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型完全以本國自行發展的技術為基礎(除了很少的感測器之外)。最值得注意的功能是四面-排列多功能相控陣雷達(PAR),類似美國的AN/SPY-1宙斯盾系統。附加地,驅逐艦也採用本國的HQ-9遠程防空飛彈系統和最新的配備有垂直發射系統(VLS)的YJ-85(C-805)反艦飛彈,兩者在以前的中國軍艦上從沒有看到。052C型是具有真正艦隊防空能力的第一種中國製造的水面戰艦。戰鬥系統將會確保艦艇能同多種空中目標交戰,例如同時存在掠海飛彈和飛機。艦艇也能夠通過數據鏈和衛星通信傳送戰鬥信息到其它艦艇和飛機去構造一個海上戰鬥網路。

簡介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飛彈驅逐艦170、171艦是中國海軍第一代具備相控陣雷達、垂直發射系統的防空型飛彈驅逐艦,被譽為“中華神盾”。首艦2003年4月29日下水。該級兩艦均在海試,不日將交付中國海軍。標準排量約7000噸,柴燃動力,航速<30節。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2座國產7管30毫米近防炮,4座3×6多用途發射器,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搭載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武器裝備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反艦飛彈:2座4聯新型反艦飛彈發射架

艦空飛彈:2組“海紅-9”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

1座100毫米單管隱身主炮

2座7管30毫米近防炮

4座3×6多用途發射器

2座3聯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直升機: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動力:GT-25000主機的全長4.6米,重16噸、轉速3000~3600轉/分、最大功率可達36300馬力、熱效率36.5%,性能可觀;輔機採用的是陝西柴油機廠的國產化MTU 20V956TB92。

作戰系統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使用大陸海軍第三代的新型艦載戰鬥系統,由“旅海”級的ZKJ一7進一步發展而成,型號據說為H/ZBJ一1,採用全分散結構以及模組化設計,利用艦區域網路絡系統,將艦上所有水上與水下偵測反制系統、武器裝備以及通訊數據鏈整合在一起運作。為配合相控陣雷達並同時導引更多防空飛彈,052C的戰鬥系統必須擁有強大的處理能力。除了應付高強度飽和空中威脅外,052C的作戰中樞也要協調包括飛行器、艦艇以及岸基單位等不同的友軍單位和武器載具進行防空、反水面或對地面投射武力等協同作戰任務,以勝任艦隊旗艦的工作。因此,052C的指揮、控制、通信、情報和作戰系統勢必對大陸相關研發單位構成空前考驗,估計移交大陸海軍後,仍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整合、形成戰鬥力。

隱身性能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海軍在艦艇設計方面都開始追求隱身方面的要求。由於有了先前167號的設計經驗,故在170號上,中國海軍採取的是進一步加以完善的方法,外形上一改167號半封閉的設計方式,首次採取了全封閉式的外形設計,用曲面板代替平面板,側壁的傾斜角度更大,折角處都採用了圓弧形表面和棱,以避免鏡面強反射。而各種暴露在外的武器設備也都力所能及的實行了隱身化的改裝;比如主炮採用了隱身化設計,反艦飛彈附加了雙面擋板,防空飛彈使用了垂直發射裝置,將整個機構都深埋於艦體內部等。對於水面艦艇來說,紅外輻射具有明顯的可探測特徵。其紅外輻射源主要是煙囪、主機艙及其排出的廢氣和熱水、燈光、艦體表面的熱輻射等。在170上,針對紅外特徵較強的煙囪,分別採取了冷水降溫,隔熱擋板、塗絕熱層、防熱墊以及把柴油機工作時產生的廢氣通過內部管道排放至水裡的多種方法來抑制紅外輻射;在聲隱身上,170號的艦體表面採用了消聲瓦、消音塗層以及高效率的5葉大槳來防止來自水下的聲納探測。以上種種防護措施的結合,使得170號的隱身能力十分突出,據稱滿載排水量7000 多噸的170號在雷達顯示屏上的信號僅相當於幾百噸艦艇的大小。

