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大情愛

《20世紀大情愛》一書中所選擇的婚戀故事,有功成名就的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有探索大自然闔人類心靈奧秘的科學家,有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文學家、藝術家,也有崇尚理智、冷靜沉著的學者、哲學家。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重慶出版社; 第1版 (2002年5月1日) 平裝: 402頁 開本: 32開 ISBN: 7536656386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20世紀大情愛》一書中所選擇的婚戀故事,有功成名就的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有探索大自然闔人類心靈奧秘的科學家,有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文學家、藝術家,也有崇尚理智、冷靜沉著的學者、哲學家。20世紀是人類歷史文化大轉型的時期,傳統的道德觀受到猛烈的挑戰,這就構成了20世紀名人大情愛的特殊性。但值得重視的是,呈現在這本書里的名人大情愛,他們尊重愛情,追求愛情,有時達到了聲淚俱下的地步,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事業。從這方面來說,他們依然是非常傳統的。他們的反傳統,不過是在反對男女在婚戀、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反對婚姻戀愛以金錢、門第為籌碼,反對女子成為男性的可悲附庸。在婚姻戀愛中,名人與普通人是完全平等的,這就平衡了我們芸芸眾生的心理,同時也能使我們更加深入的認識名人,正確的評價他們那居高臨下、傲視群雄的一生。

編輯推薦

《20世紀大情愛》所展示的名人大情愛應當給我們以某些啟示和教育:在婚姻戀愛上,人類的理智與情感在猛烈鬥爭,難分伯仲;在婚姻戀愛上,人類的生活充滿了喧囂與騷動,同時,也就孕育出了激情、夢想與靈感……

媒體推薦

書評
感情是人類精神追求中最崇高、最純潔、最持久的一塊聖地,婚姻戀愛則是人類感情中最普遍、最強烈、最極端,因而也是最具爭議性的集中表現之一。人們常常為自身美妙絕倫的婚戀所陶醉,同時也忍受著自身婚戀的煩惱和慘苦折磨。人們特別留意名人的婚戀,將他們驚天地、動鬼神的婚戀故事作為自己婚姻戀愛的參照物。
然而,婚戀畢竟不同於事業,事業上的成功並不意味著婚戀的必然幸福,當然,婚戀的美滿能使事業大放異彩。尤為重要的是,在婚戀故事中,我們驚異地發現,名人的婚戀固然有他們與眾不同的輝煌一面,但在婚戀這一領域,名人也是凡夫俗子,他們的婚戀經歷並非一定如他們的事業那么輝煌。不過,由於我們崇仰名人事業的成功,也希望在他們的婚姻戀愛中,找到自己能借鑑、模仿的閃光點。當婚戀的炫目色彩塗抹在事業的宏偉大廈上時,名人頭上的光環將更加燦爛。
但是,我們切不可忽略名人婚戀中的錯誤;事實上,事業上也不可能沒有失誤。名人因其事業的輝煌而有名,在處理個人感情問題上,他們也有自己的獨特方式。一般說來,名人的婚戀永遠是轟轟烈烈的,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是如此。但是,在婚姻戀愛問題上,名人事業上的優勢未必會表現出來,因而,他們也會犯普通人類似的錯誤,有時甚至比普通人更愚蠢、更無法理解,而這正是名人婚戀的迷人之處。在婚姻戀愛中,我們發現名人與我們是完全平等的,這就平衡了我們芸芸眾生的心理,同時也使我們能更深入地認識名人,正確地評價他們那居高臨下、傲視群雄的一生。
20世紀是人類歷史文化大轉型的時期,傳統的道德觀受到猛烈的挑戰,這就構成了20世紀名人大情愛的特殊性。我們不可站在假道學家的立場上,用傳統的道德觀來針砭他們,指責他們的所作所為;當然,我們也不可盲目地贊同他們,仿效他們。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經歷,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有自己獨特的婚姻戀愛觀,有他人無法理解的獨特的感情背景,而婚姻戀愛則是上帝也無法插手的,因而,對於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五花八門的婚戀故事,我們也許會惶惑不解。但是,有一點必須明確,我們所選擇的名人大情愛故事,裡邊的主人公在婚戀的具體過程中,對愛情卻是真誠的、執著的。更重要的是,他們尊重愛情、追求愛情,有時達到聲、淚、血俱下的地步,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有時,他們愛得魂牽夢繞、死去活來,寧要美人不要江山,但他們並不是真心要拋棄自己所承擔的家庭、社會責任,更不會放棄自己孜孜追求的事業和社會道義,他們更不會為金錢、名譽、或地位而出賣自己的愛情和靈魂。從這方面來說,他們依然是非常傳統的。他們的反傳統,不過是反對男女在婚戀、社會地位上的不平等,反對婚姻戀愛以金錢、門第為籌碼,反對女子成為男性的可悲附庸。他們在婚戀的行為上是勇敢的、大膽的、非同尋常的,因而也是反傳統的。
本書所選擇的婚戀故事,有功成名就的著名政治家、革命家,有探索大自然和人類心靈奧秘的科學家,有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文學家、藝術家,也有崇尚理智、冷靜沉著的學者、哲學家。在書中,我們會看到他們在婚姻戀愛中情意綿綿,如膠似漆,夫唱婦隨或婦唱夫隨;我們會看到他們進發激情和靈感,在事業上針線密合、攜手並進;我們會看到他們在感情上一波三折,飽受愛情的煎熬,尋死覓活地掙扎;我們會看到他們情投意合、喜結良緣,但又由於種種原因被迫分手,天各一方;我們也會看到他們為了找到自己的夢中情人,堅持不懈,百折不撓,雖九死而猶未悔……其中,卿卿我我,恩恩怨怨:或金童玉女,天設地造;或風風火火,世所難解;或天壤差距,終為眷屬;或美滿姻緣,無棒而散……其過程曲回婉轉,跌宕起伏,似火山進發,泉流下灘……的確有勾人心魄之妙。
我們會看到,科學巨人居里夫婦,用愛情之花澆灌出了諾貝爾化學獎,譜寫了世界情愛史上愛情之光與科學之光完美交融的新篇章。

