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外國文學史(第五卷)

內容介紹

概論
70年代以後各國文學的豐富多彩,總起來說,恰恰在於它的多元化狀態,在於一批極有天賦,然而有著不同年齡和學識,不同文化背景、思想內涵和表現形式以及不同成就和影響的文人的集合,使一切思想、主義、流派都要在這個時代展現,所有卓爾不群的大家都要分享這方文學勝地的一角秀色。
首先是在歐洲,因為它擁有眾多的文學大國和優秀作家。這30年間,獲諾貝爾文學獎的31名作家中,歐洲便有19位,占了近三分之二,可謂人才輩出。雖然歐洲各國的情況不同,文學面貌各異,甚或大相逕庭,但它們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表現出的活力、創新和多元化傾向卻十分相似。
七八十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文學取得了新進展,具有一股鮮活的生命力,各種題材、風格的作品大量湧現。同時,也湧現出眾多馳名國內外的作家、詩人和戲劇家。
1985年蘇聯開始改革,提出“社會進一步民主化”和“擴大公開性”的口號。1986年,蘇聯第八次作家代表大會在“民主化”和“公開性”原則下召開,會議氣氛緊張,爭論激烈,作家間的矛盾和分歧公開化。1987年,回歸文學的“反思”冰山突現水面,直至1989年,反思和回歸的熱潮勢頭不改,大量被禁作品開禁,一時間洛陽紙貴,文學雜誌訂數猛增。這一年,主導蘇聯文壇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從作協章程中刪除。1990年成為“索忍尼辛年”,各雜誌紛紛搶登他的被禁作品。
1991年,風雲突變,蘇聯黨政高層領導鬥爭加劇,各種矛盾公開化,最終導致存在七十餘年的社會主義蘇聯解體,蘇聯文學終成歷史。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家由於多年來的積怨和不同政見被分成對壘的兩軍,口誅筆伐,俄羅斯文學迎來了寒冷的冬天。幾年後,文學界的這場惡戰始趨平息,各種作品百無禁忌、良莠不齊,紛紛破土而出。這些年,老作家們接連謝世,尚存者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而那些40年代前後出生的作家逐漸成為文學中堅,一批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青年作家則脫穎而出,給俄羅斯文學平添一抹春色。但是,俄羅斯文學欲現昔日的輝煌,恐怕還得“蓄芳待來年”。
東歐(現稱中歐和東南歐)諸國與蘇聯情況基本相似。在波蘭,哥穆爾卡任第一書記的兩個五年計畫(1961—1970)期間,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1970年底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工人罷工。70年代後期國家經濟惡化,全國發生罷工浪潮,團結工會應運而生。1981年雅魯澤爾斯基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同年12月波蘭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所有文藝團體被取消,所有出版機構被查封,文學刊物停刊,一些作家移居國外。1983年7月戰時狀態結束,1989年12月29日波蘭人民共和國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
詩歌在波蘭文學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詩人米沃什和女詩人希姆博爾斯卡獲諾貝爾文學獎,更增添了波蘭當代抒情詩的分量。除了這兩位,享有盛譽的老一代詩人還有赫伯特和魯熱維奇,以及40年代出生的巴蘭恰克和李普斯卡,青年一代則有奧哈拉派的希維特利茨基和波德夏德沃,古典化派的迪斯基和凱拉爾,先鋒派的索斯諾夫斯基。幾代詩人的詩歌特色、藝術形式和美學追求不盡相同,顯示出波蘭詩歌多元化的發展傾向。
