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貴州關嶺山體滑坡事件

2010年貴州關嶺山體滑坡事件指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大寨村因連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造成該村兩個村民組38戶107人被掩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組織力量查明情況,千方百計搶救人員。

簡介

2010年貴州關嶺山體滑坡事件2010年貴州關嶺山體滑坡事件

2010年6月28日14時許,貴州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崗烏鎮大寨村永窩組、大寨組兩處發生暴雨導致的山體滑坡,有38戶107人被掩埋。

溫家寶總理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組織力量查明情況,千方百計搶救人員,同時防止周邊地區發生類似事故,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緊急趕赴災害現場。
據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介紹,被掩埋的村民生還可能性不大。由於現場山體仍有繼續滑坡跡象,搶險救援面臨很大困難。

事件詳情

山體滑坡發生在2010年06月28日14時30分。貴州省關嶺縣縣委書記王猛舟、縣長楊開華率相關部門28日下午3點40分到達現場,施救工作隨即展開。滑坡共造成崗烏鎮大寨村大寨、永樂兩個村民組38戶107人被困。崗烏鎮從27日晚上開始下雨,初步估計降水量已經達到200毫米。目前滑坡現場仍在下雨,滑坡還在繼續。事故現場需步行5公里才能達到。

6月27日8時至28日8時,貴州出現大範圍降雨,其中貴州省西部、西南部出現強降雨,導致36.4萬人受災,3人失蹤。貴州省氣象局28日啟動氣象災害Ⅲ級應急回響。

受此次強降雨影響,貴州黔西南州、安順市六盤水市、畢節地區、黔南州等地部分縣市遭受洪澇災害。據初步統計,全省有12個縣(市)63個鄉鎮受災,農作物受災13千公頃,倒塌房屋292間。其中黔西南州望謨縣有14條通村公路中斷,緊急轉移受洪水威脅人員6054人;普安縣龍吟等6個鄉鎮供電中斷。

據貴州省氣象局預報,6月28日白天到29日白天,貴州安順市、六盤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4市(州)局部有暴雨,部分鄉鎮有特大暴雨。對此,貴州省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Ⅲ級應急回響。貴州省防指再次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水庫水電站(尾礦庫)和山洪災害易發區巡查工作力度,認真落實人員安全轉移方案;加強防汛應急值守,確保發生情況及時上報、有效處置。

災害成因

利用飛機航拍災害現場的平面效果圖後,專家詳細分析了此次災害形成的原因和災害救援、安置災民的方案構想。今年初,貴州省大部持續乾旱,導致山區地帶的山體動態變化較大,土層出現龜裂,一旦泡水,其所受的壓力必然增大。根據關嶺氣象部門的數據顯示,災害發生前一個星期,降雨量持續攀升,最大降雨量達到315毫米,加速土質裂變。

此次土石流災害,其碎屑流的快速和流向的偏轉十分罕見,在貴州災害記錄上並未發現。通過航拍遙感圖分析,災害發生地點的土質為上陡下緩,山體最高點的土層滑坡後,以高速沖向大寨村永窩組背後的山頭,並發生90度偏轉,由於坡陡,傾瀉下來的碎石瞬間將兩個寨子淹沒,並形成150萬立方以上的滑坡體,最深地點的泥石厚度達50米。

救護行動

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省長林樹森也正趕赴現場。

救援人員正在尋找生還者救援人員正在尋找生還者

就貴州關嶺縣山體滑坡事件,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組織力量查明情況,千方百計搶救人員,同時防止周邊地區發生類似事故,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率有關部門負責人緊急趕赴災害現場,協調指導搶險救援工作,看望慰問受災民眾。

溫家寶作出重要指示

6月28日14時左右,貴州省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崗烏鎮大寨村因連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造成該村兩個村民組100多人被掩埋。溫家寶總理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組織力量查明情況,千方百計搶救人員,同時防止周邊地區發生類似事故,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緊急趕赴災害現場,協調指導搶險救援工作,看望慰問受災民眾。
疏散民眾疏散民眾

6月28日14時,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崗烏鎮大寨村永窩組、大寨組兩處發生暴雨導致的山體滑坡。經當地民政部門初步了解,有38戶107人被埋。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於6月28日17時緊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回響,並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協助指導開展救災工作

災害發生後,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省長林樹森已率領有關部門趕赴災區。貴州省民政廳於6月28日15時30分啟動二級救災應急回響,17時將回響等級提升至一級。目前當地政府正在全力組織施救。

省委書記、省長組織救援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宗源,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樹森,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群山聞訊後,立即於當天下午趕赴災害現場指揮搶險救援。

