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早期發展的八個關鍵期

0-3歲早期發展的八個關鍵期

本書中的關鍵時期不是指心理學上嚴格的關鍵期概念,而是強調在兒童早期發展的各個重要階段,需要家長特別重視的一些緊要問題。

基本資料

作者:馮國強

出版社: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詳細介紹

抓住關鍵 步步為“贏”

奧地利習性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勞倫斯最早發現了印刻現象。他觀察到出生後幾個小時的小鴨、小鵝會追隨它們第一次見到的移動物體,無論那是母鴨、母鵝還是勞倫斯本人,但如果生後最初的1—2天沒有遇到追隨對象,它們就喪失了這個能力,再也不會去追隨勞倫斯據此提出了“關鍵時期”的概念。

人類嬰幼兒同樣存在類似的關鍵時期現象,也就是很多能力必須在特定時期得到環境獲得發展,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會影響發展的水平,甚至失去發展的可能,就像大家曾經聽說過的“狼孩兒’、“豬孩兒”的故事。美國學者蓋塞爾曾提出嬰幼兒發展的八個關鍵年齡段,他發現嬰幼兒在這些關鍵年齡段會有一些特殊的跳躍式進步,其變化是其他年齡階段所不具有的,並確定了一系列測查和診斷標準,用來評價孩子的發育水平。

美國學者伯頓懷特主持的“作為教師的新父母”研究項目通過對數千個家庭進行定期隨訪,根據孩子成長和家長教養職能的特點,把生命最初三年分成七個階段,他們先後在美國42個州及其他一些國家培訓專業人員和家長參加父母作為教師的嬰幼兒早期發展計畫,取得了很多經驗和成果。

瑞土的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對自己三個孩子的跟蹤觀察研究,創建了認知一發展理論,對兒童認知發展心理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把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劃分為4個階段,其中標定0-2歲寶寶發展的感覺運動階段又進一步劃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反射活動、動作重複、偶然目的活動、目的—手段協調、嘗試—錯誤反應和心理表象操作—思維開端等,並闡釋了各個階段獨特的本質特點。

30多年以來大量的研究和教養實踐一再證明:嬰幼兒成長決不是簡單的連續不斷的量變過程,他們的成長道路就像攀蹬山路,經過一點一點的努力蹬上一個台階,表現出飛躍性的劃階段的發展和進步,然後再向下一個高度進軍。儘管各個階段相互間有一定交叉,但每個階段的進步都是下個階段發展的基礎,如果前一段路沒走好,下面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麻煩。

1996年,我們開始了“育兒指導服務的研究計畫”,通過對近千名嬰幼兒家長的調查訪問,發現在0-3歲嬰幼兒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遇到的問題表現出非常明顯的重複性特徵,無論是對於孩子健康的擔心,日常照顧中的困惑和麻煩,還是教育交流中的問題和矛盾,相同月齡孩子的家長會不約而同地提出類似的問題,這一現象提示我們分階段對家長進行系統的育兒諮詢和指導是可為的,並且應該是非常有效的。

經過1997-1998年的試驗,我們從1998年中期開始對0-3歲的嬰幼兒家庭進行科學育兒跟蹤指導服務——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傳授早期教養知識和方法,設立諮詢熱線記錄和回答家長的問題,在關鍵時期對孩子的發育水平進行測查評價,分階段對家長進行具體的育兒指導,等等。幾年來不斷總結和調整並不斷補充完善,逐漸歸納出一套規範的嬰幼兒早期發展關鍵時期教養指導方案。

2000年以後,我們進一步總結指導服務的經驗,不斷補充和豐富指導服務的手段,發展和細化了一整套促進關鍵能力發展的方法和技巧向家長示範和講解,開發了餵養、睡眠、情緒行為等問題綜合調理以及高危兒童系統早期干預訓練方案,創新了早期教育重點能力發展遊戲活動,將“關鍵期跟蹤指導模式”向更加全面和更加系統的方向推進,取得了更好的收效。

對專業人員來說,了解這些知識和經驗,不僅可以深入地理解孩子,而且能夠更好地熟悉家長的教養狀況,從而為嬰幼兒家庭提供更深入的服務。對於家長來說,學習嬰幼兒早期發展關鍵時期教養的知識,不僅能夠更準確、更細緻地了解孩子;還有助於反省和認識自己的育兒水平,對於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概括起來至少有五大好處:

1、準確把握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

2、事半功倍地促進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展。

3、預見可能面臨的育兒難題,做好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

4、及時發現生長發育中的問題,促進孩子早日康復。

5、積極發展親子交流關係,奠定良好心理行為個性基礎。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我們將嬰幼兒早期發展關鍵期教養的有關內容編輯成冊,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家長抓住成功育兒的金鑰匙,從而促進兒童早期發展,奠定最佳人生開端。本書中的關鍵時期不是指心理學上嚴格的關鍵期概念,而是強調在兒童早期發展的各個重要階段,需要家長特別重視的一些緊要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