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

2011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

2011(第二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NAEC)在北京中國大飯店盛大開幕。本屆年會探討的主題為“曲折復甦,重啟改革”,會上來自全球的經濟學家將針對包括未來世界與中國經濟的預測、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探索民營經濟發展新空間、求解房地產困局、緊縮周期下的資本市場等一系列熱點問題展開激烈、深入的討論。網易財經頻道還同期發布了《2011世界與中國經濟走勢預測報告》。報告顯示,超八成經濟學家確認全球經濟復甦,經濟學家普遍看好中國和美國對世界經濟成長的拉動。四成經濟學家認為全球經濟最大風險來自歐洲債務危機,但是美國經濟同樣令人擔心,而對新興市場國家通脹的擔心則小於預期。國內經濟方面,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在8%-10%之間,2011年中國房價升勢難改,CPI會在4-6%之間,而代表資本市場走勢的上證指數將在2500-4000點間震盪。經濟學家們普遍對中國的房地產價格等資產泡沫感到擔憂,並認為推進改革、打破壟斷會成為拉動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一個重要突破口,結構調整成功與否是決定中國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


信息

·主辦單位:網易財經
..

·年會時間:2011年1月12日
·年會地點:北京中國大飯店

年會主題

主題是“曲折復甦,重啟改革”。

年會看點:
來自全球的經濟學家將針對如何在復甦中變遷至健康的增長模式,能否再向改革中尋求增長力量等一系列熱點展開主題討論。

..

簡介

..

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主題是“曲折復甦,重啟改革”。來自全球的近百位經濟學家共話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的走勢。中國政府是否能完成防通脹、調結構、保增長的任務?中國還能否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亮點?我們來連線正在現場採訪的中央台記者劉黎。在今日召開的2011年網易經濟學家年會(NAEC)上,來自全球的經濟學家針對中國的經濟成長、就業、通脹以及世界經濟成長前景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認為,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樂觀,而中國在經過過去兩的投資膨脹之後,今明兩年將會收縮,中國也將面對更大的麻煩。GDP降下來更好?戴爾·莫滕森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研究涉及失業經濟學,勞動力市場,規章與結構改革等。著述《平衡失業理論》已成為失業經濟學必引文獻之一。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之一,最知名之處是他在摩擦性失業理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工作。第二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將於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舉行,兩位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發表演講。他們還將接受網易財經獨家專訪,我們在此收集網友關注的話題,向兩位大師提問,給廣大網友和他們直接對話的機會。

..

2011年剛剛來臨,在新的一年裡,中國應該保持怎樣的發展速度?與會經濟學家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如果2009年中國經濟成長率是6%,相信日子會更加好過一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張維迎(部落格)在演講中這一觀點,引起了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
對於中國GDP的增長,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中國需要幸福的GDP,從這個角度看,GDP應該適當降下來。要保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GDP不能再像前兩年那樣的兩位數增長,此前動輒兩位數的增長,不僅中國承受不了,世界經濟也承受不了。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部落格專區)常務理事茅于軾(部落格)認為,GDP有質量好壞的區別,公平分配財富的GDP就是比較好的GDP,不能以犧牲環境,消耗資源的GDP是在借子孫後代的財富來發展。

諾獎經濟學獎得主將出席網易經濟學家年會

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A.Pissarides)和戴爾·莫滕森(DaleT.Mortensen)將首次共同來華出席本屆年會,與陳志武(部落格)、張維迎(部落格)、茅于軾(部落格)、李稻葵(部落格)等50多位國內頂尖經濟學家,同台對話世界與中國經濟。
網易副總編輯唐岩表示,“在世界經濟曲折復甦的同時,中國經濟現在也面臨著政策退出和結構調整的雙重考驗,諸如通脹、房地產等一系列問題都在困擾著中國經濟,希望能藉此機會展開深入探討,促進中國經濟持續良性增長。”

失業率比GDP更重要?

相對於GDP,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茅于軾更關心失業率的問題。他認為,中國和美國評價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是不同的,美國更側重於失業率,而中國更側重於GDP的增長。
他表示,社會產生的財富如何分配就是評價GDP質量的一個指標,而失業率又是考慮財富分配是否公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中國目前僅有登記失業率,並沒有真實的失業率指標。
張維迎則對中國過度依賴政府創造就業的現狀表示擔憂。他表示,從歷史經驗看政府可以創造短期就業,但長期可能帶來更多的問題。

..

