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盤虎踞

龍盤虎踞

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出處 漢·劉勝《文木賦》:“枝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

基本信息

介紹

拼音 :lóng pán hǔ jù

相關信息

亦作“龍蟠虎踞 ”。①《太平御覽 》卷一五六引晉吳勃《吳錄》: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 ,此帝王 之宅。’”後因以“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壯險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為英雄 豪傑所盤踞。④喻斑斕的紋理。
近義詞:龍蟠虎踞虎踞龍蟠虎踞龍盤

出處

【出處】漢·劉勝《文本賦》:“條枝摧折,既剝且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似鸞集鳳翔。”

義項

【近義詞】龍蟠虎踞、虎踞龍蟠、虎踞龍盤
亦作“龍蟠虎踞”。①《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因以“龍盤虎踞”形容地勢雄壯險要,宜作帝王之都。②借指南京。③喻為英雄豪傑所盤踞。④喻斑斕的紋理。
【亦指】:龍,亦為,河。虎,亦為,山。大河如龍,群山似虎,形容山河壯麗。河似龍盤,山象虎踞。
【反義詞】:一馬平川。

語法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引證

1.《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引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覩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之四:“龍盤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訪古丘。”元庾天錫《黃鶯兒》套曲:“殘照底西風老樹,據秦淮終是帝王都。愛山圍水繞,龍蟠虎踞,依稀覩,六朝風物。”明徐霖《繡襦記·結伴毘陵》:“過前村長安近,龍盤虎踞帝王城,十里樓台繞慶雲。”
2.借指南京。明張煌言《師入太平府》詩:“此去神京原咫尺,龍蟠虎踞待重光。”
3.喻為英雄豪傑所盤踞。唐歐陽詹《曲江池記》:“真主巍巍,龍盤虎踞。”《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孫權﹞囑訖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壽七十一歲,乃蜀漢延熙十五年也。後人有詩曰:‘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
4.喻斑斕的紋理。《西京雜記》卷六引漢劉勝《文木賦》:“既剝既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以鸞集鳳翔。”

電視劇

2014年拍開的電視劇。
基本信息
劇名:龍盤虎踞
題材:近代傳奇
集數:35
拍攝日期:2014.5
內容提要
清末民初,西方列強虎視眈眈。前朝太監業隆開密謀復辟,導致各地軍閥四起,各地都被軍閥勢力控制,導致民不聊生。以孫中山為首的愛國義士,紛紛站出,決心瓦解業隆開、袁世凱的復辟夢。李秉霄、鐵鶚、馬強等這幾個原本不相識的義士,為天下大義,歷經種種磨難相聚到一起。這幾人雖然性格迥異,人生經歷大不相同,但卻都有著習武之人的萬丈豪情,在幫助孫中山的過程中,紛紛上演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經歷。面對種種的內憂外患,李秉霄等人卻更加堅定,誓與國家同命運、共進退。他們身上不僅傳承了精妙的中國武術,更有為了民族大義激昂慷慨的一腔熱血。在李秉宵等人的努力下,愛國義士先後經歷了“廣州大戰業隆開”、“火燒少林寺”、“保衛國寶”等事件,令業隆開、袁世凱、松井等人的陰謀紛紛破產。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