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紋銀鮈

點紋銀鮈

點紋銀鮈,背鰭iii—7;臀鰭iii—6;胸鰭i—13-15;腹鰭i—7。側線鱗33-35;背鰭前鱗l0—11;圍民柄鱗1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6—8。下咽齒2行,3.5—5.3。脊椎骨 4十32—34。中下層小型魚類,體長一般不超過100mm。分布於灤河以南的東部各水系。分布甚廣,珠江、閩江、富春江、長江、黃河等水系均有,是生物學動物系統分類中硬骨魚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概述

拉丁科名: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Osteichthyes;Cypriniformes;Cyprinidae 拉丁屬名: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Osteichthyes;Cypriniformes;Cyprinidae
種 學 名:Squalidus wolterstorffi

識別特徵:

背鰭iii—7;臀鰭iii—6;胸鰭i—13-15;腹鰭i—7。側線鱗33-35;背鰭前鱗l0—11;圍民柄鱗1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6—8。下咽齒2行,3.5—5.3。脊椎骨 4十32—34。體長為體高的3.9—4.7倍,為頭長的3.9—4.6倍,為尾柄長的5. 5—6.5倍,為尾柄高的10.4—11. 8倍。頭長為吻長的2.8一3. 6倍,為眼徑的3.0一3.7倍,為眼間距的3.3—4.0倍,為尾柄長的1.3一1.5倍,為尾柄高的2.5—2.8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2.0倍。體長,略側扁,頭後背部斜向隆起,胸腹部圓。頭中等大,其長等於或略大於體高。吻短,稍尖,近錐形,長度常小於眼後頭長。口亞下位,上頜略長於下頜,上下頜無角質緣。唇薄,簡單,上下唇均較狹窄。唇後溝中斷。須1對,位口角,較長,其長與眼徑相等或稍長,末端超過眼中央的垂直下方。眼較大,眼間平坦。體鱗較大,胸、腹部具鱗。側線完全,較平直。背鰭短,其起點至吻端約等於至臀鰭末端的垂直距離。胸鰭末端尖,後伸不達腹鰭起點。腹鰭較短,末端幾及肛門。肛門靠近臀鰭,約位於腹鰭基與臀鰭起點間的後1/3處。臀鰭亦短。尾鰭分叉較探,上下葉等長,末端尖。主行下咽齒稍側扁,末端尖,略鉤曲;外行齒細小。鰓耙短小,排列稀疏。腸短,長度不及體長,約為其0.8一0.9倍。鰾2室,較大,前室略圓,後室長圓,為前室長的1.3一1.8倍。腹膜灰白色。體銀灰色,背部和體側上半部多數鱗片邊緣色深,組成暗褐色的網紋,腹部灰白色。體側中軸之上方有1黑條紋,其上具有1列暗斑,側線每個鱗片均具1黑點,一般比較明顯,黑點中間被側線管分割為橫“八”字形,上下各半。背、尾鰭色較深,臀鰭和偶 鰭均為灰白色。

生 境:

中下層小型魚類,體長一般不超過100mm。分布於灤河以南的東部各水系。

地理分布:

分布甚廣,珠江、閩江、富春江、長江、黃河等水系均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