匈牙利於1968年開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導致國內政治生活的重大變化。1989年10月8日,社會主義工人黨代表大會上該黨終止工作,成立匈牙利社會黨。同月,國會修改憲法,規定國家實行多黨制,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為匈牙利共和國。文學創作在七八十年代除了現實主義作家外,也出現了以沙布·瑪克托、曼蒂·伊萬為代表的“新月派”作家和以山陀·弗倫茨、弗耶什·安德烈為代表的“更新代”作家。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導致蘇聯出兵,領導人杜布切克被捕;昆德拉等作家被開除出黨,流亡國外;哈韋爾等被監禁;大批作家遭流放;由塞弗爾特任主席的作家協會被解散。1969年胡薩克任捷共中央總書記,1987年他辭去總書記職務,只任總統;1989年又辭去總統職務,同年捷聯邦會議兩院選舉杜布切克為聯邦議會主席,劇作家哈韋爾任總統。1993年元旦,捷克斯洛伐克分為兩個獨立國家:捷克和斯洛伐克。這一時期捷克斯洛伐克文學上最負盛名的是198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塞弗爾特和流亡國外、已入法國籍的作家米蘭·昆德拉。
在法國,1959年至1963年國民經濟高速增長,但工業的過度發展也激化了社會矛盾,社會不滿情緒在1968年的“五月風暴”中暴露無遺。這次事件震撼了法國,創造了新的意識形態氛圍,並導致1969年戴高樂退出政壇,結束了一個時代。因受語言學、符號學和心理分析學影響,徹底拋棄現實主義而盛極一時的新新小說派開始衰退,主將索萊爾斯於1980年與《如實》雜誌徹底分道揚鑣,法國文學進入一個沒有中心、沒有旗幟、沒有流派的多元化時代,文學的通俗化趨向不可阻擋。
原為新小說派元老的西蒙,在法國文壇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於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他那匠心獨運、“將詩人和畫家的創作力與對時間的深刻意識結合在一起”的創作思想和風格,無疑使他成為這一時期自成一格的文學大師。1996年去世的杜拉斯,擅寫日常生活,但她擯棄原先以情節取勝的傳統方法,把故事寫得撲朔迷離,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細膩感人。一部以少年時代初戀為背景的小說《情人》,纏綿悱惻,充滿異國情調。同樣拒絕傳統的勒克萊齊奧,他的作品中無論是荒漠大海的神秘冒險,還是節奏瘋狂的都市生活,細膩無序的描寫總是與荒誕、寓意性的概括相依相融,傳達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圖尼埃大器晚成,43歲時才發表處女作,但即獲大獎,第二部作品《榿木王》又獲龔古爾獎,確立了在法國文壇的地位。其作品想像豐富,荒誕離奇又充滿象徵,但它不同於通俗的科學幻想小說。莫迪亞諾的作品虛實相間,結構緊湊,語言明快。通過回憶與想像,以表現生活的不安定和潛伏的危險。
戰後英國,其殖民帝國土崩瓦解,殖民地紛紛獨立。1982年英軍遠征馬爾維納斯群島,而1997年英國最後一個殖民地香港回歸中國,最終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史。但“英語世界”的出現,使英語文學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一個強大的話語體系。許多用英語寫作的大英國協作家移民英國,亦給英國文學增添了絢麗的篇章。
這30年,英國文學前有卡內蒂(用德語寫作)和戈爾丁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有出生於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後殖民”作家奈保爾再摘桂冠。這30年,英國文學既有老作家萊辛、戈爾丁、斯帕克、福爾斯寶刀不老、筆耕不輟,又有馬丁·艾米斯、麥克尤恩、巴恩斯等中青年作家脫穎而出,日臻成熟;也有布魯克納、拜厄特、德拉布爾等女作家巾幗不讓鬚眉,還有號稱“移民三雄”的奈保爾、拉什迪、石黑一雄之崛起,蜚聲國際文壇。這30年,英國詩壇異彩紛呈,新人輩出,多元化的開放格局造就了又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爾蘭的西默斯·希尼。希尼的詩具有鮮明的民族背景和地方特色。品特的戲劇也成就斐然,1996年被授予終身成就獎,其戲劇作品語言幽默洗鍊,善用荒誕和比喻,富有象徵意義。
德國在戰後分裂成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一道柏林圍牆將一個民族分為東西兩個陣營,走著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拆除,1990年兩德統一,長達四十年的分裂歷史終結。民主德國曾擁有三位一流作家,一位是女作家克麗斯塔·沃爾夫,她的《卡珊德拉》和《美狄亞》成功地運用豐富的藝術手段,集神話、象徵、荒誕、夢幻於一體,將真實材料與文學虛構及主觀評述有機結合,表達她對人類命運的憂慮;一位是劇作家海納·米勒,他藉助歷史、神話和傳說,並對戲劇表現形式進行創新,怪誕奇崛中顯露出本人的悲劇史觀和對歷史與現實的批判;另一位是詩人布勞恩,他的創作簡潔、冷靜、客觀,富於哲理,表現出對變革的渴望和對美好社會的追求。