目錄

1 ●魂斷藍橋的舞台戀人
2 ●風風火火的甘迺迪夫婦
3 ●相依相戀的里根與南希
4 ●歌台暖響,春光融融
5 ●科學情緣
6 ●在潛意識中尋求真情
7 ●一代著名首相邱吉爾的婚戀
8 ●不愛江山愛美人
9 ●只戀不婚的哲學家
10 ●海明威迷醉浪漫愛情
11 ●卓別林婚戀中的悲喜劇
12 ●風流倜儻的西哈努克親王
13 ●愛情巨星瑪麗蓮·夢露
14 ●世界歌王誓娶女秘書
15 ●鐵娘子的柔情蜜意
16 ●日本皇太子喜娶灰姑娘
17 ●“茜茜公主”的婚戀
18 ●“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的悲歡離合
19 ●情歸金字塔
20 ●愛情成就了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統
21 ●馬拉松式的革命加戀愛

文摘

書摘
最後的日子
再次寡居並沒有使傑奎琳鬱鬱寡歡,她一向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她意識到看戲、出遊和社交並不是生活的全部。
1975年底,傑奎琳受聘於維金出版社當編輯,年薪1萬美元。她沒有任何出版經驗,她惟一的資本就是她的社交關係。這是一段不太愉快的經歷,她與同事相處不太融洽,而她在編輯方面的建議雖被主編採納,但卻始終未能執行。1977年10月,傑奎琳辭去了出版社的職務。1978年春,傑奎琳出任雙日出版公司的組稿編輯。在該公司,她非常注意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儘量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面目出現。同事們評價道:“她很不錯,是一個使人感到愉快的人。”
剛開始的時候,傑奎琳控制不住對藝術和歷史的熱情,她提出出版這方面書籍,但她的建議大都遭到了否決。多次碰壁後,傑奎琳明白:關心當時流行什麼,什麼是有經濟效益的題材,才是她工作的重心。她很快進入角色,編輯出版了幾部名人自傳和有關社會話題的書,其中幾本還成為了暢銷書,這是許多編輯夢寐以求的事。每年經傑奎琳之手出版的書籍大約有10本,她的年薪提升到5萬美元。
極有諷刺意味的是,傑奎琳在誘導名人披露自己的隱私方面不遺餘力,這與她竭力保護自己的隱私,甚至不惜耗費巨資以取消一位記者的攝影權形成強烈的反差。1993年,她用盡心機想說服卡米拉寫一本關於她與英國王儲查爾斯婚外情的書,並為此開價200萬美元。
傑奎琳愛好運動,每周去幾次健身俱樂部。她擅長馬術,喜歡獵狐,夏天滑水,冬天滑雪。由於長期堅持體育鍛鍊,她的身材保持著一貫的完美。她身高1.71米,體重115斤,手臂和大腿的皮膚光滑,肌肉健美,哪怕50歲,她也可以穿比基尼。
傑奎琳非常注重儀表,她去專門的美容院護理皮膚,將頭髮染成金褐色。可是,對於地心吸引力,鍛鍊和保養都是沒有效果的。當皮膚開始鬆弛時,傑奎琳通過醫療手術達到了消除皺紋的目的。起初,她只做局部的美容手術。1989年,她做了一次全面的整容手術,手術後,她看上去只有40歲上下。
寡居後的傑奎琳更具吸引力,她是有實力的男人追逐的對象。緋聞經常纏繞在她周圍,女人們談到她時,其態度是既不屑又嫉妒。她千方百計地吸引男人,把他們搞得神魂顛倒,然後,又像垃圾一樣拋棄他們。某位女友評價傑奎琳時說:“她占有和揮霍男人,就像占有和揮霍服飾一樣。”人們紛紛猜測她是否會再嫁,可大家又在疑惑:什麼樣的男人才堪與傑奎琳匹配呢?然而,傑奎琳再一次使眾人驚異,她選擇的不是權勢,不是金錢。甚至不是婚姻。
