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9年

1529年

1529年,1520年代。傳統紀年:明世宗嘉靖八年;日本後奈良天皇享祿二年。己丑年(牛年)。

大事記

(圖)己丑年(牛年) 己丑年(牛年)

4月19日—在神聖羅馬帝國舉行的帝國議會中,少數反對派諸侯對於會議多數派通過的支持天主教壓制宗教改革運動的決議提出抗議,從此產生了“抗議宗”或“更正宗”(Protestant),即新教。
4月22日—西班牙葡萄牙簽署托迪希拉斯條約分割殖民地。
5月10日—鄂圖曼帝國入侵匈牙利
9月8日—鄂圖曼帝國占領布達。
9月24日—鄂圖曼帝國軍隊包圍維也納。
10月15日—鄂圖曼帝國放棄對維也納的包圍。
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簽署和平條約。
1529年西班牙航海家發現馬紹爾群島
1529年喬治·阿格瑞克拉發現氟。

卡佩爾戰爭爆發
瑞士宗教改革運動中爆發的一次戰爭。瑞土邦聯中信奉天主教的琉森、烏里、鏇維茨、翁特瓦爾登和楚格5個
邦結成聯盟,阻止蘇黎世邦在共管領地上傳布新教。因此,1529年6月8日蘇黎世邦對這一聯盟討伐,但交戰不久即於1529年6月26日在卡佩爾修道院達成停火協定。根據協定,信奉天主教各邦承認共管領地有信教自由。
但是後來他們發現蘇黎世邦正在共管領地的圖爾高強制推行新教,於是就在1531年10月突然向蘇黎世邦發動戰爭。10月11日,他們在卡佩爾打敗蘇黎世邦的軍隊,新教領袖茨溫利戰死。

出生

王圻(1529年-1612年),字元翰,號普始,明朝上海市江橋人(今屬嘉定)。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授清江知縣、萬安縣,後擢為御史,以敢於直言,與首輔張居正意見不合,出為福建僉事、邛州判官、進賢縣令。官至陝西布政使參議。後來辭官歸隱,專事寫作。在村里植梅萬株,謂之“梅花源”,自號“梅源居士”。是當時松江府四大藏書家之一。“年逾耄耋,猶篝燈帳中,丙夜不輟”。著有《續文獻通考》254卷、《洪洲類稿》4卷、《三才圖會》105卷、《兩浙鹽志》、《海防志》、《諡法通考》、《稗史類編》等。

山縣昌景(1529年-1575年6月2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武田氏的家臣,武田四名臣、武田二十四將其中一名。本姓飯富,飯富虎昌是他的兄長。別名源四郎、三郎兵衛尉。
最初是武田信玄的小姓,1552年信玄被升格為侍大將。與虎昌的武勇非常相近,發揮了武者的實力,曾言“當源四郎去到的時候,已經再沒有敵人了”。其後,以大將身份參戰在武田軍團非常活躍。1568年,當信玄長子武田義信謀反失敗。他阻止了事情,最後繼承了虎昌的赤備隊,並給予在武田信虎時代絕後的山縣姓。

宇喜多直家,出生於享祿2年(1529年)卒於天正10年陰曆1月9日(1582年2月1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通稱三郎右衛門尉、之後因其官位又稱為和泉守。豐臣五大老宇喜多秀家之父。父親是宇喜多興家、祖父是能家。其妻正室為阿福之方(圓融院)。

龍造寺隆信,出生於享祿2年陰曆2月15日(1529年3月24日),卒於天正12年陰曆3月24日 (1584年5月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九州肥前國的戰國大名。有五州太守之稱、人們多稱他為肥前之熊。還俗前法號“円月坊”、還俗後改名“胤信”。正式姓名為藤原隆信

逝世

大內義興 文明年(1477年)-享祿元年12月20日(1529年1月29日)是室町時代的武將,周防的戰國大名。大內館主。父親為周防守護代大內政弘。兄弟大內隆弘。正室為長門守護代內藤弘矩的女兒。兒子大內義隆。小名龍童丸。

(圖)謝迪像謝迪像

李夢陽(1472年-1529年),又名獻吉,字天賜,號空同子,中國明朝慶陽(今甘肅)人。李夢陽為弘治年間的進士,作過戶部主事,後升遷為郎中。他為人剛毅,不畏權勢。鞭打壽寧侯張鶴齡,反對宦官劉瑾,數次下獄,堅強不屈。著有《空同集》。
身為明朝文壇前七子之一的李夢陽為明朝初年研究唐詩的重要學者,他主要貢獻在於詩歌理論批評,他所提出的“古體學習漢魏,近體學唐詩”的觀念,相當具有指標性。

謝迪,(1467年—1529年),字于吉,號石崖,浙江餘姚人。明朝政治人物,謝遷之弟,弘治十二年舉進士第,歷職兵部主事、武選司員外郎、江西布政司右參議、江西按察副使,兵備九江,官至廣東左布政使,為當時廣東的最高行政長官。
謝遷任閣老之時,曾彈劾宦官劉瑾,遭劉瑾忌恨。劉瑾遂串通當時閣臣焦芳,糾結人馬,罷斥謝迪的兵部主事職務。

楊廷和(1459年-1529年),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新都人,祖籍江西廬陵。父楊春,官至提學僉事。

廷和十二歲舉於鄉,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及第。弘治二年(1489年)進修撰,與修《憲宗實錄》、《會典》,擢左春坊大學士,因忤劉瑾,遭謫官,三個月後瑾伏誅,廷和拜華蓋殿大學士。廷和為首輔,明武宗朱厚照死後無子,楊廷和草擬遺詔,立武宗叔父興獻王長子朱厚熜為帝。朱厚熜未至北京前,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天,明朝中葉多項改革都是廷和以詔書頒布,“相兩朝,有除難定策之功”,人稱“救時宰相”。
但大禮議事件爆發,中斷了楊廷和在明武宗去世後推行的政經改革。嘉靖三年(1524年)廷和辭官,七年削職為民,八年卒。楊廷和之子,狀元楊慎,是大禮議事件的首要人物。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舍米亞契奇(逝世於1529年)俄國王公,曾任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公爵和普季夫利公。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舍米亞契奇是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公爵伊凡·德米特里耶維奇之子,加利奇公爵德米特里·尤里耶維奇·舍米亞卡的孫子。伊凡·德米特里耶維奇於1454年逃亡立陶宛,在那裡從波蘭國王兼立陶宛大公卡齊米日四世處獲得諾夫哥羅德-謝韋爾斯基(古羅斯一公國,後被立陶宛吞併)作為封地。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在其父去世,後繼承了這塊領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