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年

1210年

1210年是一個平年,農曆庚午年(馬年);西夏皇建元年;大理天開六年;金大安二年;西遼天禧三十三年;南宋嘉定三年;越南治平龍應六年;日本承元四年。

大事記

(圖)1210年1210年大事記

日本:11月25日——土御門天皇退位。順德天皇登基。

順德天皇(1197年10月22日-1242年10月7日),第84代日本天皇。後鳥羽天皇第三皇子。母修明門院藤原重子。

正治二年(1200年)四月十五日,長兄土御門天皇立當年四歲的守成親王為皇太弟。承元四年(1210年),後鳥羽上皇堅持下,土御門天皇讓位給當時十四歲的守成親王,是為順德天皇。穩重謙和的土御門天皇比活潑開朗的順德天皇更適合為天皇,只是順德天皇的政治觀點也相當接近於父親後鳥羽上皇打倒幕府、回復皇權的政治訴求,深得上皇的喜愛。 所以在後鳥羽上皇院政的影響下,土御門天皇被迫讓位。

其後,後鳥羽上皇積極準備以打倒鎌倉幕府。1221年,順德天皇參加了後鳥羽上皇的倒幕活動,讓位給其年幼的兒子仲恭天皇。承久之亂爆發。亂後被流放到佐渡,在1242年於當地駕崩。

出生

(圖)1210年1210年阿方索三世出生

阿方索三世(Afonso III o Bravo,1210年5月5日-1279年2月16日),葡萄牙國王(1248年~1279年在位)。阿方索三世是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二世的幼子,母親為卡斯蒂利亞公主烏拉爾卡。他的年輕時代的大部分時間在法國度過。1238年,他與布洛涅伯國的女繼承人瑪蒂爾達結婚,因此繼承了布洛涅伯爵的爵位。

1246年,阿方索的兄弟、葡萄牙國王桑喬二世與教會發生嚴重衝突。教皇英諾森四世宣布廢黜桑喬二世,並指定阿方索取代其地位。阿方索沒有拒絕教皇的好意,他立刻返回葡萄牙進行與桑喬二世的鬥爭。他與桑喬二世進行了兩年的封建混戰,最終於1248年推翻後者奪取了王位。為了登上葡萄牙王位,阿方索三世放棄了布洛涅伯國,更在1253年與瑪蒂爾達離婚。他接著娶了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十世的私生女布里特斯為王后。1250年至1251年,阿方索三世征服了葡萄牙境內的最後一個摩爾人王國阿爾加維,完成了葡萄牙的收復失地運動。

教宗何諾四世(拉丁語:Honorius IV,1210年-1287年4月3日),原名Giacinto Bobone,於1285年4月2日至1287年4月3日為羅馬教宗

關漢卿,號“己齋叟”,“元曲四大家”之一。生平事跡不詳,根據《錄鬼簿》 、《青樓集》、《南村輟耕錄》一些零碎的資料來看,他是金末元初人,活躍於約1210年至約1300年(元成宗大德)間,可能是太醫院的一個醫生,另有一說是先祖或父兄為太醫院醫生,故關漢卿為醫戶,而不為醫生。主要在大都(今北京)附近活動,也曾到過汴梁、臨安(今杭州)等地。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一生寫了60多種,今存18種,最著名的有《竇娥冤》 ,王國維稱其“列之於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宋元戲曲史》);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卻是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關漢卿‧〈不伏老〉散曲)。

教宗馬蒂諾四世(拉丁語:Martinus IV,約1210年—1285年3月28日),原名Simon de Brion,1281年2月21日—1285年3月28日在位。

謝道清(1210年——1283年),宋理宗皇后,共主南宋朝政2年。她的祖父謝深甫,曾任宰相一職。1275年,其孫宋恭帝趙㬎即位。由於恭帝只有4歲,因此由已65歲的太皇太后謝道清垂簾聽政,但軍政大權仍在奸臣賈似道之手。後來,謝道清和宋恭帝在全國人民的壓力下殺死賈似道,但為時已晚,元軍已破襄樊,宋朝無力回天。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軍兵臨宋都臨安,謝道清求和不成,只好抱著5歲的宋恭帝,帶著南宋皇族出城跪迎,向元軍統帥伯顏投降。南宋滅亡後,謝道清由太皇太后降為壽春郡夫人。後來,以謝道清之孫-宋恭帝的弟弟益王趙是、衛王趙昺為首的南宋殘餘勢力在東南沿海一帶抗元。1279年3月19日,8歲的小皇帝趙昺被元軍逼得走投無路,只好跳海而死,南宋徹底覆滅。

逝世

(圖)1210年1210年陸游逝世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後人每以陸游為南宋詩人之冠。陸游是現留詩作最多的詩人。在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之後的二十餘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嘉定二年(1209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陰曆日期,陽曆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6歲。

趙師淵(約1150年-1210年),字幾道,號訥齋。趙宋宗室秦王趙德芳八世孫,南宋幹道八年(1172年)進士。歷任衢南、劍南、寧海軍推官。淳熙元年(1174年),朱熹在黃岩江北樊川書院講學,趙師淵執弟子禮。朱熹與趙師淵依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舉歷要》及胡安國《舉要補遺》等書,簡化內容,以目敘事,編成《資治通鑑綱目》一書,書未成朱熹已逝。此書序與提要為朱熹所作,〈凡例〉為兩人商榷而定,至於綱目五十九卷全出趙師淵之手。紹熙五年(1194年),趙師淵任職事官,隔年被韓侂胄排擠貶謫,免官歸家,閒置十餘年,專心研究理學。復出任溫州通判,太常簿,司農太常丞。又與丞相不合,罷官,不久卒於家。著有《訥齋集》。事跡見《滄洲諸儒學案》。

弗謝沃洛德·康斯坦丁諾維奇 Всеволод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1210年6月18日-1238年3月4日)古羅斯王公,雅羅斯拉夫爾王公(1218年-1238年)佩列亞斯拉夫王公(1227年在位)。他是雅羅斯拉夫爾公王朝幼支的始祖。弗謝沃洛德·康斯坦丁諾維奇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康斯坦丁·弗謝沃洛多維奇之子,母親是斯摩棱斯克公主。他的教名為伊凡。1238年,弗謝沃洛德·康斯坦丁諾維奇與其他王公一起參加了尤里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大公(他是弗謝沃洛德的叔叔)領導的聯合行動,抗擊入侵俄羅斯的蒙古人。在錫塔河戰役中,羅斯聯軍被蒙古人擊潰,弗謝沃洛德·康斯坦丁諾維奇陣亡。

范子內親王(治承元年11月(1177年) - 承元4年四月十二日(1210年5月6日))為平安時代末期至鎌倉時代初期的皇族。賀茂齋院。高倉天皇第2皇女,母小督局。安德天皇與後鳥羽天皇是的異母姐。土御門天皇的準母,院號坊門院。又有六角宮或貓間齋院之稱。建久6年(1195年)得到準後的地位,建久9年(1198年)隨著土御門天皇即位,成為天皇準母和皇后宮。建永元年(1206年)成為女院,稱坊門院。此外,修明門院與春花門院都曾是范子內親王的院號候補。承元4年(1210年)4月12日在一條室町第內因胸病而崩御,得年3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