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民

齊玉民

齊玉民,來自遼寧,是綏中縣前衛鎮背蔭章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因其30年來無償擺渡學生上學的事跡,被評為2007年全國首屆網路媒體“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中國人物:齊玉民
性別:
感人事跡:30年來,他撐著一條小船,頂風冒雨,在通往學校的水庫上無償擺渡學生,平均每天站立划船100多分鐘。
背陰嶂村裡的孩子每天要沿著水庫,爬四道山樑,冒著被野狼偷襲和落水的危險,行程兩個多小時,才能來到學校。1976年,齊玉民來到背陰嶂國小,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從此,他每天都要帶著學生在樹叢里穿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看到這么多孩子上學路上的艱辛,齊玉民想弄一條船,直接走水路。
推薦理由:齊玉民很少能從這份"義務船夫"的兼職中找到快樂。31年來,家長實際上每天都將兒女的性命託付與他,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它讓齊玉民絲毫不敢怠慢。
每天早7點,齊玉民和3個學生從居住的三山溝出發,31年,他總結的划船經驗是"順風好劃,逆風難劃",以及"玩命向前劃"。
認識齊玉民的人都說,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在外界將他"挖掘"出來之前,他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偉大。
三十年擺渡學生娃
情深似水德厚如山☆
綏中縣前衛鎮背蔭章國小齊玉民老師事跡

