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工商管理一系、工商管理二系、農林經濟管理、套用經濟四個系;會計、管理、金融、貿易4個實驗室。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是一個以會計學為傳統專業,以管理學為骨幹學科的學校二級學院。

她是伴隨著學校的誕生而成立的,1958年建校後即成立了農業管理系。當時的農管系不僅包括農業經濟、會計學等專業,還包括農業機械等專業,1962年學校將非經濟類專業劃出,更名為農業經濟系。文革期間學校解散,文革後學校恢復辦學,農經系開始招收會計專科,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後,從1978年3月開始招收會計本科專業(77級)。1985年開始與外校聯合培養農業經濟管理碩士研究生,後來由於學校地處偏遠,主幹教師大批離開學校,致使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停招,直至2001學校獨立獲得農業經濟管理碩士授予權。學院1986年開始招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92年農業經濟系更名為經濟管理系,1996年“撤系建院”為經濟貿易學院,2001年學院開始招收市場行銷專業本科生,2003年獲得會計學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開始招收會計學研究生,同年開始招收財務管理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並於年底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2005年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開始招收物流管理專業本科生。

學院概況

1、機構設定

經濟管理學院現有工商管理一系、工商管理二系、農林經濟管理、套用經濟四個系;會計、管理、金融、貿易4個實驗室。

學院設有教學檔案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輔導員辦公室、團總支辦公室、學生會辦公室)、資料室(報刊閱覽室、圖書借閱室、電子閱覽室)。學院還設有多媒體學術報告廳、教工之家。

學院建有農業經濟研究所(農墾經濟、縣域經濟研究室)、畜牧經濟研究所,黑龍江農墾會計培訓中心、農墾財會通訊編輯部。

2、專業建設

經濟管理學院學科、專業覆蓋兩大學科門類,即管理學經濟學。在管理學科和經濟學科下,設定有農林經濟管理(省級重點專業)、會計學(含會計學教育、會計學專升本),市場行銷(含市場行銷專升本)、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7個本科專業;擁有農業經濟管理、會計學、企業管理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農業推廣(管理類)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3、教職工隊伍

截止到目前,經濟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不含外聘教師),有教師資格的專任教師80人。在專任教師中,教授10人;副教授32人 ;講師17人,助教21人 。在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人(另有5人為在讀博士);有碩士學位的教師52人;具有學士學位的教師24人。教輔人員11人。

我院專任教師中青年教師占大多數,其中,35歲以下教師有54人,36歲—45歲的中青年教師有31人,占,46歲以上的教師有4人。

學院自2004年以來還聘請了15人次校外教師擔任課程,學院還聘請了部分知名專家為學院的客座教授和榮譽教授。

4、人才培養

截至2005年6月,學院共培養會計本、專科生8000餘人、農林經濟管理本、專科生3000餘人、市場行銷本科生48人。目前學院在校生2349人,其中本科生2328人,碩士研究生21人。

5、教學及科研基礎設施與條件

學院建有會計、管理、金融、貿易四個專業實驗室,其中會計實驗室包括會計電算化和會計手工模擬兩個專項實驗室,管理實驗室包括ERP沙盤模擬和ERP軟體模擬兩個專項實驗室,金融實驗室包括各種金融業務軟體模擬、與“上證”、“深證”衛星聯通並藉助LED大螢幕實時同步信息傳送的證券交易模擬系統。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擁有實驗儀器設備價值近300萬元。同時“用友公司-ERP管理軟體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培訓基地”、“金蝶企業-管理信息化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培訓基地”掛靠於經濟管理學院;

截止到2005年7月底,學院資料室建築面積為286.93平方米,設有采編室、報刊閱覽室、圖書借閱室、電子閱覽室現有圖書11109冊,期刊17064冊,報紙10餘種,較為充分的滿足了教學、科研的需要。

根據“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關於校外實習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的辦法”、“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實習教學管理制度的規定”以及經濟管理學院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我院先後和八五O農場、海林農場、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哈爾濱格瑞特計算機網路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大慶分公司、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有限公司、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用友軟體公司、金蝶軟體公司、黑龍江農墾總局九三分局計畫財務處、嫩江農場等11個單位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形成了比較穩定、完善的校外實習或實踐基地群。企業參與培養學生的教育過程,學生參加企業的生產、科研等活動;學院與企業聯合制訂實習教學計畫,聯合指導實習教學,聯合考查實習質量。這種模式大大地提高企業參與實習教學的積極性和熱情,建立穩定、互利、互信的產學合作關係。