晚上7時30分,石宗源、林樹森一行趕到事故現場附近的光照電站時,因持續大雨、山體滑坡,通往大寨村災害現場的公路難以通行。石宗源、林樹森一行決定步行前往災害現場。一路上隨處可見從山上滑落下來的石塊、樹枝,一些民眾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正在向外轉移,書記、省長立即迎了上去,詢問相關情況。
隨後,石宗源、林樹森一行又繼續前行,親切看望正在搶險的消防戰士和當地幹部,和他們一一握手,鼓勵他們做好工作,同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晚上8時50分,在光照電站的臨時搶險救援指揮部,石宗源、林樹森一行召集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國土廳、省水利廳、省交通廳、省安監局、省氣象局和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崗烏鎮有關負責同志召開聯合指揮協調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聽取災情和救援情況報告,研究部署下一步搶險救援工作。石宗源強調,當前第一位的是救援,生命比什麼都重要,要立即研究下一步的救援方案,組織人力物力儘可能地搶救生命。二要切實解決疏散民眾的吃、喝和住宿問題。除了已投親靠友的民眾,剩下的每一個人都要住進帳篷。三要堅決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在救援過程中不能發生新的傷亡事故。四要組織好現場醫療救援隊伍,設立臨時搶救站,收治因災受傷和患病的民眾。五要做好交通疏通和後勤保障,確保搶險救援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晚9時30分,雨越下越大,各部門和地方政府立即分頭行動,落實會議部署的各項搶險救援工作。截至29日中午3時,民政部門已將230頂帳篷、40張床和數噸災民生活必需用品運至安置點,受災和被轉移百姓生活物資可得到充分保障。
貴州關嶺滑坡現場發現生命跡象系兩名小男孩。

中新網6月29日電6月28日14時30分左右,貴州省關嶺縣崗烏鎮大寨村因連續強降雨引發山體滑坡,造成該村兩個村民組107人被困或被掩埋。據中央電視台最新訊息,事故搜救現場發現了生命跡象,是兩個小男孩,營救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據報導,通往村里唯一的道路在今天早上已經被打通,將大大提速救援工作。救援人員和車輛正在現場展開救援,消防人員帶來生命探測儀和8隻搜救犬。

貴州省安順市政府的訊息顯示,山體滑坡發生在28日14時30分,共造成崗烏鎮大寨村大寨、永樂兩個村民組38戶107人被困。滑坡造成的土石流總長1.5公里左右。

據現場搶險指揮部提供的最新訊息,經過搶險人員50多個小時的艱苦努力,截至30日22時30分,貴州關嶺“6·28”滑坡災害現場已發現8名遇難者遺體,仍有91人被埋。

首具遺體被挖出

6月28日下午,在救援現場可以看到,大塊的泥土,從山的一側一直滾到了山下,天上一直下著小雨。負責挖掘的武警交通直屬工程部的周偉表示,為了確保全全,避免次生災害,大型挖掘機的挖掘工作到下午四點左右才開始。他說,為了保證遺體的完整,他們挖掘的時候都會非常小心。在現場,由於垮塌的直線距離幾百米,幾台挖掘機分層次挖掘。挖出一大鏟泥土後,從高處落下,看是否有遺體存在。經過近30小時的救援,6月29日下午5點50分,在掩埋房子的高處,第一具遺體被挖出。挖掘機剷出一大鏟泥土後,圍觀的人全部都驚呼起來,泥土中挖出了一具遺體。

最新動態

2010年7月1日,貴州關嶺山體滑坡現場,消防官兵和搜救犬繼續作戰,在垮塌的土石中搜尋被埋者,每台挖掘機都安排了戰士盯著,一邊挖一邊查看是否有遇難者的屍體出現。2010年7月1日,貴州關嶺山體滑坡現場,消防官兵和搜救犬繼續作戰,在垮塌的土石中搜尋被埋者,每台挖掘機都安排了戰士盯著,一邊挖一邊查看是否有遇難者的屍體出現。

現場:二十多台挖掘機作業
垮塌的山體與周邊的綠色形成巨大的反差。像是被撕裂的傷口。20餘輛挖掘機在不同高度挖掘土方。尋找災難中的失蹤人員。天氣好轉。讓搜尋進度加快。
貴州關嶺大寨村山體滑坡事件被地質專家認為是一場罕見的特大地質災害。突發其來的災難將村民“從不擔心的問題”變成了“無法忽略的問題”。

氣溫驟升,陽光毒辣。2010年7月1日,在關嶺大寨村滑坡現場搜救的進度明顯加快。記者看到,20多輛挖掘機處在滑坡山體的不同高度,展開挖掘,搜尋災難失蹤人員。山體插著數面紅旗和多條橫幅。

