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四平戰役

1947年四平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向遼北省(今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各一部)四平市國民黨軍發動的攻堅戰役。

戰役簡介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6月至7月,在東北夏季攻勢中,人民解放軍東北民主聯軍向遼北省(今遼寧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各一部)四平市國民黨軍發動的攻堅戰役。
夏季攻勢第一階段結束後,民主聯軍於6月中旬向國民黨軍戰略要地四平發起進攻。四平守軍為國民黨第71軍第87、第88師,第13軍第54師及保全團隊等共3.4萬餘人,由第71軍軍長陳明仁指揮。攻城部隊由民主聯軍第1、第7縱隊全部及第6縱隊第17師附民主聯軍總部預備炮兵5個營組成,由第1縱隊司令員李天估統一指揮。11日開始掃除外圍,當夜攻克飛機場,13日克新立屯,14日20時發起總攻。炮火準備後,攻城部隊發起猛烈衝鋒。至15日2時,第1師與第2師由西南突破。第7縱隊與第3師在西北及東面的突擊未遂,使守軍得以全力向第1、第2師反擊。第1、第2師在一天中即打退守軍在空軍支援下的10至15次反衝擊,鞏固了突破口。18日,第7縱隊由城西北角:突破。19日,第17師接替第11師投入戰鬥。20日夜,第17師在友鄰協助下突破守軍核心守備區,殲滅第71軍特務團。至此,鐵路以西市區全部被民主聯軍攻占。守軍指揮中樞遂撤至鐵路以東頑抗。21日晚,攻擊部隊對路東區發起總攻。至21時,第17師和由東面調轉路西的第3師由西南突破,而西面的第7縱隊衝擊失利,傷亡較大。為增強攻擊力量,民主聯軍以第6縱隊的第16、第18師接替傷亡較大的第2師。守軍收縮陣地,兵力更加集中,攻城部隊的兵力不占絕對優勢,攻擊仍未奏效。此時,由瀋陽出動的國民黨增援部隊已逼近四平。民主聯軍乃於7月1日拂曉前撤出戰鬥。四平攻堅戰中,民主聯軍以傷亡1.3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1.7萬餘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