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鰉

"我國淡水個體最大的魚類之一

黑龍江鰉

俗稱 鰉魚
拉文種名 Huso dauricus
英文種名 Huso sturgeon
分布區域 僅分布於黑龍江流域,是定居型淡水魚類。
資源量 黑龍江鰉個體大,成熟晚,懷卵量高達300萬粒,但成活率低。因此資源極易破壞。數量不多年產量200噸左右, 目前雖未出現捕撈過渡情況,但應極早採取保護措施,當前應當將主要產卵地和幼魚肥育場列為禁捕區,嚴禁捕殺未成熟的個體。
瀕危等級 名貴

生活習性

冷水性定居型黑龍江特有名貴大形鱘科魚類。
繁殖習性 我國淡水個體最大的魚類之一,最大個體1000公斤。壽命長,最高年齡查達百年。生長快,3齡個體長1.34米, 體重12公斤。生長差異大,在黑龍江河口和下游(蘇聯內)生長最快,中游次之,上游最慢。在漁獲物中全長1.8-3.4米者為主,占 總漁獲量的80%。性成熟較遲,最低年齡16齡,全長約為2米,體重約為40公斤。卵大,卵徑為2.5-3.5毫米懷卵量因個體而異。體長2.2-2.7米的個體平均懷卵量300萬粒。卵黃 褐色,粘性,卵粒常粘附於砂礫上孵化。產卵期為5月底至7月初。仔魚孵化期 短,當水溫為15-17℃時,受精卵7天即可孵化。仔魚在卵黃囊尚未吸收殆盡便可主動攝食,此時全長約20毫米。仔魚以浮遊動物和底棲動物為食, 當年生幼魚以搖蚊幼蟲、蝦類幼體和昆蟲幼體為食。它出生的第二年轉為以魚類為食,食物以鮑亞科魚類為主,其次是銀鯽鯽、
保護措施 增加天然資源量, 在適當的時候建立人工孵化放流站,提高黑龍江鰉的繁殖孵化率和幼魚成活率,向江河、湖泊、水庫大量放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