艦炮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在12管反魚雷深彈發射器後部,安裝有一門法國克勒索。羅亞爾公司研製的單管100 毫米緊湊型艦炮,主要用於攻擊海上目標以及防空,也可反飛彈和執行對岸轟擊任務。炮殼採用了隱身設計,初速870米/秒,身管長5500毫米,射速10~90發/分,對海上目標,最大射程17500 米,有效射程12000米;對空目標的最大射程為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千克,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射速高、反應時間短等優點。在20000米距離上對目標的單發命中機率可達0.7~0.8。該炮很可能是中國引進法國專利後的國產化產品,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就向法國購買了2套該裝置,其中的1套便裝在了反潛加強型的“江湖”級護衛艦544號上使用。而根據使用的效果看,中國海軍對該炮的性能還是十分滿意的,隨後便同法國簽定了引進生產線的契約,並由法國方面提供技術支持繼續對該炮作進一步的改進,以裝備新設計的大型水面艦艇上。由於170號未來將主要用於中國南海巡邏,面對實力弱小的東南亞各國海軍,以該炮在射擊、反映速度快、命中精確度高、威力大的優勢還是能很好的完成其作戰使命的,畢竟某些時候炮彈的作用還是要大於飛彈

垂直發射系統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六聯裝環形圓筒垂直冷發射。共8個單元,前甲板6個,後甲板2個。每個發射單元裝彈6枚,全艦垂直系統共裝彈48枚。每個彈筒均為發射器,發射速率和可靠性比RIF高。052C的垂直發射系統外觀類似俄制SA—N一6,彈艙均為輪型,也都採用冷發射,每組發射系統只有六個發射管,並非SA—N一6的8管,口徑也比SA—N一6小。該垂直發射系統的結構顯然比SA—N一6進步甚多,SA—N一6每組發射器僅有一個開口與一套點火裝置,以鏇轉彈艙的方式讓八個發射管共享;而“海紅旗”9的彈艙則是每管都有一個發射口,不需要鏇轉,故發射速度與可靠度都比SA—N一6高。052C的艦首B炮位總共有六組“海紅旗”9的垂直發射系統,另外在機庫結構的中心軸線也縱列了兩組,總計48枚。為了防止飛彈射出彈艙後火箭無法順利點燃而掉在甲板上造成危險,B炮位的六組垂直發射系統分成左右兩邊,各以15度角朝舷外傾斜,而安裝於直升機庫的兩組垂直發射系統也有相同的設計。

雷達系統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旅洋II級驅逐艦

052C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艏樓四周加裝了四具大型的固定式相控陣雷達天線,其上層結構呈八面體,往上朝內傾斜15度,而與中心軸線呈45度夾角的四個傾斜面各安裝一具相控陣天線,安裝方式與美制“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類似,有人親切地戲稱之為“板磚”。據稱“板磚”的重要技術來源是烏克蘭。中烏之間的合作早在1999年便已展開,而生產工作完全由大陸方面負責,俄羅斯工業界則稱“板磚”為“海獅”相控陣雷達。“板磚”的天線外罩為弧形且明顯向外突出,此為氣冷系統的靜壓箱,而天線本身是平的。這四面“板磚”的面積約為18.9平方米,比美國AN/SPY—1還大,採用波長較長的S波段操作,擁有較佳的遠程偵測能力,實際偵測距離不詳。但在安裝方面,“板磚”的位置過低,受制於地球弧形表面,將使其平面搜尋距離大減,此外,朝向後方的兩塊“板磚”位置沒有特別加高,導致水平視線下緣被高起的尾樓結構擋到一些,影響到艦體後方的低空搜尋。
052C主桅前方安裝了一具344型艦炮火控雷達,艦橋頂端則安裝了一具可導引反艦飛彈的俄制“音樂台”雷達,主桅頂端的球型護罩裝有364型x頻2D對空對海搜尋雷達,兩組7424型324毫米三聯裝魚雷發射器安裝於艦尾兩側的船舷開口內,平時以艙門遮蔽。這些特徵都與052B相似,艦上的電子戰系統也應與052B大同小異。只是由於052C以防空任務為主,就沒有在艦炮前方加裝反潛火箭,四個多功能火箭發射器被移至機庫結構兩側。

