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年《巴黎條約》

1814年《巴黎條約》

巴黎條約(1814,1815)法國與反法聯盟成員國簽訂的和平條約。第一次《巴黎條約》是第六次反法聯盟成員國與法國於1814年5月30日在巴黎簽訂的。後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條約。

1814年《巴黎條約》1814年《巴黎條約》
巴黎條約(1814,1815)法國與反法聯盟成員國簽訂的和平條約。第一次《巴黎條約》是第六次反法聯盟成員國與法國於1814年5月30日在巴黎簽訂的。後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條約。

內容

條約規定:法國保留1792年的疆界,恢復荷蘭瑞士、德意志諸公國和義大利各國奧地利統治地區除外的獨立;拿破崙戰爭時期,各國占領的法國在海外的殖民地(英國控制的多巴哥等島嶼除外)歸還給法國,馬爾他島歸英國所有;宣布萊茵河希爾德河自由航行。對於法國放棄的領土歸屬問題以及涉及除法國以外的歐洲其他國家的問題,條約規定另外召開國際會議解決(見維也納會議)。條約簽訂不久,拿破崙一世利用了法國各個階層對復辟的波旁王朝的不滿,以及戰勝國在維也納會議上的尖銳矛盾,從流放地厄爾巴島潛回法國建百日王朝。英、俄、奧、普等國之間的矛盾暫時緩和,它們組織了第七次反法聯盟,並在6月18日滑鐵盧戰役中打敗法軍,拿破崙一世第二次退位。

背景

1813年9月10日在俄亥俄附近的伊利湖發生的伊利湖戰役,是1812年戰爭中的海上戰役。九艘美國海軍軍艦果斷地擊敗了英國六艘軍艦。這場戰役奠定了美國在伊利湖的控制權,讓美國人收復了底特律和贏取泰晤士戰爭,並擊敗了特庫姆塞印第安聯邦。1812年戰爭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美國正式向英國宣戰,但是英國軍隊的50%兵員是加拿大的民兵。同時,美洲印地安部落由於種種原因也捲入了戰爭。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帝國,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占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占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娜州戰場,和恰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紐奧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美國獨立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防禦鬆懈。美國欲向北擴張,並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

1814年《巴黎條約》1814年《巴黎條約》
1812年,美國卸任總統托瑪斯·傑弗遜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利法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美國必須控制整個北美洲大陸的信念後來被稱為美國的昭昭天命。但是英國也有戰略優勢。在聖勞倫斯河邊界地區,北岸的加拿大一側人口密度和基礎設施比南岸的美國高出兩倍。美國聲稱大英帝國在以下三個方面侵犯其主權:

①英國不遵守美國獨立戰爭後雙方1783年達成的《巴黎條約》:拒絕移交西部地區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

②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追捕逃兵,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出生於英國,但已歸化為美國公民。

③英法之間的拿破崙戰爭導致的貿易禁運,使上百艘美國商船被皇家海軍扣押,美國的中立國地位未被尊重。

1811年,美國眾議院的鷹派議員鼓動戰爭。1812年6月18日,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向國會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有趣的是,英國為了避免對美戰爭而解除貿易禁運的訊息在開戰以後才姍姍來遲。

影響

葡萄牙航海家PedroMascarenna於1505年發現模里西斯島,該島先後被荷蘭(1638-1710)和法國(1715-1810)統治,最後在1814年巴黎條約中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模里西斯於1968年3月12日獨立,但仍尊英女皇為名義元首,根據英國的西敏寺政制模式,有由民選國會占大多數議席的政黨組成內閣執政。1992年3月12日正式通過脫離英國君主立憲制,成立模里西斯共和國。

1814年《巴黎條約》1814年《巴黎條約》
模里西斯的主要工業是出口蔗糖、紡旅遊是模里西斯的第二和第三大產業;政府於1989年成立證券交易所,致力提供投資者資金上的幫助,並努力開拓成為離岸金融中心。旅遊業方面亦蓬勃發展,與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各大城市及印度洋上的島嶼均有航空聯繫,其國家航空公司--模里西斯航空公司的航線覆蓋28個不同城市。模里西斯位於印度洋西南部,東經57°35'',南緯20°15''。國土面積2,040平方公里(包括屬島),本島面積1,865平方公里。距非洲大陸東海岸2,200公里,距馬達加斯加島約800公里,距留尼旺約160公里,距澳大利亞約4,827公里。

模里西斯島由火山爆發形成,淺海為珊瑚礁環繞。沿海為平原;中部為高原,包括大港山脈、黑河山脈和莫卡山脈,平均高度600米。最高峰黑河之巔高826米。河流短小,東南大河最長,約34公里。模里西斯除本島外還有一些屬島,總面積175平方公里,包括羅德里格島阿加萊加群島聖布蘭登群島、查戈斯群島和特羅姆蘭島等。

結果

17世紀英、法、荷等國開始侵占該島,均遭當地居民的抵抗。1814年《巴黎條約》正式把該島劃歸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1958年1月至1962年為西印度聯邦成員。1967年3月實行內部自治,成為英國聯繫邦。外交和防務由英國負責。1979年2月22日宣布獨立,為大英國協成員國。

相關條目

伊利湖戰役
維也納會議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倫敦海峽公約
巴黎條約
亞得利亞堡條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