在傑奎琳一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第三位男人名叫莫里斯·坦貝爾斯曼。他是一位不大願意拋頭露面的珠寶商。他的發家史與奧納西斯非常相似。1940年,11歲的莫里斯與家人從飽受納粹蹂躪的家鄉比利時逃亡到美國。父親在紐約開了一間小珠寶店,莫里斯子承父業,並逐漸成為美國排名第一的珠寶商。他是世界上最大的珠寶公司的控股人,他的生意遍及全球,他與多國政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同時又在有關政治、科學、經濟方面的各種國內或世界級委員會中擔任要職。他為人謹慎,一貫小心,保持低調。
莫里斯早在傑奎琳還是甘迺迪夫人時就已經是她的朋友。奧納西斯逝世後,他們之間的關係才開始演變為愛情。他們頻頻約會,吃飯、看戲、參觀博物館。莫里斯是有婦之夫,他與妻子一直保持著夫妻關係,但從70年代未就開始與傑奎琳同居,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到傑奎琳去世。
雖然莫里斯的妻子是猶太人保護者委員會的婚姻顧問,可她對自己的婚姻卻只能顧而不問。莫里斯幾乎是將傑奎琳的公寓當作自己的家。他們之間的私情被曝光之後,傳媒採取了一個卑鄙的手法來證實這一事實。《明星》雜誌派記者送了一封給莫里斯的信到傑奎琳的公寓,公寓看門人收下信並告訴記者莫里斯出去了,記者問:莫里斯是不是已經回來了而沒被注意到呢?於是,看門人打了電話去傑奎琳的房間,但沒人接。因此,他向記者保證,莫里斯回來時將會收到這封信。
傑奎琳這樣不光彩地占有著別人的丈夫,所有的社交活動都是莫里斯陪同她參加,他去參加傑奎琳孩子的畢業典禮,還陪同傑奎琳出席愛德華·甘迺迪的競選籌資活動。但是,在這些場合,莫里斯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與傑奎琳同時出現在記者的鏡頭前,這與奧納西斯向世界展示傑奎琳的做法截然不同。
傑奎琳和莫里斯是如此地愛戀著對方,在劇院裡,他們手拉著手;在餐館裡,他們頭挨著頭,並不時互相親吻。莫里斯的朋友在評價他們的關係時說:“那是一對成熟男女之間的深深的、真誠的愛情。”傑奎琳選擇莫里斯做情人,實際上就是選擇了溫情和默契。莫里斯同傑奎琳一樣,在文化、歷史、藝術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與傑奎琳的前兩任丈夫相比,他們之間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傑奎琳的公關意識良好,她與許多美國名人保持著朋友關係,有一些是個人感情,更多的時候則是互利的需要。傑奎琳與1992年當選的美國總統柯林頓一家也有密切的關係,她邀請他們一同出海巡遊,並在她位於馬撒葡萄園島上的別墅內接待他們。以她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教誨柯林頓夫婦,告訴他們家庭的重要性,責任的含義以及如何巧妙地應付傳媒。
隨著歲月的流逝,傑奎琳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尊敬。人們竭力討得她的歡心,為獲得她的友誼而自豪。她一直活躍在美國的上流社會,並且從未隱退。
正如傑奎琳的私人秘書所寫的那樣:“傑奎琳·甘迺迪·奧納西斯天生就是女王,她有生以來,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造成轟動,吸引所有的眼睛。她總是處在中心,而她卻超然其上。她生來就受人尊敬,自己就是法律;生來就被人服從,被人追求。她生來就享有特權,受人羨慕、追隨、模仿、關注和崇拜。”
1994年,當傑奎琳得知癌症已經擴散並無法治療時,她平靜地接受生命中的又一次挫折。像面對其他所有的打擊一樣,哪怕被醫生宣判絕症也不能挫敗她。她公開表示,不再使用任何先進的藥品來維持生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