目之所及的數百名前來救援的人員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他們由部隊官兵、武警、消防及公安、礦山救援人員組成。

警戒線外值守的一名安順武警對記者說,之前,探測人員在現場用生命探測儀進行了探測,但沒有發現生命跡象,被埋者在泥土下的失蹤者生還希望微乎其微。因為山體滑坡體積大,遇難村民被埋得較深,位置也難以確定,土石流中夾雜著大量的水,給搜尋帶來很大難度。四天來,一直沒有好訊息傳出。

2010年7月1日,現場又增加了數台挖掘機,每台挖掘機都安排了5個人盯著,一邊挖一邊查看是否有遇難者的屍體出現,“這兩天,地勢低的地方幾乎被翻了個遍,但沒有發現一具全屍”。

事故現場附近的馬路邊,用塑膠布圍出了一小塊地方。記者見到官兵先後抬著兩名遇難者置放此處,被挖出來的遇難村民已經無法辨認身份,因為天氣炎熱,衛生人員立即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幾名遇難者家屬坐在地上哀號,為了見到遇難的親人,他們有的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天三夜。

村民:外地返鄉處理險情
幾天來,在周邊處於險情環繞下的村莊,村民均被政府組織撤出,大量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趕回家鄉,處理險情。

從廣東趕回家中的張順龍說,自己是值得慶幸的一位,他的父親在事發時逃跑途中摔傷了腿,現在被送到醫院治療,家裡的房屋也沒有遭到太大破壞。

大寨村水井組陳林則顯得一籌莫展,在潮州磚廠打工的他是母親打電話叫回來的。陳林一個月能賺兩三千元,聽母親說自己剛建到一層的新房子被山上衝下來的泥土掩蓋了大半,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計往家裡趕。

陳林的新家就靠山建在馬路邊,離事發的大寨組僅有幾百米遠。屋後的山不高,但因為連續的大雨,泥土已經在房屋的兩邊堆得老高,牆壁被淹沒過半。上個星期,他在山上的木結構瓦屋在大雨中倒塌,而現在,他這棟尚未建成的新房又開始漏水。

昨日早晨,陳林專門去山上查看,發現了一條約有5寸寬的裂縫。一家人只好把所有的東西都搬了出來,“以後一下雨,就不敢呆在家裡了”。新屋是修整還是異地重建?陳林一時拿不定主意,“等一段時間再看,反正現在不敢動了”。
未來:如何面對旱澇夾擊
關嶺大寨村山體滑坡事件被地質專家認為是一場罕見的特大地質災害。滑坡事件發生後,貴州地礦部門對關嶺滑坡周邊地區地質災害隱患進行拉網式排查。專家稱,滑坡體地處雲貴高原東側的梯級斜坡地帶,地形起伏較大,切割強烈,地質構造複雜,地質環境條件脆弱。

地質隱患顯而易見,專家稱,目前滑坡後緣仍存在不穩定岩體,溝谷內滑坡堆積體的穩定性較差,在強降雨作用下,極易引發土石流等二次災害。

陳林的母親龍啟輝說,自己60多歲了,第一次經歷這么大的雨情和險情,在她的理解中,這次發生這么大的災難,是因為以前幹得太狠了,一下雨,土質就容易鬆動,引發塌方。

今年三四月份的西南大旱,讓陳林仍然印象深刻。長達八九個月沒有下雨,村里也喝不上水,靠縣裡的水車供水給村民飲用,一星期一次,每人100斤。為了緩解旱情,村里不得不購置了水泵,從附近的水庫抽水用。

“事實上,因為是枯水季節,每年那個時候村里都缺水,但今年特別嚴重”,陳林說,峽谷中的盤江是大寨村所依賴的水源,乾旱的時候,除了水庫里有點水,盤江基本上沒什麼水流,莊稼也沒有收成。同時,山區易生山洪,在大寨村,每年豐水期都會有小型的山體滑坡和土石流出現,村里每年都有損耗,與這一次不同的是,以前沒有壓垮過房屋、死過人。

在記者所採訪的多名大寨村村民眼中,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擔心過,“因為自古以來就沒有發生過這么大的災害”,而這一次,突發其來的災難在他們心裡投下了巨大的陰影。
“數字”已找到13名遇難者遺體
經過連續幾天的緊張搜救,截至7月1日22時記者發稿時,救援人員已在滑坡現場找到13名遇難者遺體,仍有86人下落不明。災區國小也在安置點開始複課。
“聲音”村民不顧一切往裡闖
“這兩天還不斷有外出打工聽到噩耗後趕回現場的村民,個別村民悲傷過度,會不顧一切往裡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