走出齊玉民那兩間土坯房的屋門,一路踏著奇形怪狀的石頭下坡,來到水庫岸邊,目光越過蒼茫的水面,依稀可以望到一所學校的輪廓,齊玉民是那所學校---葫蘆島市綏中縣背陰嶂國小的校長。
背陰嶂村有一百多戶人家,由於當年修建大風口水庫,村子被3平方公里的水域分割成五個自然屯。
60歲的齊玉民站在岸邊,解開繫船的纜繩,岸邊陸陸續續來了一群孩子,準備乘坐齊玉民的船到對岸的國小上課.
很長一段時間,村子裡的人們都不知道船的意義,他們的孩子每天沿著水庫,爬四道山樑,冒著被野狼偷襲和落水的危險,行程兩個多小時,才能來到學校。
1976年,齊玉民來到背陰嶂國小,當上了一名民辦教師,從此,他每天都要帶著學生在樹叢里穿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
夏天,齊玉民用塑膠袋把孩子們的書包包在一起為他們背著,到了學校,被露水淋得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衣服都得擰乾後才能上課;冬天冰雪覆蓋,陡坡路需要用鍬撮才能通過。特別是有20多米長的砬蓋子是必經之路,既陡又滑,下面是深水,如有不慎,後果不堪構想,他就腳蹬手扳一個一個把學生背過來背過去。
當時,齊玉民的三個孩子也在國小讀書,看到這么多孩子上學路上的艱辛,齊玉民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想辦法弄一條船,直接走水路。
當時,就是買一隻二手的小魚船也需要四百元錢,四百元錢對一個生活在大山裡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齊玉民每月的工資是五十六元,他要用這些錢來贍養年邁的父親,供養三個上學的孩子,還要為患有氣管炎病的妻子治病,六口人家庭生活的拮据程度可想而知。
妻子聽了他的想法很是驚訝,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從箱子裡拿出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180元,接下來,齊玉民求親戚、找朋友,終於在1980年買了一條舊木船。
有了船是省時省力,但危險也隨之而來。風天、雨天、大霧天是最艱難的。記得1988年秋季有一次放學,當船行至河心,突然間颳起大西北風,水面頓時掀起巨浪,把小船摔打得像盪鞦韆一樣,一會兒推上浪尖,一會兒又拋入谷底,船里濺入半船水,十四個學生嚇得亂作一團。
齊玉民一面安慰孩子們按平衡坐好,一面讓大同學掏水,自己則拼著命划船,晚上九點多鐘,齊玉民終於把船靠上了岸,此時,家長已經焦急的等在岸邊,看著家長們一個個領走了自己的孩子,齊玉民才感覺到,自己的雙腿就像灌了鉛一樣,再也邁不不動了步,他一屁股坐在岸邊,想起剛才的情景不免好一陣後怕!
這一條船使用幾年就不能用了。1989年,齊玉民又自己籌集了一千一百元錢焊了一隻新鐵船,使用了十年又壞了。2005年省、市、縣關工委老幹部來學校,看到這條船又漏水了,有關領導現場資助2000元,並囑咐齊玉民注意安全。
冬天,水庫上結了冰,船用不上了,齊玉民和孩子們只好在冰上走過去,但冰層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稍不注意就有掉下去的危險。一次走冰時,劉懷義同學突然掉進了冰窟窿,齊玉民應聲跑去,身後的冰一片片往下陷,他一看站著不行,就滾著往前接近孩子,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才把孩子拉上了岸。
齊玉民也曾兩次掉進冰窟窿里,是學生把他扯了上來。有一次齊玉民回家換衣服時,全家人看見他衣服上的冰快兒,都嚇呆了,等齊玉民把衣服在炕上溫化了,換了衣服再次要上班時,年邁的父親堵著門說:"這個班咱不上了,"女兒也抱著大腿喊爸爸,妻子默默地流下了眼淚
"我不是好好的嗎,我當老師不能把班上的三十幾個學生扔下不管吧!"齊玉民看著一家人,心裡好一陣酸楚。最終,還是妻子拉起了小女兒,扯著父親的衣服說:"爹,讓他去吧!"看著老人家默許了,妻子又叮囑他說:"玉民啊!可要小心呀……"
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危險,走冰時,齊玉民和孩子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根2米多長的木棍,準備萬一掉下去時用它去扯。
初冬和早春是齊玉民和孩子們最難熬的季節,冰層脆弱,說凍還沒凍結實,說化還沒化徹底,而往返四十多里山路也同樣危險,齊玉民便只好和大家吃住在學校,一年一個冬春,經常要呆上30-50天,就這樣,齊玉民白天上課教書當老師,晚上做飯洗衣當媽媽,看病、餵藥、請醫生更是常事,有時上廁所都要陪著。
齊玉民很少能從這份"義務船夫"的兼職中找到快樂。31年來,家長實際上每天都將兒女的性命託付與他,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它讓齊玉民絲毫不敢怠慢。
每天早7點,齊玉民和3個學生從居住的三山溝出發,划船繞過水庫中心地帶的一片淺水區,抵達婁子溝,11個學生從此處上船,最後劃至學校。每天下午,相同的行程再走一次。齊玉民最放心的保障,是船艙前後部的兩個密封艙。即使船完全沉沒,船體的浮力也完全可以浮起三個成年人相當於10多個小學生的體重。31年,他總結的划船經驗是"順風好劃,逆風難劃",以及"玩命向前劃"。
認識齊玉民的人都說,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在外界將他"挖掘"出來之前,他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偉大。
由於受到交通以及其它限制,前衛鎮政府以及綏中縣教育部門,在一個來訪者偶爾造訪後到外界一路宣傳之前,大家並"不知道有這么一個老師"。
2001年,學校結束了沒有廁所的歷史,也不再漏雨。
這是齊玉民正式轉為公辦教師之外的另外一個驚喜。他得到全國優秀教師稱號之後,綏中縣政府有關領導詢問他工作中存在的困難,他立即提出了修繕校舍的請求,他得到了14萬元。
在翻建校舍的近一年時間裡,齊玉民吃、住在學校,監護工程隊的質量,暑假沒休息一天,家裡的口糧田都長滿了蒿草。
工程竣工那天,他撒了一次謊,稱"我的船壞了",從葫蘆島市政府爭取了1萬元。這筆錢實際上為學校蓋了圍牆---他再不用擔心上體育課時學生從山坡上滾到水裡。
做完這些事之後,齊玉民開始計算自己的退休日期。他沒有考慮過"教師船夫"接班的問題,他估算,即使退休後,他的身體還能允許他專職划船,劃上5年應該沒有問題。
(東北新聞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