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冰球比賽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冰球比賽

冰球起源於加拿大,又稱冰上曲棍球。19世紀中葉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金斯頓地區流行腳穿冰鞋,手持曲棍,在冰面上追、運、擊打圓球的遊戲。

項目簡介

1855年12月25日在金斯頓舉行首次冰球比賽。1858年傳至歐洲。1860年加拿大開始使用橡膠製成的盤形冰球。1875年3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婁的維多利亞冰場舉辦第一次正式冰球賽。1879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學生羅伯遜(W.F.Robertson)和史密斯(R.F.Smith)教授共同制定了比賽規則,規定每隊比賽人數為9人。1890年加拿大成立安大略冰球協會,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冰球協會組織。1893年加拿大冰球隊首次赴美表演。

1902年歐洲第一個冰球俱樂部在瑞士的萊薩旺成立。1910年舉行第1屆歐洲冰球錦標賽。1912年加拿大國家冰球協會首創六人制打法,並被國際冰聯沿用至今。

女子冰球始於19世紀60年代。1892年在安大略的多倫多舉行首次女子冰球賽。1916年在美國舉行加拿大和美國參加的首次國際女子冰球賽。1990年起舉行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

男子冰球於1920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後將該屆奧運會冰球賽追認為首屆世界冰球錦標賽。女子冰球於1998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中國女子冰球隊在1998年冬奧會獲得第4名,2002年冬奧會獲得第7名,2006年冬奧會,中國隊預選賽遭淘汰,無緣參賽。

比賽場地

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的男、女冰球賽事都將首次在NHL(北美職業冰球聯賽)規則的場地上進行,即61米×26米,而不是以往國際冰球聯合會規則中61米×30米的場地。這一規則無疑大大有利於以NHL球員為主組建的六大豪門球隊,特別是北美雙雄加拿大隊和美國隊。

冰球場四周有高1.15 ~1.22米的界牆。球門高1.22米,寬1.83米。場地中間用一條紅線分成兩個相等的區域,兩條藍線又將比賽場地分成三部分:中間場地中性區,兩邊場地為進攻(防守)區。

比賽裝備

用具:冰球運動員的用具包括冰球鞋、冰球刀、護具、冰球桿。

冰球鞋:為高腰型,鞋頭、鞋幫、兩踝、後跟等外層均為硬質。前面的長鞋舌加上硬實的高腰,可將腿踝箍緊,幫助運動員支持和用力。冰球鞋原為優質牛皮縫製,60~70年代出現全塑膠模壓鞋。國際上多用尼龍纖維鞋幫、塑膠底的冰球鞋。這種鞋比皮製鞋輕,堅硬、耐濕,適合室內冰場使用。

冰球刀:原為狄托鋼刃,現多採用全塑刀托,優質合金鋼刀刃,具有質量輕、抗擊打、不易生鏽等優點。冰球刀刀身高而短,弧度大,刀刃較厚。刀身高,在運動員急轉彎冰刀傾斜時也不會使鞋觸及冰面;刀身弧度大,和冰面接觸面積小,可以靈活地滑跑和改變方向;刀刃厚,可抗打擊而不彎;刀刃帶有淺溝可使其鋒利持久。守門員冰鞋在鞋的四周包有特殊加厚的硬皮革,以抗球擊打,保護腳部。守門員冰刀與運動員冰刀有較大區別,它全為金屬製做,刀身矮而平,刀刃與刀托有多處連線以防漏球。與花樣滑冰冰刀最大的不同點為冰球刀受力面積較小,靈活,抗擊打。

護具:為防止在緊張激烈的對抗中受傷,運動員全身穿戴護具。護具包括頭盔、面罩、護肩、護胸、護腰、護身、護肘、手套、褲衩、護腿、護踝等。現代冰球護具一般多採用輕體硬質塑膠外殼,內襯海綿或泡沫塑膠軟墊。守門員戴有特製的面罩、手套,加厚的護胸及加厚加寬的護腿。 冰球桿:用木質材料製成,從根部至桿柄端不能長於147厘米。桿刃不得長於32厘米,寬為5~7.5厘米。守門員球桿桿柄的加寬部分從根部向上不得長於71厘米,不寬於9厘米,桿刃長不超過39厘米,寬不超過9厘米。

冰球:為黑色硬橡膠或經國際冰聯批准的材料製成。球厚2.54厘米,直徑7.62厘米,重量為156~170克。

比賽規則

1912年加拿大國家冰球協會首創的六人制打法,國際冰聯通過並將其沿用至今。

冰球比賽時每隊上場6人,3名前鋒,2名後衛、1名守門員。運動員在冰球場內按規則運用滑行、運球、傳球、射球、身體阻截等技術相互攻守,力爭用冰球棍將球射入對方球門。

比賽過程中可隨時換人,依據運動員犯規程度的不同給予不同時間的離場處罰,2分鐘、5分鐘、10分鐘或更長時間,受罰者必須進入受罰席。全場比賽分為3局,每局20分鐘,中場休息15分鐘。以進球數多者為勝。

越位:在球傳出的一剎那較球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者,即為處於越位位置將被判為越位。

