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陂村[湖南省耒陽市餘慶鄉龍陂村]

龍陂村[湖南省耒陽市餘慶鄉龍陂村]

龍陂村,距市區7公里。轄屬餘慶鄉。餘慶鄉曾稱為余沖,解放時為慶賀人民政權建立,改名為餘慶鄉。 一洞天 、 坐井觀天 之勝景。龍泉洞內幽邃磊奇,石壁削空,透光清朗;下垂寶幢森森,有石乳滴成形如老僧躍坐;中藏蝙蝠無數,大者如鴉。清知縣張應星曾吟詩讚道: 耒陽四過重陽節,歷遍諸峰此稱奇。三洞直開羅寶仗,一拳中踞儼沙彌。凝成暖氣常春日,瀉谷寒光是夏時,縱少黃花還少酒,龍泉煮茗亦相宜。

龍陂村

龍陂村轄屬餘慶鄉。龍陂村緊鄰耒陽市城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龍陂村交通便捷,京廣鐵路、107國道縱貫南北,三南公路、余長公路橫跨東西,武廣客運專線。龍陂村有1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平方公里,總人口4000人。2006年龍陂村農業生產總值750萬元,同比增長9.5%;工業生產總值0.6億元,同比增長557%;農民人均純收入3200元,同比增長15%。2013年農民人均純入11774元,分別增長15%。境內沿余長公里路線南側,擁有一條長達近5公里的石灰石礦帶,儲量大、品位高,是理想的建築材料和工業原料。龍陂村建有耒陽市重點工業園區——餘慶龍陂冶煉工業園。

龍陂村黨支部書記徐仲章 村主任徐永忠

1龍陂村名人

徐林(革命烈士)

徐林(1908—1951)  中共七大候補代表。1908年8月16日生,湖南省耒陽市餘慶鄉龍陂徐家村人。名傳器,號天賜,曾用名徐麟。勞動人民家庭出身。上過幾年私塾,父親去世後輟學務農、打工。在早年參加革命的哥哥徐鶴影響下,接受革命思想,參加創辦耒陽縣第一所平民夜校,成立秘密農會。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參加耒陽縣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後任耒陽縣餘慶區農會委員長,領導農民運動。192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輾轉到武漢,擔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司務長。汪精衛叛變革命後,轉移到葉挺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四師。1927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在南下途中部隊被打散,返回故鄉。同年冬任共青團湘南特委委員。1928年初參加湘南暴動,發動民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和農民的自衛武裝。後輾轉隨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擔任紅四軍第三十一團輜重隊會計股股長。1930年調任紅軍師政治處處長。後部隊供應困難,調任紅四軍第三十一團供給主任。1932年調任紅一方面軍第一師供給部部長。1934年參加紅軍長征,任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三團供給主任。在長征中徵集物資,籌備供應。到陝北後,1936年春任紅四軍供給部部長。同年秋進紅軍大學學習。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8月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供給處副處長,1938年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軍需處處長兼地方工作委員會書記。隨部隊進入太行山建立抗日根據地。重視部隊供給幹部和地方財政幹部的培養和教育,在太行山興辦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供給學校。1938年春隨部隊遷冀南後,兼任冀南財經幹部學校校長、冀南銀行副行長,開辦財經幹部訓練班,為部隊和地方政府培養、輸送了一批財經管理人員,參加籌辦冀南銀行。1939年6月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供給部部長。12月回到延安,進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40年6月結業後留延安,任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司令部供給部部長。1942年調任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後勤部副部長。創辦農場、鐵廠、油坊、磨坊、合作社、皮革廠等,對部隊生產自給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4月至6月作為陝甘寧邊區代表團成員參加中共七大。同年8月至1946年9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後勤部部長。1945年11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赴東北幹部隊總隊長,率隊經山東等地到達哈爾濱。1946年11月至1947年5月任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委員、財經處處長。籌劃軍需供應,保證了部隊三下江南的供應。1948年7月任東北局財政部副部長兼東北軍區後勤財務部部長。同年10月至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至1948年12月),兼任東北野戰軍經理部部長。1949年1月任東北軍區經理部部長。5月任東北局財經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建立財政制度,保證了部隊解放全東北的財政供應任務。後率東北財政部部分幹部隨軍南下,7月到達武漢,擔任中南臨時人民政府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兼財政部部長。1949年5月至8月任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委員、物資接管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任中共中央中南局財經委員會第一副主任。1950年4月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財政部部長。1951年11月26日因病在大連逝世。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撰寫有《關於湘南暴動經過的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