聯邦德國有兩位作家海因利希·伯爾和君特·格拉斯獲諾貝爾文學獎。伯爾“憑藉他對時代的廣闊視野,結合典型化的靈敏技巧,對復興德國文學作出了貢獻”;格拉斯“以他嬉戲般的黑色寓言描繪了被遺忘的歷史面貌”。而以心理分析和細節描寫著稱的馬丁·瓦爾澤,模糊了高雅文學和通俗文學界線的居斯金德,專寫家庭生活、表現人的生存狀態的女作家沃曼,通過荒誕手法表現現代人失落感的劇作家博托·施特勞斯等,都是當今德國文學的佼佼者。
奧地利1938年被納粹德國吞併,後作為納粹德國的一部分參加侵略戰爭。1955年,美、英、法、蘇四方占領國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訂條約,並於同年10月撤出占領軍,接著奧國民議會宣布奧地利永久中立。文學上,奧地利屬德語文學,約翰內斯·馬梅爾與德國的海因茨·康薩利克同為當代德語文學中最負盛名的大眾文學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和彼得·漢德克則是戰後奧地利最重要的作家。前者主要寫小說,主題常為疾病、災難、死亡、絕望和沉淪;後者主要寫劇本,創作完全違背傳統戲劇,是一種沒有情節、對白、場景、道具的“說話劇”。
瑞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戰後政局相對穩定,國民經濟持續增長,人均年收入居世界前列。文學創作分德語地區和法語地區,而用德語寫作的作家更為著名,其中迪倫馬特和弗里施成就最大,均為戲劇家和小說家。前者的戲劇立意鮮明,荒誕離奇而富哲理,情節完整而語言幽默;後者的劇作大多表現他對世界的悲觀看法,並有極強的喻意性;小說多表現現代社會中人的異化和個性自我認同的困難。
義大利從戰後至60年代初,經濟發展較快,但後來通貨膨脹和經濟停滯使它陷於困境。70年代後,實行嚴厲的經濟緊縮政策,國民生產總值開始緩慢回升。80年代初又一次爆發的經濟危機持續了三年多,高失業率激發了社會矛盾,恐怖活動猖獗,政府換班頻仍,民眾心理空前脆弱。文學失去了昔日新潮迭涌、流派更替的局面,一片凋零,70年代後始恢復元氣,被先鋒派否定的現實主義有所振興,實驗主義繼續發展,風格獨具的作品時時出現,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兩次被義大利作家——蒙塔萊和達里奧·福摘取。前者的詩歌表達人的內心世界之細微感情,現代人那孤淒、哀婉、怨懟的情感隱逸於詩的藝術意象之中;後者集編劇、導演、演員、舞美設計於一身,發揮假面喜劇即興表演的特長,兼收歐美現代派戲劇的各種表現手法,創造出獨特的現代諷刺喜劇。埃科是位文藝批評家,也是位文學家,將自己對中世紀文化的研究成果融於結構繁複、情節曲折離奇的小說中。卡爾維諾在其寓言式小說中融現實、幻想、哲理為一體,凝重荒誕的哲理性內容和觀念糅合在寓言故事所特有的神秘朦朧的美感之中。莫拉維亞遵循寫實主義傳統,以他那敏銳的觀察力和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力圖揭示異化社會不同時期的特點和人們精神上的危機。
西班牙因佛朗哥的獨裁統治而長期閉關自守。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歷史翻開新的一頁。自80年代起,西班牙經濟高速增長,文學也蓬勃發展。阿萊克桑德雷和塞拉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者繼承西班牙抒情詩傳統和現代派手法,對人生、愛情和當今社會的境況作了深刻探求和描述;後者的小說多圍繞死亡主題展開,“以富有節制的同情”和充滿悲劇色彩的敘事“勾畫了孤獨無助者令人心顫的形象”。
葡萄牙的情況與西班牙有些相似,獨裁者薩拉查在葡統治長達37年,1970年病逝,1974年一些中下級軍官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法西斯政權。但直到1986年蘇亞雷斯當選總統,葡萄牙近六十年才有了第一位文人總統。同樣,葡萄牙這時有了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薩拉馬戈,他是位關心世界命運的作家,作品新穎獨特,充滿隱喻和暗示,“通過由想像、同情和諷刺所維繫的寓言故事,不斷使我們對虛幻的現實有所了解”。