“我懷疑今年到明年我們經濟會有比較大的麻煩,因為2009年和2010年我們想創造更多的就業,但卻可能給下一步增加就業機會帶來很大的障礙。”張維迎認為,政府應該考慮更長遠一些,就是讓企業家創造更好的就業機會,這比簡單依靠政府政策要好。

通脹不必擔心?

對於中國目前熱議的通脹問題,中外經濟學家的看法各有不同。
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A.Pissarides)表示,“如果說我是中國央行,我壓根不會擔心這個通脹率的問題。”
在他看來,如果經濟不增長但同時通脹嚴重才會比較糟糕。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在保持較高的水平,GDP增速實際上是通脹率的三倍左右,有很多的支出盈餘。所以說,中國即使通脹率達到5%都沒有問題。
他強調,對於中國央行而言,真正問題在於支付盈餘,中國用這些錢借給美國,歐洲,支持美國和歐洲支付他們的財政赤字,這樣大量存錢再大量借貸出去是需要解決的。這也會導致通脹問題。
在夏斌看來,中國的通脹只是表面問題,實際上它反映的是中國經濟長期不可持續增長的問題。如果中國增長方式不改,結構不調整,這個局面仍然難以改變。

中國經濟有大麻煩?

在經過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政策之後,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將會走向何方?

..

2010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得主戴爾·莫滕森(DaleT.Mortensen)的看法比較悲觀。他認為,美國失業率還是在9.5%到10%之間,產品服務需求還沒有恢復,利率下降實際上是權宜之計,未來不確定性因素還很多,美國經濟不會在短期內明顯復甦。
在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看來,目前的歐盟債務危機是值得警惕的。目前西班牙政府有很高的債務,如果不解決的話,可能在長期還會帶來更多問題。如果西班牙像希臘一樣垮台,很可能歐元區就垮台了,因此歐盟必須挽救西班牙。
對於中國經濟的前景,張維迎認為,政府的很多行為都會加劇投資波動。中國在沒辦法維持過去兩年的投資膨脹後,今明兩年將會收縮,經濟會簫條,失業會增加。這是今明兩年中國可能面臨的較大麻煩。

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打造全球對話平台

網易財經1月6日訊首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將於1月14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辦,會期一天。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將首次共同來華,與厲以寧、茅于軾等國內50位頂級經濟學家共同對話和交流。
在會議之際,北京觀察特別邀請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保育鈞、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巨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黨國英、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網易執行副總編輯方三文就明年經濟走勢以及年會相關情況進行對話。
年會將成為平等開放的討論平台
對於即將舉行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網易執行副總編輯方三文詳細介紹了年會舉辦的背景、特色以及主題等相關情況。
他表示剛剛過去的2009年是變化多端的一年,全球經濟出現峰迴路轉走勢,企業也面臨著相對動盪多變的環境。在這種情況下,2010年將會是怎樣的年份,就有很多的“可能”。方三文說,一方面樂觀的人士認為現在的經濟形勢看來比較穩定,接下來主要的增長會在什麼地方:已開發國家的反彈或是新興市場繼續的增長?是在哪些行業:傳統行業還是新技術行業?這些是樂觀人士所關心的。
但另一方面悲觀的人士會想,情況真的有這么好嗎?經濟發展的下一個不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是已開發國家的“二次探底”?還是開發中國家,尤其是中國的資產泡沫、經濟結構失衡?這些問題都是所有客群非常關心的。
方三文指出,網易作為一家網站,自己沒有能力幫大眾解答這些問題,所以請來了諾獎得主和國內一流經濟學家來參加年會。希望通過經濟學家們的討論,能夠在相關問題上進行比較好的信息交流,“也許能得出一些結論”。
面對日益增多的類似會議,網易如何才能辦出自己的特色,方三文表示此次會議是個純粹的學者討論性的會議。他透露說,在辦會的過程中也和很多人有過交流。有人說,為什麼你們不請官員來?也有的人說,你們為什麼不請企業家、老闆來?方三文解釋說,“這兩部分嘉賓我們都沒有請,請來的是做研究的人,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希望這個會能開放、純粹的討論,所以其他因素儘量減少。”方三文解釋說,“這兩端我們都沒有請,請來的是做研究的人,因為我們的想法是希望這個會能開放、純粹的討論,所以其他因素儘量減少。”
據悉,此次年會的一大亮點是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共同參會。對此方三文表示,邀請諾獎是希望他們從彼岸給我們帶來另一個角度的審視,讓中西視野進行交叉,我們也希望在全球化的視野內進行開放、自由、平等的討論。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會議的主題為“全球智慧對話復甦”。方三文認為,儘管現在整體的經濟形勢比最糟糕的時候好了很多,但人都是焦慮的,而焦慮就來源於經濟的不確定性,即現在到底是不是“復甦”?這種“復甦”能不能持續?面臨的其他危機是什麼?所以,本屆年會選擇“復甦”作為關注焦點來討論。
在大的主題下,本屆年會將分為,中西對話以及三個分論壇,將分別就世界經濟復甦,中國經濟回暖,經濟泡沫與風險、富國與富民、中國與世界等話題展開討論。
據介紹,本次年會是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次經濟學家盛會。除三位諾獎得主外,中國經濟改革領域中的領軍人物高尚全、龍永圖等,還有在學界享有盛譽的秦暉、夏斌、李稻葵、保育鈞等著名學者也將參會。目前,已經有近100家國內外媒體踴躍報名報導此次年會。

