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書

在赤山法華院北山坡上,有兩棵松樹,恰似龍飛鳳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間別具一番景致,人們都叫它龍風樹。

詳細介紹

所屬地區:湖北 · 襄樊 · 襄城區
文化遺產名稱:龍鳳書
遺產編號:Ⅰ-1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襄城區文化館
遺產級別: 省

歷史溯源

3

赤山法華院北山坡上,有兩棵松樹,恰似龍飛鳳舞,其形栩栩如生。在偌大的松林間別具一番景致,人們都叫它龍風樹。

說起龍鳳樹,那還得從大說起。公元824年,武寧軍節度使王智興升至徐泗觀察使。正好這一年皇帝過生日,他藉機奏請要在泗州設定戒壇,大力興建禪院寺廟,賜福天下百姓。於是委派手下得力幹將張保皋到離泗州千餘里的赤山建造起一座容納近三十名寺僧的法華院

赤山浦是唐朝對外開放的最大港口之一,赤山法華院開光以後,篤信佛教的香客絡繹不絕。因為張保皋出生新羅(今韓國),赤山一帶又是新羅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因而居住此地的新羅人紛紛前來行香拜佛,一時寺院內祥輝繚繞,瑞藹氤氳。

一日,新羅商賈龍凱和馮平分別帶著各自的孩兒來到赤山法華院,他們來此目的一是行香,二是拜謁張保皋。不巧張保皋外出有事,一時回不來,他們一行只好在赤山寺莊住下。

7

龍凱和馮平因何來拜謁張保皋呢?說來話長,一次,他倆乘船來赤山浦收購絲綢,突遭一群海盜搶劫,海盜將他倆裝進麻袋,扔進海中。此時恰巧張保皋巡查至此,眾海盜一鬨而散。張保皋見海中漂著兩個鼓鼓的麻袋,便讓軍卒打撈上來,軍卒將打撈上的麻袋打開,見兩人已是氣息奄奄,張保皋見狀,知是海盜所為,即傳令封鎖赤山浦各出口,捉拿盜匪,並令軍卒搶救龍凱和馮平。

龍凱和馮平得救後,回到新羅,念念不忘張保皋的救命之恩,這次專程攜孩子前來拜謁張保皋。他們漂洋過海,精疲力盡,在寺房裡睡下後,龍凱之子龍生約上馮平之女馮鳳,沿著一線小路繞山而上,兩小初到異國他鄉,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他倆端坐紅門石前,更覺有步上仙台心曠神怡之樂。但見:疊嶂層巒重疊出,奇石觸天出奇幻。崖前蒼松古柏翠,峰後鹰鵰復盤旋。更有溪琴彈不絕,蜿蜒折彎曲纏綿。雲漫霧游谷壑動,百卉盛綻芳瀰漫。鶯歌燕舞嬌歌脆。逶迤曲徑通九天。
 

兩小凝眸此景,浮想翩翩,心中隱隱生出流連忘返之意。暗思:假如能紮根此處,縱死九泉也心甘。龍生說:“小妹,如果上天有靈,下世能轉生的話,我將紮根赤山,願做赤山一沙一石。”馮鳳說:“小哥,如果蒼天有情,來世安排我做赤山一草一木,那便是我的渴盼。”

次日,龍凱和馮平一行四人見了張保皋,他們雙膝跪地,叩首齊道:“張大人平息海盜,拯救下人,功德齊天,我等沒齒不忘,今特來赤山拜謁。”接著三拜九叩,淚水滾落……
 

張保皋見此,急忙躬身扶起他們,他倆淚水漣連地說:“張大叔,聽父親說,是你救了他們,你的大恩大德,我們會永遠記住。”張保皋聞此,雙手扶起兩小,深情地說:“這沒什麼,你們長大後,也要匡扶正義,做一名濟貧扶難的正人君子。”龍凱和馮平也叮囑兩小,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倆尚年幼,要牢記張大叔的教誨,年年來法華院行香拜佛,以保佑平安福祿終生……

轉眼數日即逝。兩小不得不隨從父親告別赤山。臨走時,他們依依不捨,三步一回首,難以割捨與赤山的眷戀之情,化作了惜別的淚水,匯入了見證世世代代友好和平的黃海之中。

後聞唐武宗滅佛,赤山法華院被拆除,兩小在新羅向赤山方向跪拜,淚水潸然,他倆矢志不移地對上蒼表示,假如能重建赤山法華院,假如能再轉世為人,定將植根赤山,魂落法華院。

也許是天意吧,公元21世紀八十年代末為弘揚中、韓友誼,發展國際貿易往來,當地政府重建了法華院,這喜訊不翼而飛,龍生和馮鳳的幽靈欣喜若狂,千年的夙願終於成為現實,他倆化做兩粒飽鼓鼓松籽被兩隻天鳥銜落,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飄然落於赤山北嶺。不久,人們在不覺間突然發現一片翠綠的松林中,南北對立地崛起一株似龍、一株如鳳的龍鳳樹。
 

有詩為證:
山風徐徐拂清泉,漣漪層層疊翠卷。雲遊峰巒綿綿情,霧漫壑谷依依戀。
青龍騰雲歌悠悠,翠鳳開屏舞翩翩。良緣呈祥山水畫,高懸峭崖垂幽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