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雙年展

2010年上海雙年展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將於10月23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主題為“巡迴排演”。“巡迴”是巡遊與回歸,“排演”是排布與推演。本屆雙年展旨在打造一個流動性的論辯、展示、表演與生產的巡迴劇場。

概述

主策展團隊合影主策展團隊合影

2010年第八屆上海雙年展將於10月23日在上海美術館開幕,主題為“巡迴排演”。“巡迴”是巡遊與回歸,“排演”是排布與推演。“巡迴排演”是開放性的和流動性的,強調展覽的策劃情境和展開的過程,強調展覽的創作與生產意識。在巡迴排演中,展覽空間不僅僅是藝術品的陳列場所,而且是生產性的、變化中的、反覆試驗的感性現場。本屆雙年展旨在打造一個流動性的論辯、展示、表演與生產的巡迴劇場。

排演

上海雙年展重回歷史即將展開五幕“戲劇”排演

藉助一段發生在1920-30年代的上海蘇聯紐約西班牙之間真實存在的藝術—政治史上的“巡迴排演”。

•1924年蘇聯未來主義作家Tret’iakov創作了革命詩歌RoarChina!
•1926年蘇聯左翼群體在莫斯科演出的同名戲劇RoarChina!
•1930年10月27日前衛戲劇RoarChina!在MartinBeckTheatre上演
•1934年,未名社成員劉峴在上海創作該劇的插圖《怒吼吧中國!》。
•1935年中國版畫家李樺創作黑白木刻《怒吼吧中國!》
•1937年國際縱隊成員LangstonHughes在VolunteerforLiberty發表反法西斯詩歌Roar,China!),重新檢討政治與藝術、藝術與前衛藝術—革命之間的複雜關係,上海雙年展“巡迴排演”計畫從2010年6月開始,共展開五幕:第一幕:胡志明小道;第二幕:從作品到排演;第三幕:從展覽到排演;第四幕:巡迴排演——上海美術館主體展;第五幕:“從西天到中土——印中學者高峰對話”,五幕共包括參展藝術家近70位,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 

意義

雙年展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現象,近年來,它的體制化和均質化已經成為國際藝術反思和批判的焦點。“巡迴排演”試圖以上海為文化“基地”,在不同的機制平台上檢驗雙年展的學術思考,共同探討展覽這一“展示-生產”領域的內在界限、它和社會空間的關係、當代藝術的社會參與和制度批判的歷史對於展覽體制本身的挑戰等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巡迴排演”是對當代藝術展覽制度的一次反思,並從這種反思出發,對雙年展的辦展機制進行最佳化。

特色

第八屆上海雙年展最大的特色就是學術結構,學術結構是這次雙年展的載體。本次雙年展重在“排演”,排演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跨主體的藝術生產方式。本屆雙年展將從劇場、排演的跨主體性出發,強調創作的群體互動性,推動當代藝術家具體現場的探索和呈現;二,當代藝術作品的過程性,這是更具有魅力的東西,更有效的視覺文本;三,巡迴,重在流動性,作品的動態化,這是展覽的一種新的模式與結構,重在對主題的討論,最終將成果帶回到上海主場館。

目標

本屆雙年展的目標——貼近世博,回應城市,最佳化雙年展
世博會是世界性的交流與展示平台,它不但使遠方的世界、無限複雜的世界變得可知可見,而且匯集了對全球問題的本土回應。自誕生之日起,世博會就開始了它在全世界的巡迴。在巡迴中,它得以在不同的本土語境中檢驗全世界共同的問題。世博會是一個全球性巡迴演出的世界劇場,“巡迴排演”是世博會運作的基本形態,反映了全球化時代的世博精神。2010上海雙年展以“巡迴排演”為主題,從世博出發,貼近世博,是對世博精神的承接和發揚。
城市化是現代性和全球化的重要載體,縱觀過去百年的歷史,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城市化運動如同一場盛大的巡迴演出,構成了全球現代化的堂皇敘事。“巡迴排演”是全球境域中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隱喻,回應了世博會與雙年展對城市議題的長期思考。
現代性的百年同時也是雙年展的百年。一百年多來,雙年展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現象,近年來,它的體制化和均質化已經成為國際藝術反思和批判的焦點。“巡迴排演”試圖以上海為文化“基地”,在不同的機制平台上檢驗雙年展的學術思考,共同探討展覽這一“展示—生產”領域的內在界限、它和社會空間的關係、當代藝術的社會參與和制度批判的歷史對於展覽體制本身的挑戰等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巡迴排演”是對當代藝術展覽制度的一次反思,從這種反思出發,我們力爭對雙年展的辦展機制進行最佳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