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減肥

減肥屬於以減少人體過度的脂肪、體重為目的的行為方式。適度減重可降低患肥胖症的風險,也可提高有肥胖併發症的患者的健康水平。市場上有各類不同的減肥理念、減肥產品,請審慎選擇。過度、過快減肥會對身體有不良影響。採納科學的正確的減肥方式,警惕對於假設階段、未經證明的減肥觀念。

基本信息

肥胖指標

減肥 減肥

肥胖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三醯甘油)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通常由於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人體病理生理的改變。

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是評估肥胖程度的指標。在歐美,BMI≥ 25 kg/m2為超重,BMI≥ 30 kg/m2為肥胖。亞太地區人群根據BMI不同可分為:健康18.5-22.9kg/m2;超重23-24.9kg/m2;1度肥胖25-29.9kg/m2;2度肥胖30-34.9 kg/m2;3度肥胖>35 kg/m2。

其公式為: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kg)/身高的平方(米,m)

理想體重(Kg)=(18.5~23.9)×身高的平方 (單位m)

肥胖原因

減肥 減肥

肥胖可以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兩大類。單純性肥胖無明確病因,可能與遺傳、飲食和運動習慣等因素有關。醫學上也可把它稱為原發性肥胖,在所有的肥胖中,99%以上是單純性肥胖。這種肥胖的確切發病機制還不是很清楚。任何因素只要能夠使能量攝入多於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單純性肥胖,這些因素包括年齡、進食過多、體力活動過少,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因素、及脂肪組織特徵等。繼發性肥胖是指由於其他疾病所導致的肥胖。繼發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僅為1%。根據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將繼發性肥胖分為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庫欣綜合徵導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別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醫源性肥胖即有些患者的肥胖是服用了某些藥物引起的,一般把這種肥胖叫做醫源性肥胖。

肥胖類型

減肥 減肥

根據脂肪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兩種。腹部型肥胖又稱為向心性肥胖(臨床規範名稱為中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內臟型肥胖、蘋果型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內,四肢則相對較細。臀部型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積在臀部以及腿部,又稱為非向心性肥胖、女性型肥胖或者梨形肥胖。腹部型肥胖患併發症的危險性要比臀部型肥胖大得多。另外,按照發病年齡的不同,可以把肥胖分為幼年起病型、青春期起病型及成人起病型肥胖。

減肥方法

首先應控制飲食,將攝入的能量總量限制在1000-1500kcal/天,減少脂肪攝入,脂肪攝入量應為總能量的25%-35%,飲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膳食纖維;以瘦肉和植物蛋白作為蛋白源。減肥膳食中應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除了補充必要的營養物質,還需要補充必要的維生素、礦物質及充足的水分。還要改變飲食習慣,在吃東西時需要細嚼慢咽,這樣可以減慢營養物質吸收,控制能量攝入。飲食控制目標是每月體重下降控制在0.5~1公斤左右,6個月體重下降7-8%。肥胖患者最好在專門的營養師指導下制定嚴格的飲食計畫。

運動時,肌肉組織對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得多餘的糖只能用來供能,而無法轉變為脂肪而貯存。同時隨著能量消耗的增多,貯存的脂肪組織被“動員”起來燃燒供能,體內的脂肪細胞縮小,因此減少了脂肪的形成和蓄積。由此可達到減肥的目的。減肥運動須強調科學性、合理性和個體化,要根據自身特點掌握適當的運動量與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