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萬巷

龔萬巷,在合肥 三孝口西南側,曾有一巷,名“龔萬巷”,又名“龔彎巷”。說起該巷由來,在民間流傳有一頗具趣味的傳說。


說明

當年這裡曾居住著兩戶相鄰的人家。一家姓龔,家主為朝廷重臣,人稱“龔大司馬”;另一家姓萬,家主為地方權貴,人稱“萬大老爺”。
此兩戶人家,雖相鄰多年,但並不來往。好歹是左鄰右舍,各走各的門,各用各的灶,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相安無事。
孰知這年,龔、萬兩家同時大興土木,翻建房屋,大有以亮宇而顯榮貴之意。其實這本是各家自己的事,但問題是,此兩戶人家在翻建房屋時,均欲將各自山牆向外延伸,以擴大房基,結果引發了爭吵。你不允我不依,一時間吵得天昏地暗,直吵到縣衙老爺那裡。
龔、萬兩家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家,縣衙老爺乃七品芝麻小官,豈敢輕易判決,以致官司遲遲沒有結果。
龔家因家主官大,見此小小的官司竟遲遲無果,不免氣憤難忍,無奈何,只好派管家人持書星夜趕往京城,稟報龔大司馬,希求龔大司馬出面干預,以振族威,出掉這口怨氣。
再說遠在京城的龔大司馬,接到家書後,見訴,起初確也很氣惱,好在其婦人乃一知書明理之人,聞情後淡淡一笑而勸道:“相鄰相爭,只為一牆,何值如此。汝乃朝廷要臣,官居高位,對此區區小事,當大度才是,讓人幾尺何妨?”
龔大人聞妻言之有理,頓時息怒,隨即付書一封,交管家人帶回。龔家人接到龔大人來書,拆開一看,見書僅詩一首。詞曰:“千里來信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還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龔家人見言,皆息怒默語,悄悄將與萬家相鄰的山牆拆除退後三尺。
龔家一反當初的舉動,使萬家很受震動,愧疚之餘,也仿效龔家做法,主動將與龔家相鄰的山牆退建三尺。這樣一來,使得龔、萬兩家宅居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人們便把這條巷道稱為“龔萬巷”,也即後來改稱的“龔彎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