防空系統

防空飛彈:採用國產海紅9(紅旗9艦用型)。海紅9飛彈為無翼式,最小作戰高度0.5公里,最大作戰高度30公里,最小作戰距離6公里,最大作戰距離2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大於4.2馬赫。飛彈全長6.8米,彈徑0.47米,彈重1300公斤,彈頭重量超過180公斤。兩組730型近程防空武器系統在052C上終於採用了最佳的安裝位置:分別位於艏樓前方以及機庫上方,比起052B的兩側放置好很多。艦首裝有一門與052BH同的大陸自製新型100毫米隱身艦炮,機庫結構前方有兩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配備“鷹擊”62(YJ一62)型亞音速反艦飛彈。飛彈全長7米,動力為固態加力火箭+巡航用引擎,飛行速度為0.9馬赫,彈頭重300公斤,射程280公里,中途飛行高度30米,進入終端彈道後以7~10米的高度掠海攻向目標,導引系統為中段慣性制導+終端主動雷達+GPS全球定位系統,其中終端主動雷達的最大偵測距離可達到40公里。除反艦外,據信YJ一62也擁有攻擊地面目標的能力。

反潛能力

反潛能力十分齊全,主要裝備有1座3聯裝改進型“白頭”型反潛魚雷系統以及1架卡-28反潛直升機。“白頭”魚雷是中國於上世紀80年代仿義大利A-244S白?魚雷設計的一種輕型反潛魚雷。該雷長2.75米,口徑324毫米,射程15公里,航速35節、最大下潛深度500米,採用鉛酸電池做動力。該魚雷即可由水面艦艇攜帶,也可以由反潛直升機掛載。在反潛聲納方面,設有球鼻首聲納以及拖曳聲納。聲納的布置方式較為特別,一改以往正尾拖放的方式,轉而採用側尾布置。聲納工作時絞車從左/右側尾升出,缺點是聲納布置/回收困難,精度較差,且工作時受海況影響較大。170號採取此種聲納的布放方式似乎有點耐人乏味。

反艦飛彈

國產鷹擊12反艦飛彈海軍鷹擊十二是八五計畫重點項目之一,目標是研製一種通用的高超音速反艦飛彈,代替現役的鷹擊八三反艦飛彈。十二號彈由601,611和海軍研究院,航天三院聯合研製。601,611負責氣動設計,海軍研究院解決制導。工程包括兩個子型號第一種彈體長而寬,呈扁平裝,裝備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兩側進氣;巡航速度為2.2馬赫,末端速度高達4.0馬赫, 射程250-300公里。第二種呈圓柱體,裝備超燃衝壓噴氣,衝壓雙燃燒發動機,前端進氣;巡航速度為4.0馬赫,末端速度高達6.0馬赫;射程550-640公里。十二號彈的雷達反射截面小於等於0.2平方米,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戰鬥部為250公斤常規高爆炸藥,能夠從飛機,水面艦支或潛艇上發射。

近防系統

730型反導密集陣。該炮為7管30毫米加特林轉管炮設計,模組結構。其炮架上有1具EFR-1I波段跟蹤雷達、1套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的OFC3光電跟蹤系統。OFC3光電跟蹤系統包括:1個熱相儀,1個電視攝像機。1個雷射測距儀。其對RCS為2的目標探測距離為15KM,RCS為10的目標探測距離為20KM。該型號屬外能源轉管炮,由7根剛性連線在一起的身管和炮尾組成,每根身管都有各自的炮閂,通過外部電機實現連續射擊。由於每根身管的工作時間重疊,所以它具有射速穩定、身管壽命長、可靠性高等特點.

軍事影響

052C是我國首型能應付高強度空中威脅的防空艦艇。它的出現,證明了我國艦艇科技挑戰西方頂尖水平已經成為可能,使大陸海軍在面對潛在對手時,至少在個體部分擁有技術優勢。對於台灣而言,雖然已接收了大型美制“基德”級飛彈驅逐艦,但畢竟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設計,現階段的作戰能力以及後續改良潛力還是不敵擁有垂直發射系統以及相控陣雷達等優良先天條件的052C,台灣現有防空艦艇的水平根本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面對擁有“海紅旗”9遠程艦空飛彈以及飽和作戰能力的052C,台灣空軍攻擊大陸艦隊時將面臨更嚴酷的挑戰,甚至作戰範圍都間接受到壓縮。大陸海軍對052C等新一代大型防空艦艇的期望還不止於此,許多人推測它意味著大陸自製的航空母艦即將出現。倘若事實如此,由新一代航母和大型遠程防空艦艇組成的大陸航母戰鬥群,將直接挑戰潛在對手在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封鎖線,並且掩護大陸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突破敵方反潛網而進入太平洋,爭奪西太平洋的制海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