北歐的丹麥、瑞典、挪威、冰島和芬蘭,在60年代經濟發展較快,但70年代隨著經濟危機和失業人數增加,各國經濟發展趨於不平衡。瑞典經濟發達,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教育高度普及,以現代福利國家著稱。挪威的石油出口為其帶來巨額利潤。丹麥女作家索若普為丹麥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以寫婦女的日常生活著稱。瑞典1974年有兩位作家雍松和馬丁遜同獲諾貝爾文學獎,但都在70年代去世。目前重要的作家為詩人古斯塔夫松和女小說家埃克曼。冰島當前最受歡迎的作家為描寫漁民生活、反映冰島巨變的卡拉松和描繪一個充滿歡笑和痛苦的世界的古德蒙德松。芬蘭的阿爾波·魯特為芬蘭著名工人作家,以寫赫爾辛基工人生活著稱。
希臘有著古老的歷史和文化。1946年爆發內戰,1949年希共在內戰中失敗,大資產階級掌權,實行白色恐怖。1967年軍人發動政變,建立獨裁政府。1973年廢黜國王,確立共和制,1974年軍政府垮台。1981年議會選舉,由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執政,並進行了一些社會改革。1979年詩人埃里蒂斯因“從源遠流長的希臘傳統中汲取營養,以強烈的感情和敏銳的智力顯示了現代人為爭取自由、從事創造性活動而進行的鬥爭”獲諾貝爾文學獎。
70年代後,亞洲各國經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繁榮,但地區衝突和民族矛盾不斷:兩伊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伊戰爭,中東戰爭,印巴衝突,巴以衝突,印尼和菲律賓的民族衝突……影響著亞洲地區的安寧,但總的趨勢仍是和平與發展。與此同時,各國的文學也有新的發展,新的成就。
日本文學在七八十年代錯綜複雜的社會思潮和文學思潮影響下,出現了許多文學派別,如“透明族”、“作為人派”和“內向派”等。這些文學派別的出現,一方面打破了日本文學的舊傳統;另一方面由於作家的反常心理和對現實的不滿,他們的作品中瀰漫著種種迷惘、失落、空虛和頹廢情緒。到90年代,這些風行一時的派別漸漸風流雲散,呈現出多樣化和多元化的態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在接受薩特存在主義哲學和運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同時,將自己的美學觀和政治觀融入日本傳統美學中,“在荒誕的故事敘述里蘊藏詩意的抒情,對人類危機進行深刻的思考”,開創了另一番天地。
印度文學自50年代起盛行的區域文學流派長盛不衰,一直延續至七八十年代。作家們以邊緣小村落為依託,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那裡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90年代後,一批用英語寫作的中青年作家,如阿魯·喬希、維克拉姆·賽德、烏帕馬尼亞·查特吉和女作家阿妮塔·德賽、帕拉蒂·穆克吉等脫穎而出,他們的作品集荒誕與現實於一身,將富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傳播至世界。
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後,大批猶太作家從世界各地聚集到此,共同創造了以色列文學的繁榮。五六十年代以色列文學的領軍人物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阿格農,他“從猶太人民的生活汲取主題”,創造出“深刻而具特色的敘事藝術”。60年代至90年代“大屠殺文學”的代表人物為阿佩費爾德,他的《為每樁罪惡》和《不朽的巴特法斯》為這一流派的代表作;而奧茲則是“新浪潮文學”的代表人物,主張以色列與巴基斯坦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非洲各國均屬開發中國家,經濟相對不發達,政局動盪;文學創作水平參差不齊,用阿拉伯語、法語和英語創作的國家和地區,水平相對較高。埃及是文明古國,1953年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1967年中東戰爭,以色列占領西奈半島。1978年,埃及通過談判收回西奈半島。1981年薩達特遭暗殺,穆巴拉克當選總統至今。他執政後,堅決鎮壓國內極端勢力,繼續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注意改善人民生活。1988年,小說家馬哈福茲因“開創了全人類都能欣賞的阿拉伯語言敘述藝術”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繼承阿拉伯文學傳統,又吸收和運用象徵、隱喻、荒誕、非理性等現代手法,豐富小說的表現力。
