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協和禮拜堂

鼓浪嶼協和禮拜堂

鼓浪嶼協和禮拜堂(UNIONCHURCH)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為該島的第一座教堂,歷史上曾是一座僑民教堂。該堂建於1863年,新古典主義風格,最初稱為國際禮拜堂,當地華人則稱為“番仔禮拜堂”。1911年翻建後改稱協和禮拜堂。該堂為僑民教堂,不分宗派,用英語禮拜。

基本信息

歷史

鼓浪嶼協和禮拜堂鼓浪嶼協和禮拜堂
19世紀中期,不少西方人離開歐美,遠涉重洋來到鼓浪嶼工作、生活。這些來鼓的外國人多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們為了舉行主日崇拜,遂決定在鼓浪嶼建一所教堂。於是各差會(美國歸正教會、英國倫敦公會、英國長老會)的信徒紛紛捐款,在鼓浪嶼的鹿礁頂(亦稱上鹿礁)建造教堂。1863年,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竣工,時稱“國際禮拜堂”。此為鼓浪嶼上最早的教堂。1911年,教堂進行翻建,改稱“協和禮拜堂”(UNION CHURCH)。1912年4月,禮拜堂曾一度作為廈門基督教青年會會所。
此教堂供外國人使用,中國人一般不進入。當然也有些精通英語、家世顯赫的中國人受邀參加禮拜。因而教堂又被當地人稱為“番仔禮拜堂”。(“番仔”為閩南語對外國人的通稱。)來教堂做禮拜的信徒不分國家、宗派的界限,他們都在上主的愛中走到了一起,一同在此敬拜公義、慈愛的造物主。教堂用英語舉行禮拜,每周日下午六時,由英、美教會的牧師輪流用英語講道。
49年後,協和堂董事部的負責人決定回國,遂把該堂(包括堂內布局的資產)送給中國教會。歸回中國教會後,由閩南大會駐委會派人負責接用,每主日舉行禮拜,但人數不多。1951年3月底,閩南駐委會接受鼓浪嶼三一堂和福音堂的長執會聯合申請,將協和堂交由兩堂負責。1952年停止聚會。此後,協和堂交給第二醫院使用。1974年4月,由於第二醫院發展的需要,這座教堂差點被拆毀用於建設第二醫院藥劑房,但在國家一級建築師白家欣先生極力周旋下,用貌似破壞實則保全的方法,在教堂周邊加蓋一些樓房,雖然教堂被樓群所遮蓋,但卻使教堂得以保存,等待著重現天日的一天。

現狀

鼓浪嶼協和禮拜堂鼓浪嶼協和禮拜堂
2009年5月下旬,“鼓浪語”文化社群的資深紀錄片編導高振碧先生在鼓浪語QQ群裡面求證一張標明“Kulangsuu,1870”的西式建築老照片,群友龔健指出其為包圍在原鼓浪嶼第二醫院中的一座教堂。高振碧先生立即與《廈門晚報》和廈門電視台取得了聯繫,通過媒體詳細介紹協和禮拜堂的前世今生,在社會上引起較大的反響。與此同時,群友們通過各自的渠道,積極向鼓浪嶼管委會、基督教三自會、廈門第一醫院等有關部門和組織積極呼籲、溝通,力圖恢復協和禮拜堂全貌。6月中旬,在鼓浪嶼管委會的主持下,緊緊包圍著協和禮拜堂的鼓浪嶼護理院附屬樓開始了正式的拆除工作。到7月上旬,護理樓全部拆除,目前開始土頭垃圾的清理。現在這座歷經百年滄桑的教堂終於重現天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