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是2006年8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Steve Krug。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作者:Steve Krug (作者), De Dream (譯者)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裝: 147頁
開本: 16開
ISBN: 7111184823
條形碼: 978711118482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6 x 18.4 x 1 cm ; 340 g

內容簡介

《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原書第2版)》內容包括:用戶模式,為瀏覽而設計,導航設計,主頁布局,可用性測試。如果你在進行網站設計,為網站編程,或者管理網站,那么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有些網站看起來很雜亂;有些網站能讓你輕鬆地找到資料;有些網站讓你猶如置身迷宮,為什麼網站的可用性會有如此大的反差?用戶在訪問網站時有怎樣的心理?遵循什麼樣的原則來設計網站才能吸引訪客?這本全球Web設計人員的必讀經典會給出答案。《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原書第2版)》外文名:don’t make me think!

編輯推薦

可用性設計是Web設計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一項任務。《點石成金-訪客至上的網頁設計秘笈(原書第二版)》作者根據多年從業的經驗,剖析用戶的心理,在用戶使用的模式、為掃描進行設計、導航設計、主頁布局、可用性測試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觀點,並給出了大量簡單、易行的可用性設計的建議。本書短小精煉,語言輕鬆詼諧,書中穿插大量色彩豐富的螢幕截圖、趣味叢生的卡通插圖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圖表,使枯燥的設計原理變得平易近人。本書適合從事Web設計和Web開發的技術人員閱讀,特別適合為如何留住訪問者而苦惱的網站/網頁設計人員閱讀。這是一本關於Web設計原則而不是Web設計技術的書。本書作者是Web設計專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他用幽默的語言為你揭示Web設計中重要但卻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只需幾個小時,你便能對照書中講授的設計原則找到網站設計的癥結所在,令你的網站煥然一新。

