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眼熊膽膏

點眼熊膽膏,中方藥劑,又屬理血劑,主治久患瘀肉,瞼爛諸疾,及暴赤目風癢。

基本信息

組成:古銅錢21文(完用),甘菊花4兩,黃連(去須)2兩,鬱金2兩,黃柏(去粗皮,蜜炙)2兩,鉛丹半兩,太陰玄精石半兩,井泉石半兩,龍骨半兩,不灰木半兩,蕪荑(去皮)半兩,代赭半兩,滑石1兩,烏賊魚骨(去堅處)1兩,蕤仁(去殼)半兩,硼砂半兩,麒麟竭半兩,沒藥半兩,青鹽半兩,銅青半兩,馬牙消1分,乳香1分,硇砂1錢半,麝香1錢,龍腦1錢,熊膽1分,雄雀糞7粒,膩粉2錢。
主治:久患瘀肉,瞼爛諸疾,及暴赤目風癢。
用法用量:每用1丸,水化,以銅箸點兩眥。久患瘀瞼爛諸疾,點此無不愈者。暴赤目風癢,只點2-3次即愈;有人瘀肉滿眼,用此亦消盡,明如未病時。
製備方法:前5味,菊花揉碎,黃連以下三物細銼,用水2升,入銅錢,同於銀石器中慢火熬至1升,新布濾去滓;鉛丹以下10味,細研成粉,入蜜6兩,並前藥汁和勻,銀器內重湯煮6時辰,再以新綿絞濾去滓;硼砂以下13味,並細研羅過,再研如面,入前膏內,再用重湯煮如稀餳。如要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中藥方劑之點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