雲南洱源白族人,生於1958年11月10日。她生活在父母離異的家庭,和兩個妹妹一個弟弟跟母
楊麗萍老師
親過。在楊麗萍的童年記憶里,大都與貧窮與歧視有關,但她有一份大多數人少有的快樂態度,從小酷愛舞蹈的她,沒有進過任何舞蹈學校,然而她憑藉著驚人的舞蹈天賦,在1971年從村寨進入西雙版納州歌舞團。1980年後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以“孔雀舞”聞名,被譽為繼毛相、刀美蘭之後的“中國第二代孔雀王”,是國內第一個舉辦個人舞蹈晚會的青年舞蹈家。1987年被聘1986年她創作並表演了獨舞《雀之靈》,一舉成名。1988年被《北京日報》評為當年十大新聞人物之一。1989年電視片《楊麗萍的舞蹈藝術》面世。多年來她出訪世界很多國家進行藝術交流,相繼在菲律賓、新加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台灣、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舉行專場舞蹈晚會。多才多藝的她還自編自導自演了電影《太陽鳥》,並在蒙特婁國際電影節上榮獲評審會大獎。

演出介紹

楊麗萍《孔雀》主創人員
藝術總監/總編導:楊麗萍
美術總監/舞美服裝造型設計:葉錦添(香港)
總策劃:趙金
總製作:王焱武(澳大利亞)
副總編導/舞蹈統籌:高成明
視覺總監:王涵
作曲:三寶 楊勇 黃薈等
編導:念雲華
編導:李宏鈞
文學統籌:楊麗萍 王涵 張臻 高成明 蔣明初 張婕
燈光設計:馮國基
音響設計:宋多多
音樂後期製作/音效:崔天爽
插曲作曲/演唱:薩頂頂
音樂剪輯:陳謝維
平面設計:王涵
策劃:尹欣 謝新松
監製:呂霞 張鴻卿 段永興
藝術顧問:葉永青
總顧問:張苛
演員
領銜主演
楊麗萍 岩金 陳謝維 彩旗 蝦嘎
主演
楊伍

龍年春晚一段《雀之戀》,再度讓楊麗萍為全國觀眾心中耀眼的明星,更令人萬分期待她的最新力作--舞劇《孔雀》。該劇由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為總編導,雲南楊麗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並力邀奧斯卡"最佳美術設計"獎得主、著名視覺藝術家葉錦添,與楊麗萍搭檔組成超強陣容的通力協作讓我們更為期待《孔雀》的面世。
楊麗萍的舞蹈源頭來自民間和土地,但隨著她人生閱歷的積累和不斷從各種藝術形式中吸取養分,形成了楊麗萍對舞蹈藝術的獨特認知,進而轉換為她自己特有的舞蹈語言呈現於舞台之上。
舞劇《孔雀》的故事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恆的主題展開,用舞台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著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劇中的"孔雀",是鳥,也是人,是有情世界的芸芸眾生。
楊麗萍的舞蹈藝術一直以來都受到來自不同年齡段、不同社會和教育背景的人們的喜愛,幾乎沒有有客群群的限制。男女老少,中外人士,均能透過她自成風格的舞蹈語言,令人驚艷而又充滿生命力度的編舞,真誠本色的情感流露,來品讀楊麗萍對生命和藝術的理解和感悟。
《孔雀》不受任何觀眾層面的限制,是楊麗萍攜整個創作團隊對觀眾的一次誠意奉獻。人們在欣賞舞台藝術之美的同時,也可以從中體會到她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談及楊麗萍《孔雀》的創作靈感,楊麗萍表示:"孔雀是會讓人感覺奇妙的舞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然、生命、成長、人性和愛的故事。它在我身體裡涌動、流淌,有感而發地表現出來。"
舞劇《孔雀》結合自己特有的舞蹈語言和當代藝術、舞美的綜合表現形式,是楊麗萍藝術生涯里又一次新的嘗試,也是楊麗萍攜整個創作團隊對觀眾的一次誠意奉獻。全劇匯集了楊麗萍四十年舞蹈藝術的精粹和一代舞神傳奇藝術生涯的提煉匯結,是一代舞神窮盡半生功力,對生命的終極叩問。
作品概念的雛形醞釀已久,多年來一直在此基礎上創造新的角度和多種藝術詮釋的路徑,力圖找尋一種《孔雀》式藝術語言來展現這個作品
《孔雀》全劇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篇章,講述了一個關於成長、人性、生命和愛的故事,以及生命與天地自然的相互融通,透過舞台藝術形式呈現了一次對世界的善意探索,以及對生命和人性的追問,投射出生活和藝術交融的人文情懷。
劇中的每個角色代表了人性里不同的層面----光明和覺知,奉獻和犧牲,恐懼和貪執,這些都是人類生命里的共性。人性的弱點一次次在舞台角色痛苦複雜的糾結中暴露,但奉獻和愛最終讓劇中人在四季輪迴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這是關於孔雀的故事,更是關於人寓言。
看似一個古老的寓言,但直指現代人矛盾脆弱的內心。愛與恨,罪與罰,迷戀與迷失,嫉妒與虛榮,寬恕與懺悔,覺知與釋然......
《孔雀》大膽顛覆了傳統寓言的刻板符號化形象,賦予不同的角色同樣的美的光彩,透過美的外表去揭示靈魂的糾結和掙扎,《孔雀》也不僅限於簡單的善惡褒貶,而著力於人性複雜的戲劇張力。不同於以往的作品,在這部舞劇中楊麗萍不只表現了美,還表現了美的掙扎,美的糾斗,美的磨難,美的歷險,最終歷經劫波,才是美的回歸。
孔雀早已成為楊麗萍的舞台化身,早在1979年她就跳過舞劇《孔雀公主》,如果說當年的《孔雀公主》更多的是在演繹古老神話,而如今的《孔雀》則更像一個現代人的寓言;如果說以前的《雀之靈》,以及在今年春晚轟動一時的《雀之戀》只是作為單個舞蹈作品展示了極致的美,那么《孔雀》作為敘事完整的舞劇所表達的,則是生命的哲學;如果說《雲南映象》和《雲南的響聲》是楊麗萍上一個創作階段著力於民族文化挖掘和傳承的力作,那么《孔雀》則走出了地域和民族,直抵人類共通的靈魂家園。

