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貓突擊隊

黑貓突擊隊

黑貓突擊隊是印度國家安全衛隊的別稱。建立於1985年,現役軍人大約有7500人左右。由印度政府內政部直接指揮,主要任務是對付國內恐怖活動。國家安全衛隊成員身著黑色制服,頭戴栗色貝雷帽,因此,它也被稱為“黑貓突擊隊”。

組建

組建於1985年的“黑貓”突擊隊的正式名稱是印度國家安全衛隊,現有官兵7500人,分成兩個小組——特種戰小組和特種遊騎兵小組,其中特種戰小組人數略多一些,占總人數的54%。前者是國家安全衛隊的精銳力量,其成員全部由陸軍抽調,後者則從邊境保全部隊、中央後備警察部隊、印中邊境警察部隊、快速反應部隊等準軍事部隊中抽調。兩者之間的關係明確且密切:特種遊騎兵小組是特種戰小組的支援。行動時,前者負責突襲,後者負責對目標的封鎖和孤立。“黑貓”突擊隊服役三至五年後就會退回到原部隊。

選拔

候選隊員先被送到距離新德里約50公里左右的曼尼薩訓練中心接受為期90天的魔鬼訓練。魔鬼訓練的淘汰率高達50%至70%,以780米有21道障礙的障礙跨越訓練科目為例,合格的完成時間是18分鐘。並且要在障礙跨越後立即進行臥倒射擊。

訓練

 印度“黑貓”突擊隊的日常訓練 印度“黑貓”突擊隊的日常訓練

只有通過所有基礎訓練的人,才有資格被接納為“黑貓”新隊員,其中最出色的新隊員將被送往以色列接受進一步的訓練。據說有以色列最有名的第707部隊,它負責教授反恐怖科目,而以摩薩德則負責教授要員保護科目。

快速反應

“黑貓”訓練中心射擊場共分為11個區,長400米,任何一名隊員都必須在6分鐘30秒內通過射擊場,並且準確打中29個目標。每個供射擊的靶子閃現時間只有2到3秒鐘。一名隊員在越短時間內準確打中目標,他所得的分就越高。

對抗訓練

兩名隊員一組,相互對抗。他們進入一個模擬的場所,通過螢幕相互躲藏射擊,這主要是要測驗隊員們在逼真的環境中的反應時間和射擊準確度。

實彈射擊

每名“黑貓”突擊隊隊員一年光是實彈訓練打掉的子彈就有2000發,如果部隊進入戰備的話,那么在短短兩個月時間裡,每名隊員得打掉14000發子彈。

武器裝備

“黑貓”突擊隊員使用的是“科勒”9毫米衝鋒鎗、7.62毫米PSG-1狙擊步槍和512型12連發散彈槍;防身武器是“格洛克”17和P226手槍。隊員們還裝備最先進的偵察系統和其它先進裝備。“黑貓”突擊隊員們還具有傘降能力和排彈能力。

行動單位

“黑貓”突擊隊在反恐怖行動中最小的行動單位是五人小組——兩對突擊夥伴和一名技術支援隊員。每四個突擊小組由一名上尉指揮。出動部隊規模的大小取決於行動的性質。如果是一次大規模的人質營救行動的話,那么就得出動一支50至90人的“黑貓”突擊隊。一架IL-76MD戰略運輸機全天候24小時在新德里帕拉姆空軍基地待命,一旦接到命令後30分鐘內即可起飛奔赴目的地。

安全保衛

反劫機應對

2000年2月,鑒於IC814航班處置不力,印度政府決定在特定航線上,為每個航班配備兩名“黑貓”突擊隊隊員。這些突擊隊員化裝成普通的乘客,配備有致命但破壞力不強的武器,以阻止劫機事件重演。另外,“黑貓”突擊小組將常駐印度全國8大敏感機場,這8個機場主要分布在印巴交界和印度東北部地區。這一決定是為了縮短“黑貓”突擊隊對劫機事件的反應時間。

要員護衛

“黑貓”突擊隊現在還肩負著要員和超級要員的安全保衛。印度政府有15名要員享受受“黑貓”突擊隊隊員全天候24小時保護的待遇。 2012年7月,黑貓”突擊隊決定召回負責保護國家政府要員的900名突擊隊員。

戰鬥經歷

1986年4月30日,剛剛組建不久的“黑貓”突擊隊首度亮相,在代號為“黑色響雷I”的行動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擊了被錫克族極端分子盤踞的“金廟”。

1994年4月24日至25日,“黑貓”突擊隊在阿姆利則機場執行代號為“阿什萬米達”的反劫機行動。突擊隊員閃電般地登上了遭劫持的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客機。劫機犯穆罕默德尤素福沙阿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即被擊斃,機上的141名乘客、機組成員和參戰突擊隊員無一受傷。

1998年10月,印度內政部長決定對武裝恐怖分子實施主動出擊的政策,“黑貓”突擊隊行動小組在印空軍米-25/35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對印控克什米爾深山老林中的武裝分子實施清剿行動。在直升機火力攻擊之後,突擊隊員們攜裝備被機降到深山老林中,憑其豐富的作戰經驗對武裝分子實施精確打擊。在當時的情況下,這些突擊隊員不得不憑僅有的一點補給在叢林中連續作戰四天四夜。

批評

2008年11月26日~29日,10名荷槍實彈的年輕恐怖分子在泰姬瑪哈酒店等至少10個地點發動屠殺,截至11月30日至少造成174人死亡、295人受傷。在長達60小時反恐行動中,綽號“黑貓突擊隊”的印度國家安全衛隊表現不盡如人意,被外界譏為“病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