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13日

1949年9月13日

1949年9月13日,農曆七月(閏)二十一日。1949年9月13日,新政協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決定把即將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華北人民政府任命鄧初民教授為山西大學解放後的第一任校長。

1949年9月13日,新政協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共126人出席會議。會議決定把即將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審議和基本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等各項檔案。至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全部完成。華北人民政府任命鄧初民教授為山西大學解放後的第一任校長。

大事記

中國

1949年9月13日,劉少奇就《華北局關於建立村、區、縣三級人民代表會議或人民代表大會決定(草案)》致信薄一波:你們發表這個決定是好的。有以下幾點意見,請加以修改,再送我一閱,即可發出。一、請參照政協共同綱領對人民代表大會及各級人民政府委員會的規定,及中央最近發出的指示,加以修改。二、要保障黨對各界代表會議及人民代表大會的領導,但代表中黨員不要太多(此點中央已有指示),應寫一段。三、代表產生方法,只說普選不夠,應有具體規定,如村代表以人口為比例由公民小組選舉之,區、縣代表以人口為比例由村民大會選舉之等。又各人民團體代表與地區代表的比例亦應有規定。但選舉時可不進行公民登記,不投票,用舉手及其他方法選舉之,力求選舉有代表性的人物。四、下級代表大會選舉之政府委員會須經上級政府加委,但下級人民代表大會撤換政府委員時,則不要由上級批准。如規定撤換也要上級批准,就不好辦。
1949年9月13日,新政協籌備會又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召開了第二次全體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共126人。會議決定把即將召開的新政治協商會議改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審議和基本通過了下列各項檔案:(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至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全部完成了。
中南海勤政殿中南海勤政殿新政協籌備會
1949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江西省大吉山夜行軍挺進翁源境內。

1949年9月13日,山西省絳縣歸屬運城專署管轄。

1949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3師第247團占領福建省平潭縣北部的小練島

1949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2師第245團占領了福建省平潭縣平潭島以南的草嶼島

1949年9月3日至13日,毛澤東至少4次對《共同綱領》草案稿進行了精心修改,改動總計達200多處。他不但修改草案,還親自校對和督促印刷。

1949年9月13日,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的林彪,指揮四野主力和二野一部,在湘南衡寶地區採取兩翼大迂迴鉗形包圍,正面大突破強攻手段,進行了衡寶戰役。共殲國民黨軍白崇禧部4.7萬餘人,解放了湖南省大部地區。

1949年9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兵團三軍、四軍沿甘新公路,六軍沿甘新公路東側同時西進,追殲河西走廊之殘敵。

1949年9月13日,3架國民黨飛機狂轟濫炸寧波市區靈橋、江廈橋、浩河頭、江東等處,天后宮被毀,江廈街一帶,毀房739間,受災商店624家。

1949年9月13日,青海省西寧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布告,通用人民幣,禁止偽法幣流通,禁止銀元在市場上作交易。

1949年9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制發《1949年浙江省農業稅暫行辦法》,寧海縣征稻穀3355噸。

1949年9月13日,河北省昌平縣所轄的青龍橋區及石佛寺、三堡、劉家溝、十八窯、黃土梁5個村劃歸察哈爾省延慶縣。

1949年9月13日:《大眾日報》二版刊登《華東軍區司令部布告(貿字第一號)》;四版刊登粟裕、唐亮繼任南京軍管會副主任的訊息。

1949年9月13日,華北人民政府任命著名的社會科學家、知名進步學者鄧初民教授為山西大學解放後的第一任校長,閻錫山統治時期的地下共產黨員、山西教育界知名人士、省人民政府教育廳廳長趙宗復為副校長。

1949年9月13日,重慶市政府向中央銀行重慶分行請求借貸銀元15萬元,用作“九·二火災”的救濟緊急經費。

1949年9月13日,吉林省工會工作會議閉幕。會議決定加強工會工作,大力培養工人幹部,把全省工人組織起來。

1949年9月13日,江西省吉安縣寄芬蘭封,背貼加蓋“江西人民郵政改作”改值郵票6枚,郵資180元,銷吉安日戳,蓋上海機蓋中轉戳,有芬蘭到達戳

國際

1949年9月13日,錫蘭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7 ,會議編號:443 ),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奧地利被接納為聯合國新會員國(草案編號:S/1336,會議編號:443 ),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愛爾蘭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5,草案編號:443),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芬蘭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4,草案編號:443),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義大利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3,草案編號:443),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外約旦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2,草案編號:443),蘇聯投了反對票。

1949年9月13日,葡萄牙申請加入聯合國(草案編號:S/1331,草案編號:443),蘇聯投了反對票。

逝世名人

1949年9月13日,丹麥著名動物生理學家,毛細血管解剖學家奧古斯特·克勞(August Krogh )逝世。他發現了毛細血管運動的調節機理,並因此獲得了1920年度的諾貝爾醫學獎。

1916年為丹麥皇家科學會成員。1937年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並榮獲倫敦皇家醫學院的獎章。他還接受過許多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是格蘭納的榮譽公民。

主要著作:《毛細血管的解剖學和生理學》(1922);《水生動物的滲透壓調節》(1937);《呼吸機制的比較生理學》(1940);曾經為《牛津英語辭典》撰寫過引文;他一生中發表了300多篇科學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