死球:打過對方球門線,即成死球,此時要在打成死球一方的守區內,距該隊最後射球點最近的爭球點進行爭球,但如果球直接進了球門應判此球有效。

爭球:比賽重新開始時,雙方各有一名球員在爭球點面對面的準備,裁判將球擲在二人中間。

身體接觸:男女冰球比賽中的唯一差別是,男子比賽中可以有合理的衝撞,而女子比賽則不允許有任何身體衝撞。

常見犯規:包括非法衝撞、肘擊和橫桿推阻。

比賽計分

一般比賽中最終以射門得分多者為勝。

女子比賽賽制:將8支球隊分為兩個小組,每4支球隊進行單循環比賽。每組前兩名有資格進入半決賽,一組的第一名與另一組的第二名對陣,半決賽中的勝者爭奪冠軍,負者爭奪第三名。

男子比賽賽事:將12支球隊分為三個小組,各小組第一名和成績最好的第二名直接晉級八強,而剩下的8支球隊進入淘汰賽資格賽,爭奪剩下的四個八強名額。淘汰賽資格賽按照第5名VS第12名,第6名VS第11名,第7名VS第10名,第8名VS第9名。從八強賽開始進行淘汰賽。

小組積分算法:小組賽中獲勝得2分,打平得1分,失利則不得分。

加時賽和點球決勝:從1/4決賽開始算起,如果兩隊在三節比賽之後依然戰平,將安排20分鐘的加時賽,並在加時賽中採用突然死亡法(即有一方進球則結束比賽,進球方獲勝)。如果雙方在加時賽的規定時間內都沒有進球,那么將進行點球決勝。其規則與足球比賽相同:雙方先進行5對5的點球,5輪比賽之後進球多的一方獲勝,若仍為平局則將進行1對1的互射點球決勝,直至分出勝負。

比賽賽程

以下是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冰球比賽詳細賽程(台北時間):

女子冰球賽程
日期 時間 階段 場次 對陣
2月14日 4:00 A組 1 瑞典 3-0 瑞士
9:00 2 加拿大 18-0 斯洛伐克
2月15日 4:00 B組 3 美國 12-1 中國
8:30 4 芬蘭 5-1 俄羅斯聯邦
2月16日 6:30 A組 5 瑞士 1-10 加拿大
11:00 6 瑞典 6-2 斯洛伐克
2月17日 6:30 B組 7 俄羅斯聯邦 0-13 美國
11:00 8 芬蘭 2-1 中國
2月18日 6:30 A組 9 加拿大 13-1 瑞典
11:00 10 斯洛伐克 2-5 瑞士
2月19日 6:30 B組 11 美國 6-0 芬蘭
11:00 12 中國 1-2 俄羅斯聯邦
2月21日 6:30 排名賽 13 瑞士 6-0 中國
11:00 14 俄羅斯 4-2 斯洛伐克
2月23日 4:00 15 半決賽:美國 9-1 瑞典
6:00 16 第7-8名排名賽:中國 3-1 斯洛伐克
9:00 17 半決賽:加拿大 5-0 芬蘭
11:00 18 第5-6排名賽:瑞士 2-1 俄羅斯
2月26日 3:00 19 銅牌賽:芬蘭 3-2 瑞典
7:30 20 金牌賽:加拿大 2-0 美國
男子冰球賽程
日期 時間 階段 場次 對陣
2月17日 4:00 A組 1 美國 3-1 瑞士
8:30 2 加拿大 8-0 挪威
13:00 B組 3 俄羅斯聯邦 8-2 拉脫維亞
2月18日 4:00 C組 4 芬蘭 5-1 白俄羅斯
8:30 5 瑞典 2-0 德國
13:00 B組 6 捷克 3-1 斯洛伐克
2月19日 4:00 A組 7 美國 6-1 挪威
8:30 8 瑞士 2-3 加拿大
13:00 B組 9 斯洛伐克 2-1 俄羅斯聯邦
2月20日 4:00 C組 10 白俄羅斯 2-4 瑞典
8:30 B組 11 捷克 5-2 拉脫維亞
13:00 C組 12 芬蘭 5-0 德國
2月21日 4:00 A組 13 挪威 4-5 瑞士
8:30 B組 14 拉脫維亞 0-6 斯洛伐克
13:00 C組 15 德國 3-5 白俄羅斯
2月22日 4:00 B組 16 俄羅斯聯邦 4-2 捷克
8:40 A組 17 加拿大 3-5 美國
13:00 C組 18 瑞典 3-0 芬蘭
2月24日 4:00 淘汰賽 19 瑞士 3-2 白俄羅斯
8:30 20 加拿大 8-2 德國
11:00 21 捷克 3-2 拉脫維亞
13:00 22 斯洛伐克 4-3 挪威
2月25日 4:00 23 1/4決賽:美國 2-0 瑞士
8:30 24 1/4決賽:俄羅斯 3-7 加拿大
11:00 25 1/4決賽:芬蘭 2-0 捷克
13:00 26 1/4決賽:瑞典 3-4 斯洛伐克
2月27日 4:00 27 半決賽:美國 6-1 芬蘭
10:30 28 半決賽:加拿大 3-2 斯洛伐克
2月28日 11:00 29 銅牌賽:芬蘭 5-3 斯洛伐克
3月1日 4:15 30 金牌賽:美國 2-3 加拿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