媒體推薦

另一種思考
文 透明
這本小書讓我感到意外——我是說,中國有句老話講“文以載道”,那么在閱讀別人“道”的載體時自然應該仔細咀嚼、反覆思考。但Steve Krug的這本書偏偏叫做《Don’t Make Me Think》(別讓我思考,簡稱DMMT),這個書名已經讓我感到了一種衝擊,一種想要把它拿起來讀下去的衝動。這正是可用性——也就是本書的主題——希望達到的效果。
是的,這是一本關於Web可用性的書。作為軟體開發者(尤其是有過開發Web套用經驗的軟體開發者),我們或多或少都對“可用性”這個概念有些了解:最常用的功能應該在最醒目的位置,需要用戶輸入的時候應該有提示,等等。但是,它是一項專門的技能嗎?甚至需要專門的人才來從事這項工作嗎?難道可用性不應該是由美工在設計頁面時就已經解決的問題嗎?
筆者曾經在某個規模不小的網站做過編輯,這份經驗讓我能夠同時從開發者、管理者和用戶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網站,尤其是它的可用性——而且,確實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譬如說,美工在規劃頁面時往往傾向於把內容按照重要性程度從上往下排列,這看上去是非常合理的布局;但一些研究表明人們在瀏覽內容網站時視線根本不是從上往下順序移動的(這個話題有些長,原諒我不再詳述),也就是說很多內容網站其實把重要性排名第二或第三的內容放在了最容易被讀者忽略的位置。進行這種研究、以及為此類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正是互動設計師和可用性工程師。
有機會管理內容網站的人終歸併不太多,DMMT提出了一個更常見的可用性問題。很久以來,很多人都知道Web設計的一個原則:不要讓用戶點擊太多次連結才能得到一項功能。但Krug在書中指出,其實用戶並不介意多點擊幾次滑鼠——只要每次點擊都是無需思考的。沒錯,讓用戶無需思考,這就是DMMT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正是我們應該在可用性方面追求的目標。用另一本互動設計名著《About Face 2.0》中的例子,當你騎腳踏車的時候你不會思考,想加速就踩快一點,想轉彎就轉動車把,你不會思考“怎樣才能騎得更快”,也不會跟腳踏車討論“你真的要轉彎嗎”。相比之下,我們的網站——以及其他軟體產品——讓用戶思考得太多了。
很顯然,為了不讓用戶思考,軟體開發者和互動設計師們需要思考得更多。Krug的這本書(以及我剛才提到的Alan Cooper的大作)在這方面提供了足夠多的指導,這是無庸置疑的。真正有趣的是,在閱讀這本書、並且同時開發一個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網站時,我越來越多地感覺到:設計不僅僅需要動腦筋去思考。你還必須調動你的所有感官,用你的鼻子、你的胃、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直覺去思考。簡單地說,如果一個網站設計讓你感到噁心,即便它能夠通過所有的可用性檢驗,你也應該大聲地說“NO”——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太可能發生。
對於習慣了理性思維的軟體開發者(或者說,程式設計師)來說,這種新的思維方式常常會讓我們感到一些不適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互動設計和可用性領域擁有很多女性專家。也許是因為女性有著更加敏銳的直覺、更少受到“機器思維”的影響,使得她們更容易在這方面取得成就。而且,女性常常更傾向於完美主義,不論設計一個網站還是翻譯一本書都是如此——本書的譯者Windy正是這樣一位互動設計專業人士,以上這些對於女性的褒揚也正是筆者對她這本譯作的評價。
別讓我思考,和廣告牌設計
這本書的特點,首先是短小精悍。拿在手裡就能感覺到,200頁的篇幅,一點都不會羅嗦,一個中午,或許臨睡前,甚至在飛機上,上下班途中,你就有可能把它一口氣讀完(怕最有可能的是拿到書以後就愛不釋手地讀下去了)。
然後呢,它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每一章的開頭,用了一頁全紅的紙張,這樣,拿著它,想看看哪個章節的篇幅長短,想要找哪個章節,就很容易也很方便了,對吧?這是對這本書設計上身體力行的直接體現。
Krug先生在每一部分的開頭,都會配上頗有意味的句子,在最開始的“關於第二版”中,就引用了教父III中邁可?科里昂的台詞:“Just when I thought I was out, they pulled me back in(我剛退出江湖,他們又把我扯進去了)”,來說明第二版的由來,在第六章講述導航的設計時,用了這樣一段:“你會發現自己在一所漂亮的房子裡,身邊有一位漂亮的妻子,然後你會問自己,呃~……我是怎么來的?”。還有很多好玩的典故,注釋,標題(例如,“跺三下腳,說我要回家”,第7章,設計主頁),甚至還有一段關於福爾摩斯《血字的研究》的注釋,等等。在輕鬆有趣的引導中讀一本書,還能了解到豐富的補充知識,你覺得怎么樣呢?
至於我,越往後看,我越喜歡這本書。而且,因為它的關係,我把《教父》I,II,III,《變蠅人》又看了一遍。
篇幅簡短,輕鬆而又詼諧的對話式敘述,然而,還遠遠不止這些,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本關於Web可用性知識的經典之作,每一章都很精彩。除了作者關於Web可用性的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是“別讓我思考”――如果你不能做到讓一個頁面不言而喻,那么至少應該讓它自我解釋,這是由Krug先生第一次提出來的真知灼見)之外,還講述了設計主頁和導航中的可用性要素,以及跳樓大減價的簡易可用性測試引導。而且,在最後一章,作者還為我們提供了兩封信,專門講述如何面對老闆和市場部門不合理的設計要求:要求註冊時更多的個人數據,要求頁面更花哨,等等。
可用性是互動設計的基本目標,了解Web用戶的行為特點[我們在想著“精心準備的文字”(或者至少是“產品資料”),而在用戶看來更象“以每小時100公里的速度駛過的廣告牌”……],了解這些Web可用性的基本要素,每個網站的設計都可以從中得到最直接的幫助。所以,每個跟網站設計有關的人都應該讀一讀它。
到了現在,在看到這些不太光明的訪問者和他們的網路使用情景以後,你可能會想,“我為什麼不就在當地的7-11便利店找份工作算了?在那裡至少有人看到我付出的勞動。”
那么,到底該怎么辦呢?
我想答案很簡單:如果訪問者將會表現得似乎你在設計廣告牌,那就設計出了不起的廣告牌吧。
但是,怎樣去設計了不起的廣告牌呢?怎樣做到“別讓我思考”呢?
兩個小時的輕鬆閱讀;還有,別忘了,在你的網站實際套用這些原則和方法。

目錄

譯者序
第2版前言
序言
導讀
指導原則
第1章 別讓我思考
Krug可用性第一定律
第2章 我們實際上是如何使用Web的
掃描,滿意即可,勉強應付
第3章 廣告牌設計101法則
為掃描設計,不為閱讀設計
第4章 動物、植物、無機物
為什麼用戶喜歡無須思考的選擇
第5章 省略不必要的文字
不要在Web上寫作的藝術
必須正確處理的幾個方面
第6章 街頭指示牌和麵包屑
設計導航
第7章 首先要承認,主頁不由你控制
設計主頁
確定你做對的幾件事
第8章 農場主和牧牛人應該是朋友
為什麼Web設計團隊討論可用性是在浪費時間,如何避免這種情況
第9章 一天10美分的可用性測試
讓測試簡單—這樣你能進行充分的測試
大的方面和外界影響
第10章 可用性是基本禮貌
為什麼你的網站應該讓人尊敬
第11章 可訪問性級聯樣式表和你
正當你覺得已經完成了的時候,一隻貓掉了下來,背上捆著塗了奶油的麵包
第12章 救命!老闆想要我……
當好人遇到不好的設計決策
推薦讀物
致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