嘉賓獻言 希望會議能提供有用建議

保育鈞指出,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是為全國網民辦的一件大好事。他指出年會應該提高一個討論的平台,能夠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供積極建議。
曾作為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的他表示,網易經濟學家年會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思想解放,凝聚改革共識的一次盛會。他說希望在這次論壇上能夠面對中國現實的問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就幾個問題提出改革的意見來,幫助黨和國家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推動改革的深化。“凝聚改革共識”,這是最重要的。
保育鈞表示,2010年整個經濟環境仍然相當複雜,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在複雜的環境中,要理出一條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道路。他表示將在年會上發表《繼續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主題。他說,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克服困難,要以深化改革為前提,特別是分配結構的改革,分配結構的改革又涉及到國家財政預算的改革,二次分配、一次分配,還有國有企業的改革、金融體制的改革和進一步深化農村的改革。最後一個改革就是政府職能的改革,政府要真正成為公共服務型政府,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保育鈞指出,要繼續進一步對以上領域進行改革,通過改革來破解各種難題。
黨國英指出,現在社會上一些大的機構都在做年度型經濟論壇,這些會議是有意義的。他說因為人們的看法不一樣,大家坐在一起爭一爭,同時在爭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看法,在一些領域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識,而且,這種共識的傳播不僅對社會大眾有意義,對我們的決策者也是有意義的。
他指出會議意義的大小要取決於會議準備程度、題目設計以及參加者的人選。黨國英說他看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設計方案後,覺得策劃的非常認真、問題也設計的很獨到,希望此次大會能夠圓滿成功。
對於大會討論主題,黨國英表示,他將就“城鄉一體化”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焦點將集中在如何推進“城鄉一體化”,以及推進過程中的難點是什麼。
熱議經濟經濟恢復需看民間投資啟動
對於中國經濟,唐鈞指出,目前的經濟結構存在問題,不要只從一個方面想,不要只從GDP去想。
他說生產的目的是為了消費,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消費在國外,因此應該大力促進消費。要從促消費的角度使中國經濟真正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對於如何促進消費,唐鈞認為,首先要改革分配體制,使老百姓有錢,有錢才能消費,“沒有錢怎么消費?”他指出,金融危機發生後,整個用工市場的工資價格是在往下跌的,甚至包括大學生在內,工資都非常低,工資低,消費必然是有問題的。
第二就是要在社會保障上做文章,因為大家的顧慮還是很多,要考慮買房,考慮生老病死,考慮子女上學,還要考慮醫療等。
首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的主題定為“全球智慧·對話復甦”,對此保育鈞指出,復甦與否,關鍵要看民間投資是否啟動,只有民間投資取代政府投資,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他說,中國經濟在去年一年中有非常好的表現,這得益於中央政府果斷的決策,如政府大規模投資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保育鈞認為,這些政策雖然拉動了中國的經濟,但是不可持續的,是一種特殊情形下的不得已的辦法。要使得中國經濟真正走上復甦之路,還要看民間投資是否接過政府投資的接力棒,能否大幅的提升。
對於如何才能進一步啟動民間投資,保育鈞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打破壟斷。他說要讓民間資本進入各個領域,不應該人為劃出框框。“對民營企業來說,除了法律禁止的領域,其他都應該放開,讓民營資本進去”。
第二,要給民營中小企業減稅。現在中小企業稅收負擔太重,我們的優惠政策應該優惠給小企業。
第三,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保育鈞指出,金融體系要改變只為大企業服務的現狀,要為小企業、民營企業設計新的產品,還要發展一批“草根銀行”。

