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18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並沒有解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德國、日本、義大利積蓄力量,加緊準備發動新的戰爭。以1931年9月18日口本侵占中國東北為序幕,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為開端,1939年9月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為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1945年8月15日方才結束。這場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發動的世界性侵略戰爭,發展成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先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億以上人口捲入,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80%。戰爭分為兩大陣營,以德、意、日等7國的法西斯集團為一方,中、蘇、英、美、法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反法西斯同盟國為一方,在亞、歐、非、大洋洲的廣大戰場上展開殊死的戰鬥。戰爭初期和中期,德國占領了幾乎整個歐洲大陸和北非,日本占領了大半箇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1944年盟軍全面反攻,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5日日本也投降,戰爭宣告結束。
這場大戰造成9000萬人以—亡的傷亡,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4%。其中戰鬥人員死亡2600萬人,平民死亡2900萬人,共5500萬人,為一次大戰的5.5倍;傷殘3500萬人。尚不包括受戰爭影響間接死於逃難、凍餓、疾病的死亡人數。交戰雙方動員兵力1.1億人,戰火蔓延近40個國家,直接消耗軍費11170億美元(當時幣值,下同),物質損失超過3萬億美元。
5500萬死亡人口中,約3000萬死在戰場上,1000多萬死在集中營,1000多萬死在屠城、屠村中,500萬死在空襲中。納粹德國以滅絕猶太人、吉普賽人為己任,先後屠殺猶太人600萬人、吉普賽人50萬人。雙方長期關押對方戰俘約2000萬人,其中約1/3死亡,大部分是被德、日法西斯屠殺或虐待致死的。
中、蘇兩國吸引和對抗最多的敵人,承受最大的犧牲。原蘇聯軍民死亡2750萬人,占該國人口的16.5%,占二戰總死亡數的一半。中國死亡1000萬人,占二戰總死亡數的18%;傷殘1200萬人,占二戰總傷殘數的1/3;財產損失600多億美元。必須指出的是中國戰鬥人員與平民死亡之比為1:5.7,而整個大戰之比是1:1.2,乃是日本法西斯實行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在中國土地上大規模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集體屠殺千人、萬人的屠城、屠村案數以百計,其中南京大屠殺一案即達30萬人。波蘭最早被納粹德國占領,再加境內猶太人較多,故而先後死亡達600萬人,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2%,即4個波蘭人有1人喪生,是二戰死亡比例最高的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