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粳14號

審定情況:2005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審稻2005001。 :植株:緊湊型,主莖11片葉,株高84.5cm。 抗性:2003~200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人工接種抗性鑑定,抗稻瘟病。

申請單位

:內蒙古興安盟農研所
審定情況:2005年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審定編號:黑審稻2005001。
品種來源:由黑龍江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外源總DNA轉導技術,以龍粳4號為受體,轉導玉米黑301的總DNA育成的早熟新品種。

性狀描述

:植株:緊湊型,主莖11片葉,株高84.5cm。
葉:出苗至拔節前期葉片深綠,葉鞘綠色。
穗:長14.5cm,平均單穗粒數81粒。
籽粒:橢圓型,無芒,穎尖淺黃色,千粒重25.25g。
品質:2004年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哈爾濱),糙米率81.7%,精米率74.0%,粒長5.0mm,堊白度0.4%,直鏈澱粉18.95%,膠稠度70.3mm,鹼消值7.0級,粗蛋白7.02%。
抗性:2003~2004年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人工接種抗性鑑定,抗稻瘟病。
試驗情況:
2006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水稻中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473.2kg/畝,比對照合江19增產16.4%。
生育期138天,比對照晚3天。
栽培技術要點:
採用旱育苗移栽技術。中等肥力地塊參考施肥量:畝施磷酸二銨7~10kg,尿素17~20kg,硫酸鉀7kg。
適宜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10℃活動積溫2300℃以上的種植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