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四弦

龍頭四弦

定居在雲南的蒙古族同胞既保留著傳統的民族特色,又融匯了周圍民族的因素。 北方帶來的“馬頭琴”、“好比斯”的演奏已近失傳,一代又一代操起了精製的龍頭四弦琴。 樂曲如《上至品》、《四腔》。

定居在雲南的蒙古族同胞既保留著傳統的民族特色,又融匯了周圍民族的因素。北方帶來的“馬頭琴”、“好比斯”的演奏已近失傳,一代又一代操起了精製的龍頭四弦琴。這種龍頭四弦
琴的琴端龍頭栩栩如生,神采奕奕,琴面音窗的雕刻,工藝精細,喻意深刻,有如那鵲雀登竹啊、八哥串門啊,百合飛松,馬鹿望金瓶等待,五花八門,千姿百態,面板圓周及圓心,鑲嵌著十二面小圓鏡,光亮地增添了琴的曲雅神聖,琴上張四根絲弦(或金屬弦),兩根一組定同音,內外兩組以五度或四度定弦,音色柔和纖細,常用作跳“團樂舞”時的伴奏,樂曲幾乎和彝族支系尼蘇人的一樣,這說蒙古族與彝族的音樂交融較為深厚。樂曲如《上至品》、《四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