6、教學改革與科學研究情況

辦學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培養的中心環節是教學工作,教學始終是學院的中心工作。我院一貫把“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學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首要工作任務,把教學質量視為學院生存與發展的基石。

自2002年以來學院教師一面大膽嘗試教學方法的改革實踐,一面總結改革的經驗。學院主持的高教學會“十五”重大課題《經濟學遠程教育》於2004年獲黑龍江省高教學會“高等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以子課題主持人的身份,參與了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中國本土化企業與高校案例庫組建工程研究,並獲得最佳“調研獎”。主編出版了《個體經濟學》《農業經濟學》、《財務會計》等高等農林院校全國統編教材。

“十五”期間,學院教師共主持教育改革課題28項,其中省教育廳課題7項。發表教學改革論文18篇。獲得黑龍江省精品課1門。

學院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編寫特色教材和實驗指導書,先後出版教材13部,其中《農業經濟專題研究》獲黑龍江省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編寫出實驗指導書9部。

“十五”期間共發表科研學術論文368篇,獲各項科研獎22項(其中省部級獎勵8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23部。

(三)特色與優勢——注重傳統優勢專業建設,突出服務農墾導向,全力打造產、學、研聯合航母

從學院本科教育辦學的傳統與優勢專業—會計學與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出發,秉承“立足龍江,側重墾區”的服務定位,在本科專業人才就業、農墾財會人員培訓、農墾經濟研究等領域與農墾業務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結成了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這是學院辦學方面的主要特色之一。

我院有悠久的會計學專業辦學歷史。自1958年建校開始,我校就開辦有國營農場財務與會計兩年制、三年制專科,1977年又在我省率先開辦會計學本科專業,2003年擁有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47年的會計學辦學經歷,28年的會計學本科教育實踐,使我院具有豐富的會計學專業建設經驗與辦學實力。截止2004年底,累計培養會計學專業本、專科生8000餘人,會計繼續教育、各種專門培訓2萬餘人次??戰線上的各級領導與業務骨幹,部分人員成為黑龍江省設有會計學專業的各大專院校的骨幹教師,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建校以來,我們的會計教學與研究就一直側重於面向農業、緊貼墾區。幾十年來,我校會計學專業與墾區結成了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一方面,該學科專業運用先進的會計管理思想和財務管理方法指導墾區企業的會計工作,通過各種辦學形式為之培養了大量的財會人才。目前在墾區103個農牧企業、24個直屬工業企業中1萬5千餘財會人員中有80%以上師承八一農大或在八一農大接受過業務培訓;另一方面,墾區為財務與會計教學與科研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實踐空間與研究課題,使我們逐步形成了密切結合現代國有農業企業財務與會計實際的教學科研和學科體系,為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8年我院建立了我省第一家會計手工模擬實驗室,關於《會計實驗室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項目榮獲黑龍江教學成果一等獎;1994年又建立起電算會計實驗室;2000年墾區與學校聯合投入600餘萬元建立起農墾財會人員培訓中心,設立了農墾財會通訊編輯部並出版內部學術性季刊,成為黑龍江農墾經濟研究與財會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基地。

農林經濟管理學科是我校優勢學科—管理學的支撐學科之一,也是我校重點扶持的特色學科之一。1986年學院招收第一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85年開始與外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1998年以農業經濟管理學科為依託成立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研究所,2001年獲得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農業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經教育廳評審成為黑龍江省重點本科專業。

近20年來,學院累計培養農林經濟管理本、專科生3000餘人,培養研究生(包括農業推廣碩士)30餘人。還通過函授、網路教育和脫產進修等方式為黑龍江墾區培養各種管理類成人本、專科生 1200餘人,培養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逾100人。

科研情況

多年來,學院與黑龍江省內、特別是墾區各業務主管部門、相關企(事)業單位結成了密切的相互依存關係。學院教師科研項目的近一半來自農墾總局科技部門或來自農墾企業委託研究項目,以農墾經濟為主題的研究內容成為學院教師教學與科研的主攻方向之一。由學院教師主持完成的“完達山乳業公司10年規劃”、“黑龍江農墾總局扶貧規劃”、“黑龍江農墾科技進步貢獻率實證研究”、“黑龍江農墾財務決算軟體的開發與實施”、“黑龍江農墾畜產品生產布局調整研究”、“黑龍江農墾九三油脂集團行銷戰略決策系統開發與實施”、“黑龍江墾區物流體系實證研究”、“黑龍江農墾總局850農場規劃”、“黑龍江農墾總局854農場小城鎮建設發展規劃”等10餘項橫向研究項目的成果被農墾總局各部門採納,帶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