奈及利亞原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宣布獨立。獨立後,歷史遺留的地區和部落矛盾日趨尖銳,政局不穩,軍事政變不斷,至1985年共有六次大的政變,70年代成為非洲最大的產油國。1986年,劇作家兼詩人、小說家的索因卡,因“以廣闊的文化視野和詩情橫溢的聯想影響當代戲劇”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將西方現代戲劇藝術與約魯巴傳統藝術相結合,對發展非洲民族戲劇作出了重大貢獻。
南非1961年退出大英國協,成立南非共和國,是非洲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但南非當局長期以來推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黑人領袖曼德拉被判終身監禁,直至國大黨在大選中獲勝。1991年,白人女作家戈迪默獲諾貝爾文學獎。
澳大利亞在戰後鼓勵英國和歐洲人移民,1966年對移民政策進行修改,允許亞洲人移民定居,至80年代後移民人數激增,使澳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同時亦滋生豐富的物質生活和人的意識危機的矛盾。1973年小說家懷特因“以史詩般的氣概和刻畫人物心理的敘述藝術,把一個新的大陸介紹到文學領域中來”而獲諾貝爾文學獎。一部《風暴眼》集中體現了他的創作思想和現實主義的敘事手法,寫出了當代澳大利亞人的自私、冷漠、苦悶和迷茫。彼得·凱里是“新小說派”的代表人物,他的長篇小說《奧斯卡和露辛達》是受到讚譽最多的作品,而伊莉莎白·喬利是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發表的許多表現女性問題的作品具有獨特而強烈的藝術效果。
戰後加拿大經濟迅速發展,70年代以來魁北克省獨立運動曾多次造成國內政治危機,1982年以《憲法法案》替代《英屬北美法》,並確定法語和英語同為加拿大國語。加拿大民族文學在歐洲文學和美國文學的影響下逐漸走向成熟。加拿大英語文學的代表人物是女作家阿特伍德,其長篇小說《使女的故事》描寫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荒誕世界,被認為是女權主義的代表作。她的詩歌一反傳統詩的形式,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不帶感情色彩的風格,表達對婦女生存狀況的關注。麥可·翁達傑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多元化特色,一部《英國病人》轟動國際文壇,被認為是“反殖民小說的經典之作”。法語文學作家安娜·埃貝爾以《卡穆拉斯卡》被稱為“當代最優秀的魁北克小說家”。
美國在60年代由於捲入印度支那戰爭,並將越戰升級,導致經濟衰退。1969年上台的尼克森,1974年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美國爆發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1975年福特政府正式宣布侵越戰爭結束,但美蘇兩國軍備競賽越演越烈。1991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布希和柯林頓政府一面試圖加強地區間經濟合作,一面充當“世界警察”角色,參加海灣戰爭,長期從各方面制裁伊拉克,在科索沃問題上干涉別國內政,大肆轟炸南斯拉夫。
這30年,美國文學如同它的政治經濟一樣變化很大。索爾·貝婁和辛格獲諾貝爾文學獎,加上馬拉默德和菲利普·羅思,使美國文學擁有四位猶太裔現實主義大作家。他們的構思、筆法、風格、哲理思辯各不相同,但都將細緻描寫與象徵、荒誕、寓意性的概括相交融,創造出新的語境,來表現美國的社會現實和猶太人的生存與命運,傳達出作者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對現實的悲劇性理解。
同樣,厄普代克也以描寫細膩和現象主義方法見長,在他創作中占主要地位的“兔子系列”,花費40年時間描寫了不同時期的中產階級人物兔子哈利·安斯特朗姆的經歷和命運,反映出近半個世紀來美國社會的變遷。常以暴力和愛情為創作主題的女作家歐茨,在傳統的現實主義基礎上兼容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象徵主義、神秘主義等手法,表現了美國現代社會的複雜生活。卡弗和貝迪描寫平凡生活的細節,塑造各具特色的小人物形象,揭示世界和人生的荒誕,成為“簡約派”的代表人物。
