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維納斯

黑色維納斯

黑色維納斯這部影片的主角是名叫莎拉·巴特曼的南非土著女人,1810年她被帶到倫敦,隨後在歐洲各國展覽,讓那些貪婪的人觀看她的胴體,而科學家們則去研究她為何會如此的豐滿,歐洲人給了她一個新的名字—“霍屯督維納斯”(“霍屯督”是歐洲白種人對非洲黑人的蔑稱)。巴特曼年僅26歲時就過世了,但一直到1985年,她的性器官和大腦依然被保存在巴黎的人類博物館以做“科學研究”之用。

基本信息

劇情

1817年的巴黎,皇家醫學院內,著名的解剖學家喬治斯·居維葉站在薩拉·巴特曼的頭骨模型前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接近於猩猩的人類骨骼”。站在他面前的同僚和學生紛紛起身祝賀,因為居維葉通過研究,創立了比較解剖學
7年前,薩拉·巴特曼和自己的主人一起離開了故鄉非洲,來到倫敦之後,主人便把他丟棄在了倫敦的一家馬戲團里,讓她扮演小丑。因為她的怪異相貌和離奇的身世,很多人慕名前來欣賞她的表演,而薩拉·巴特曼也很快便被人稱為“黑色維納斯”。最後,居維葉發現了她,並讓她在人類解剖學的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內容描述

為什麼薩拉哈·巴特曼這個當時供人取樂的奴隸會在法庭上放棄自由?為什麼她拒絕科學家們檢查她的私處,卻又以患病的流鶯身份悲慘死去?在重新回顧這段歷史時,阿拉伯裔法國導演阿布戴拉提夫·柯西切始終無法理解薩拉哈當時的選擇。在《黑色維納斯》中,阿布戴拉提夫·柯西切用他深厚的學院派背景,熟練地運用了戲劇化的表演方式,設定了多場舞台化的表演,醫學院裡的研究結果展示、舞台上莎拉哈供人取樂的節目、法庭辯論、貴族奢靡聚會上的演出等等。每個場景導演都用了接近真實長度的鏡頭展示,就像是一場完整的表演。《黑色維納斯》中值得稱道的是女主角婭伊瑪·托萊斯精彩內斂收放自如的表演。這位在巴黎街道上與導演偶遇的黑人非職業演員,很有可能會像出演《珍愛》的加布雷·斯蒂貝一樣因扮演悲情女角而一鳴驚人。
《黑色維納斯》採用的是倒敘的手法,開片入畫的是1815年巴黎的一個手術室,薩拉的屍體被一群科學家解剖,只為想要證明他們堅持的社會進化學說(當時達爾文的進化論還未出現)。他們冷血的“學術”討論讓人難過,但相比影片後來的種種事跡那只能算是冰山一角。 畫面迅速跳轉到了1810年的倫敦:薩拉(由有過不俗表現的影壇新人亞希瑪·托雷斯飾演)被她主人漢德里克·賽薩(安德烈·雅克布 飾)放在籠子裡展示,她的面前滿是喧鬧不已的工人。在這場“秀”當中,薩拉被用皮帶拴著,不僅要時不時對著觀眾做兇惡的表情,還被迫像馬戲團的熊那樣玩點小把戲,最後,賽薩還會鼓吹圍觀的人去觸摸著她赤裸的背脊,享受那種又恐懼又想挑戰的刺激。其實,一切不過都是把戲:她並不是一個野人,她只是被迫裝出那個樣子。薩拉·巴特曼事實上是一個專業演員。
影片劇照影片劇照

導演給了這場戲相當長的時間,而這也是不無理由的:觀眾需要完整地看完這場表演,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薩拉作為“野人”對人歡笑背人淚的震撼,以及作為女人所受的羞辱。當地的媒體開始大肆宣傳,而由此也引發出一場官司,去判別究竟薩拉的所為是否屬於被虐待。在薩拉當眾宣告了她對自由的願望之後,這場官司便被駁回了。
5年之後,這場怪誕的演出在巴黎繼續。這次由痞子Reaux(奧利弗·古爾邁 飾)和他的妓女拍檔珍娜(Elina Lowensohn 飾)來控制整場演出,但在日益增長的高消費人群面前,他們玩的把戲遠比之前所提到的更加沒有底線。法國博物學家和動物學家喬治·居維葉(Francois Marthouret 飾)偶然看了這場演出,並開始堅信薩拉就是“霍屯”人種,並萌生了將其當作研究樣本的想法,誓要證明他的人種理論。

幕後製作

這部影片投資約1300萬美元,是柯西胥計畫拍攝的三部曲電影中的第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非洲婦女的悲慘生活,這名叫做薩拉·巴特曼(SarahBaartman)的婦女出生即患有殘疾,隨後被送到法國巴黎,在馬戲團中扮演怪物謀生。比利時著名演員奧利弗-古爾邁擔任本片的主演。

阿布戴·柯西胥曾憑藉《躲閃》和《穀子和鯔魚》兩度同時摘得有“法國奧斯卡獎”之稱的愷撒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大獎,《穀子和鯔魚》更摘得威尼斯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他的作品題材向來十分沉重,往往交織著不同民族間的隔閡,以及由此帶來的創痛。《黑色維納斯》也不例外。
扮演女主角的雅伊瑪·托雷斯2003年從古巴哈瓦那來到巴黎,以教授西班牙語為生,兩年後偶然遇到了導演阿布戴·柯西胥,當時柯西胥正在忙著籌備《穀子和鯔魚》。托雷斯在發布會上透露:“我正走在路上,他靠了過來,跟我講起了《黑色維納斯》的故事。之後我儘可能地去找相關資料,為這角色做準備工作。”為扮演這個角色,托雷斯增重將近15公斤,終於也有了像莎拉·巴特曼那樣的肥大臀部。作為家中三個女兒中最小的那個,需要在片中全裸出鏡的托雷斯花費了一番工夫才說服家人同意她接演,尤其是她那個當海員的父親。“天哪,那可一定得事先告訴他們才行。”雖然《黑色維納斯》是雅伊瑪·托雷斯的銀幕處女作,她希望這不會是她的最後一部電影,她說自己在等待好的劇本,“我已準備好了,無論去哪裡拍攝都行,只要故事觸動我就行。”
儘管至今只有四部作品問世,但阿拉伯裔的阿布戴·柯西胥已經先後憑藉《躲閃》和《穀子和鯔魚》兩度同時摘得愷撒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大獎,堪稱是法國藝術電影界最當紅的新人王。而他推出的《黑色維納斯》上映後再度收穫普遍讚譽,19世紀殘酷的種族歧視問題令人難以置信。

獲獎記錄

威尼斯電影節(2010;第67屆)獲獎:1提名:1
獲獎·平等機會獎阿布戴·柯西胥AbdelKechiche
提名·金獅獎阿布戴·柯西胥AbdelKechiche

法國凱撒獎(2011;第36屆)提名:1

提名·凱撒獎-最佳新人女演員YahimaTorre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