探討熱點 房價高不應罵房地產商

對於日益高漲的房價問題,唐鈞認為房價高漲不應該罵房地產商。他說觀察房地產市場,首要要把一個問題弄清楚,即“老百姓住的房子和房地產市場是兩回事”。前者可以稱為“住房社會政策”,這個需求需要由政府來解決,天天罵房地產商是沒有用的。而房地產市場本身是一個“商品市場”,單靠市場解決老百姓住房問題是沒有希望的。
所以解決當前的房地產問題,應該從政府角度入手,多提供“保障型住房”。
方三文認為,導致高房價的原因是供給出現了問題。他說反對採取一切手段減少供給,但現在的管制手段里很多其實都是在減少供給,比如提高房地產商買地的首付款,又比如地王的出現,不是因為房地產商錢多,而是土地供應少的問題。
對此,黨國英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說實際上這是個偽命題,“沒地純粹是忽悠”。他說2009年大概有6萬億的住房支出,一套房子按照平均50萬算的話,則有1200萬套房子,而這1200萬套房子超過了城市人口對住房增長率的需求。所以房子的供應量還是比較大的。
在供應量較大的情況下,而房價卻依然高企,黨國英認為是投機因素在起作用,炒房因素作用大。

論壇

論壇一:2011年,世界與中國經濟預測
時間:1月12日地點:會場A
如何判斷未來世界和中國經濟成長走勢?中國政府是否能完成防通脹、調結構、保增長的三難任務?哪些因素將危及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繼續改革還是逆改革?中國還能否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亮點?
時間主題參會嘉賓
09:00--09:10主辦方致辭
09:10--09:40主題演講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經濟學院教授
09:40--10:10主題演講戴爾·莫滕森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
10:10--10:40主題演講張維迎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10:40--12:10圓桌對話:世界與中國經濟成長率預測
克里斯多福·皮薩里德斯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經濟學院教授
戴爾·莫滕森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西北大學教授
茅于軾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
張維迎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
夏斌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李稻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嘉賓主持)
論壇二:轉變發展方式--尋找增長新動能
時間:1月12日地點:會場A
轉變發展方式是中國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要義,對中國經濟已無可拖延。"十二五"規劃將圍繞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展開,轉變發展方式的內涵該如何定義?轉變的動能何在?如何發生?
時間主題參會嘉賓
13:30--14:00主題演講陳志武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14:00--15:30圓桌對話:發展方式轉變與政府績效目標
張曙光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
周天勇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
王小魯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毛壽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
薛兆豐北京大學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研究員
陳志武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嘉賓主持)
論壇三:把脈民營經濟
時間:1月12日地點:會場A
民營企業的良好發展,可以解決如何富民的問題。民營經濟的轉型對中國經濟轉型至關重要。何種制度建設路徑能助推民營經濟更大更強?如何激發民營經濟新活力?民營經濟發展的新空間在哪裡?
時間主題參會嘉賓
15:45--16:15主題演講茅于軾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
16:15--18:00圓桌對話:探索民營經濟發展新空間
茅于軾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
保育鈞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
張文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
郭凡生慧聰網董事局主席
張維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嘉賓主持)
論壇四:求解房地產困局
時間:1月12日地點:會場B
房地產價格、政策、產業格局未來的走勢如何?財稅改革、土地改革的立足點是什麼?房地產是否會成為讓中國經濟滯礙不前的陷阱?
時間主題參會嘉賓
13:30--15:30圓桌對話:財稅改革與房地產健康發展
龍永圖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二十國集團研究中心秘書長
馮侖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
劉曉光首創集團總經理、首創置業董事長
孟曉蘇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
董 藩北京師範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
陳國強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主持人)
15:45--17:15圓桌對話:201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走勢預測
陳志武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
王建國家發改委中國總量經濟學會秘書長

陳全生國務院參事
張曙光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
任志強華遠集團總裁
李國平思源顧問董事長(主持人)
論壇五:緊縮周期下的資本市場
時間:1月12日地點:會場C
寬鬆政策助推中國經濟率先企穩回升,"非常之舉"使命完成,巨觀調控開始轉向,新一輪緊縮周期的到來將如何影響中國的資本市場?通貨膨脹將對收入再分配、經濟持續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
時間主題參會嘉賓
13:30--15:30圓桌對話:2011年,中國資本市場走勢預測
王慶摩根史坦利執行董事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
劉紀鵬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
喬虹高盛亞洲執行董事及資深經濟學家
曹鳳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
李迅雷國泰君安總經濟師、首席經濟學家(嘉賓主持)
15:45--17:45圓桌對話:中國資產泡沫與通脹壓力
許善達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
彭文生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郭田勇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平新喬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賀力平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
魯政委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