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羊峽畫

龍羊峽畫

這幅畫是畫家在重訪龍羊峽水電站建設工地後有感而作。龍羊峽是黃河的一處重要轉彎處,此處水流湍急,濤聲如怒,由於水的落差大,是修建水電站的理想之地。這裡峽谷兩側高崖巨壁,岩石峻嶒,山腰霧氣繚繞。圖中山崖上不見頂,只有隱約可見的鐵索橋,可見山崖之高,氣勢之壯。關山月為了表現畫面的真實感,突出重點,只在山崖最關鍵部分細緻刻畫,以表現龍羊峽的險峻,而崖上的水電站在這高崖之上雖顯微小,但正反映了當時人定勝天的思想。這幅畫只取峽口一處,便使觀者有如睹其全貌之感,畫家匠心之運,在作品中得到了藝術上的升華。

作品信息

1979年,紙本設色,116cm×97cm。中國美術館藏。

作者簡介

關山月簡介 關山月簡介

關山月,1912年生(1912—2000),廣東省陽江縣人,原名關澤霈。早年在廣州春睡畫院隨高劍父學中國畫。代表作有為人民大會堂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出版有《關山月畫集》、《傅抱石、關山月東北寫生集》、《關山月作品選集》等。解放前,曾在國內多次舉行個人畫展、寫生畫展,出版了《關山月紀游畫集》兩輯。建國後,從事美術教育和創作,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曾任華南文藝學院教授兼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專、廣州美院教教授兼副校長、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美協常務理事。曾任廣東畫院院長、廣州美院教授、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州分會主席、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全國第五屆人大主席團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