變化迅速的美國生活,促使一些作家用更新穎的手法來反映現實。巴思的作品充分體現了他豐富的想像力和實驗精神;馮內古特發展了60年代海勒式的“黑色幽默”,融科學幻想為一體,對美國社會進行漫畫式的嘲諷和揭露;多克托羅對歷史和歷史人物進行虛構和編織,用匪夷所思的情節來懷疑美國社會繁榮安定的真實性。品欽在“黑色幽默”的基礎上,以各種艱深的現代科學、雜亂無章的內容和晦澀難懂的語言來營造當代社會令人窒息的夢魘般氣氛。
這30年,美國文學亮點中的亮點,是黑人文學的崛起並融入美國的主體文學。哈里的《根》、艾麗斯·沃克的《紫顏色》、伊什梅爾·里德的《物神》、懷特曼的《隱匿地》以及桂冠詩人麗塔·多弗,劇作家奧古斯特·威爾遜等,都以他們出色的作品和非凡的才能讓人刮目相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更為美國文學增添了一抹亮色,而1987年俄羅斯僑民詩人布羅茨基獲諾貝爾文學獎,則多多少少讓俄羅斯感到幾分沮喪和無奈。
60年代西班牙語美洲文學曾發生震驚世界的“文學爆炸”,造就了一批蜚聲世界的作家,魔幻現實主義、心理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社會現實主義等流派紛呈。70年代以後文壇繼續火爆,但進入80年代後,隨著聶魯達、阿斯圖里亞斯、卡彭鐵爾、科塔薩爾、博爾赫斯、魯爾福、紀廉等一批文學大家凋謝,文壇顯得靜寂許多,到了90年代才又奇蹟般復甦,新老作家開始新一輪衝刺。智利的巴勃羅·聶魯達、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和墨西哥的奧克塔維奧·帕斯分別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們的獲獎既是西班牙語美洲文學的驕傲,亦給諾貝爾文學獎本身增添了榮光。而阿根廷的博爾赫斯雖未獲此獎,但其聲名並不在他們之下。他的散文和短篇小說清冽、明麗、靈動、精緻,令人神醉情馳。在富恩特斯筆下,現實主義又重放異彩,歷史和幻想在作品中交融、升華,組成一首深沉悠遠的命運交響曲。擅長結構現實主義的巴爾加斯·略薩,個人情愛和社會重大政治問題在他的作品中交相輝映。卡夫雷拉·因方特注重文學語言的探索與革新,浪漫主義的愛情悲劇被他注入了獨特的古巴音樂舞蹈成分。
文學爆炸後,拉美一些青年作家脫穎而出。智利的伊莎貝爾·阿連德以一部充滿魔幻的《幽靈之家》演繹了一個國家風雲變幻的歷史;她的同胞埃德華茲1999年獲塞萬提斯獎,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墨西哥的勞拉·埃斯基韋爾的《沸騰》讓讀者再次領略魔幻現實主義的魔力;阿根廷的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重新回到情節,並在小說的敘事結構中融入影視手段;多產的波塞在《天堂之狗》中用艱深而高品位的文字展示落後的文明與文明的落後。
巴西受葡萄牙殖民統治長達三百餘年。1964年軍人發動政變,建立軍人政權,三屆政府均實行獨裁統治。1979年文人政府掌權,實行大赦,改革經濟,逐漸使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特雷維桑為巴西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其作品短小凝練,意韻深刻。特萊斯為巴西最負盛名的女作家,文筆細膩流暢,揭露社會風氣的敗壞和道德的淪喪。卡布拉爾是戰後巴西詩壇聲望最高的詩人,具岩石般冷峻的抒情色彩。而維里西莫則是當今巴西最知名的專欄作家。
位於東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島上的一個小點——聖露西亞,面積616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十三萬,其中黑人占九成,原為英國殖民地,1979年始獲獨立,經濟以香蕉種植業為主。如今小小的島國,因它的子民沃爾科特獲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而聞名遐邇。瑞典文學院稱他的敘事長詩《奧梅羅斯》是“一部恢宏的加勒比史詩”,稱他的大量詩作“散發出光和熱,並深具歷史眼光,是多元文化作用下的產物”。
20世紀末的世界文學乃至文化已顯現出多元化和通俗化走向,這種走向也許還將對21世紀的世界文學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