演出詳情

楊麗萍大型舞劇《孔雀》2013年巡演佛山站信息:
演出海報

演出時間:2013年6月1日至2日
演出地點:佛山市順德區演藝中心
演出票價:290/390/590/790/990
票務代理:大麥網

觀演交通

一、乘坐觀影大巴方式:

為方便廣州戲迷前往順德觀看演出,主辦方特設觀演專車,觀眾可乘坐空調大巴前往演出場館,結束後亦有返程大巴接送。
1.往程:演出當天17:30分起(最後一班車為開演前60分鐘,因保證準點觀看),觀眾可在廣州捷運2號線中山紀念堂站C出口免費乘坐空調館巴直達場館;
2.返程:觀眾憑票可免費享受返程交通服務,返程大巴將接送至廣州中山紀念堂;
以上服務均需提前預約定位。
二、自駕車線路推薦:
選用快捷通道,即為佛山順德碧桂公路,經過龍盤大橋轉入民安路即可直達場館。

觀演事項

2013楊麗萍孔雀佛山站眾多冬粉期待已久,在這熱浪的季節,各位冬粉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安全】
眾入場時千萬不要攜帶任何易燃易爆、有毒危險物品以及刀具、金屬器械等。此外,瓶裝、罐裝飲料也不能帶入場內——場內會有軟包裝飲料提供。
【衣著】
建議現場觀眾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當天天氣預報,穿著適宜的衣物入場。尤其要提醒女性FANS,儘量勿著裙裝和高跟鞋入場——一是萬一發生緊急事件,褲裝與便於運動的鞋子能提供更多保護。
【裝備】
螢光棒、口哨、海報、手牌、望遠鏡等裝備當然是看演唱會的必備法寶,但現場必然人多事雜,貴重物品儘量少帶或不帶,謹防遺失。
【注意】
演出前手機等其他通訊設備一律關閉,尤其是演出時嚴禁接、打手機,請尊重藝人演出,保證演出質量。
【洗手間】
看演出時頻繁進出會給其他人帶來不便,因此,應儘量少飲水,以避免在演出進行期間出去使用洗手間。在演出時一定不要來回走動。
【咳嗽】
如在觀看演出時喉嚨發癢,可以含服非咀嚼型潤喉糖,避免咳嗽聲頻繁發出。暫時控制不了咳嗽或噴嚏的觀眾,可向工作人員要求出場稍歇。當然,如果正在患病期,就不要到類似的公共場所,以免把細菌帶給別人,這也是對其他觀眾負責的表現。
【鞋帽】
看演出時應該摘掉帽子,以避免影響後面觀眾的視線。在演唱會、音樂會以及電影院這樣的場合,是絕對不允許脫鞋子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