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5日


1936年12月25日晨,宋子文收到東北軍和十七路軍高級將領鮑文樾、馬占山等人一封聯名信,提出放蔣走的條件是商定的問題必須簽字和中央軍立即撤出潼關。“否則,雖然張、楊兩將軍答應了,我們也誓死反對。”宋子文大驚,蔣介石、宋美齡也驚慌不已。宋子文立即要張學良想辦法。張感到情況嚴重,決定悄悄地送蔣介石走。
張學良先通知蔣介石、宋美齡等,要他們整理行裝,準備秘密離開。張自己把簡單的行李塞給端納,要他別聲張。張又對高崇民重申只要對國家有利,不惜犧牲團體和個人的主張。高說:“這是三方面的事,不能由咱一家決定。”張回答說:“周先生比我還‘和平’,只虎城猶豫不決,我就去說服他。”
中午,宋子文去新城找楊虎城,楊仍然堅持沒有保證不能放蔣走。下午,張學良打電話請楊虎城來,楊到後,張說:“現在不走不行啦!夜長夢多,不知道會出什麼大亂子。我今天決心親自送蔣走。我想在幾天內就可以回來的,請你多偏勞幾天。假如萬一我不回來,東北軍今後即完全歸你指揮。”
下午4時,張、楊送蔣介石和宋氏兄妹等到飛機場,那裡有兩千多民眾歡迎預定來西安的抗日將軍傅作義。蔣介石見那么多人在那裡,有點緊張,忙對張、楊說:“我答應你們的條件,我以‘領袖的人格’保證實現,你們放心,假如以後不能實現,你們可以不承認我是你們的領袖。我答應你們的條件,我再重複一遍:(1)明令中央入關之部隊於二十五日起調出潼關。(2)停止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3)改組政府,集中各方人才,容納抗日主張。(4)改變外交政策,聯合一切同情中國民族解放的國家。(5)釋放上海各被捕領袖,即下令辦理。(6)西北各省軍政,統由張、楊兩將軍負其全責。”又說:“今天以前發生內戰,你們負責;今天以後發生內戰,我負責。今後我絕不剿共。我有錯,我承認;你們有錯,你們亦應承認。”“我所答應你們的那些事,我回南京後,一一都可實現,你們放心,不然我也不成其為國家民族之領袖。”張學良將手諭交給楊虎城,手諭內容為:“弟離陝之際,萬一發生事故,切請諸兄聽從虎城、孝侯(于學忠)指揮。以楊虎城代理余之職。”蔣、宋等隨即登機,張學良也登上自己的飛機,同時起飛赴洛陽。
周恩來與博古認為蔣在走前須有一治檔案表示,不同意蔣是口走,也不贊成張隨去。周恩來得知張學良要親自乘飛機送蔣回南京,乘汽車趕往機場,飛機已經起飛。周恩來嘆息說:“張漢卿就是看《連環套》那些舊戲看壞了,現在他不但要‘擺隊送天霸’,而且還要‘負荊請罪’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