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中藥]

龍珠[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為茄科植物龍珠的全草或根、果實。

基本信息

概述

龍珠龍珠
龍珠出自《藥性論》。《本草拾遺》:龍珠,葉令人不睡。《李邕方》雲,主諸熱毒石氣發動,調中解煩。生道旁,子圓赤珠似龍葵,但子熟時赤耳。《綱目》:龍葵、龍珠,一類二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箸,似燈籠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後開小白花,五出,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葵,生青熟赤者為龍珠,功用亦相仿佛,不甚遼遠。
龍珠多年生草本,高達1.5m。全株無毛。莖粗壯,分枝,綠色。單葉互生或成對;葉柄長不足1cm;葉片薄紙質,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8cm,寬3-10cm,先端漸尖,基部歪斜楔形,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波狀齒。花2-6崧簇生於葉腋或枝腋,俯垂;花梗細弱,長1-2cm,結果進上端肥厚;花萼皿狀,5裂,果時稍增大而突破存;花冠淡黃色,鍾狀,直徑6-8mm,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銳,向外反卷,有短緣毛;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葯黃色,2室,花絲細長;雌蕊1,花柱近等長於雄蕊,柱頭頭狀。漿果球形,直徑7-10mm,熟後紅色;種子淡黃色。花、果期8-10月。

藥品簡述

藥名:龍珠
漢語拼音:longzhu。
英文名:HerbofJapaneseTubocapsicumDragonpear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ubocapsicumNOMALUM(Franch.Etsav.)Makino[CapsicumanomalumFranch.EtSav.;SolanumanodontumLivl.etVant.]
功效分類:利尿通淋藥;清熱解毒藥
科屬分類:茄科。
別名:赤珠、龍珠根、紅珠草、類籠球草、野靛青。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暫缺資料)
功能:清熱解毒;利小便。
主治:小便淋痛;痢疾;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生態環境:生長於山谷、山旁或山坡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
藥材基源:為茄科植物龍珠的全草或根、果實。
採收儲藏:7-8月採收全草;秋季果熟時採收果實或挖取根部,鮮用或曬乾。
炮製方法:

用藥禁忌

《藥性論》:不與蔥、薤同啖。

生藥材鑑定

從新鮮果產中分得龍珠甙(trbocaposide)A、B。

常用選方

1、治小便淋痛:龍珠全草一至二兩。洗淨,酌加水煎,日服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2、治疔瘡炎腫:龍珠葉一握(果實亦可用),和冬蜜搗爛塗患處,日換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