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巢寺

慨嘆龍巢寺山清水秀,環境幽雅,適宜讀書,就長住下來,潛心苦讀,到學成而去。 後人曾在該寺建歐陽文忠公祠並立歐陽修讀書處碑以紀念。 許多年來,龍巢寺一帶的人家都以歐陽修讀書處勸勉學子發奮讀書,建功立業。

龍巢寺位於河南淅川老城鎮險峰村,據淅川老城13公里。相傳,歐陽修之父在關中做小官,死於任上,歐陽修隨舅父鄭生赴關中搬運靈柩,到老城險峰村處盤纏用盡,只好借住龍巢寺。慨嘆龍巢寺山清水秀,環境幽雅,適宜讀書,就長住下來,潛心苦讀,到學成而去。後人曾在該寺建歐陽文忠公祠並立歐陽修讀書處碑以作紀念。後幾度興廢,至明代,禮部侍郎,淅川老城安窪村籍人氏彭凌霄主持重建,並留下《重修歐陽文忠公祠》詩篇。老城一帶的人家至今都以歐陽修讀書處勸勉學子發奮讀書,建功立業。(小山堡為龍巢寺遺址,現被丹江水淹沒,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峻工後,該遺址將被全部淹沒,永不再現)。
岵山位於馬蹬古鎮西北向,距曹灣村約2里多。據傳,岵山原叫“虎山”,因山勢氣壯如虎而得名。後因西周時一位叫陡岵的名士隱居於此,而改名為“岵山”。又因逢雨天氣,山顛雲霧繚繞,也稱“雲霧山”。此山山高峰陡,地勢險要,歷為兵家必爭之地。宋時,金將武仙侵犯中原,盤踞岵山,宋將孟珙領兵智取岵山,重創金兵。1946年,我中原突圍部隊一部經內鄉進抵淅川,淅川民團恃岵山之險,妄圖阻止突圍部隊西進,我軍派出精兵夜襲岵山,一舉全殲頑軍。所謂的龍,就是龍巢寺。該寺建於古鎮北側、鸛河西岸的馬引山上。馬引山只有一百五六十米高,不大,但很奇特,平地突起,狀若駿馬。據說,龍巢寺興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初叫馬引山寺。北宋時,有術士發現此地有龍巢,故改名為“龍巢寺”。該寺茂林修竹,古木參天,殿堂館舍氣宇軒昂,為舊時淅川縣一大名勝。寺內有歐陽修讀書處碑。相傳,歐陽修之父在關中作小官,死於任上,歐陽修隨舅父鄭生赴關中搬運靈樞,返於馬蹬處盤纏用盡,只好借住龍巢寺。慨嘆龍巢寺山清水秀,環境幽雅,適宜讀書,便長住下來,潛心苦讀,至到學成而去。後人曾在該寺建歐陽文忠公祠並立歐陽修讀書處碑以紀念。後幾度興廢。至明代,禮部侍郎,淅川籍人氏彭凌霄主持重建,並留下《重修歐陽文忠公祠》詩篇。云:“頻來金地訪精廬,盡說歐陽此讀書。置酒一壺先卜,看山四野勝環滁……”明代順陽川人氏、詩人李蔭《龍巢寺同程明府》詩,明萬曆年進士黃儒炳《題歐陽永叔讀書處蓋新建閣在龍巢寺後》詩等,都不吝譽美之辭,盛讚龍巢寺。許多年來,龍巢寺一帶的人家都以歐陽修讀書處勸勉學子發奮讀書,建功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