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爾扁米

如果谷穗成熟,黃到了可以收割地時候,製作出來的扁米就談不上嫩,口味欠佳。 熟不透,舂出的扁米不僅成硬心,形也不扁。 如果炒不到“位”,水分還多,扁米就會舂成團,不能脫殼。

壯家別具風味的食品

扁米的特色在於嫩和鮮艷。
扁米是從鮮嫩的糯谷中提取的。秋天,稻田裡的谷穗灌漿低頭後,繼續光合作用和晨露的滋潤漸漸地飽滿,這時谷漿已凝固,但還沒變硬,顏色呈微黃,這時是製作扁米地最佳時機。如果谷穗成熟,黃到了可以收割地時候,製作出來的扁米就談不上嫩,口味欠佳。

製作過程

扁米取料要在早上,當滿田穗還沉浸在晶瑩的晨露中,壯家婦女便拿這半月齒鐮到田間採擷,挑選穗長無病地稻穗割下,紮成一捆捆後挑回家中,放在打簸箕里或是新草蓆上,用碗口或鋸齒鐮背順這稻穗刮,進行脫粒。[不能摜,谷桿要留到次年扎氧把]脫粒完後就接著把鮮谷洗淨上甄蒸熟蒸透。熟不透,舂出的扁米不僅成硬心,形也不扁。從田間採擷到蒸熟的整個過程,一刻不能停留,否則就失去了鮮味。
炒,這是一個難度相當高地技術環節,十分講究火候。如果炒不到“位”,水分還多,扁米就會舂成團,不能脫殼。炒過頭,舂則好舂,但米質硬,不綿軟,形也不扁。所以扁米的炒作程式要恰到好處,這難道就是靠心靈手巧的婦女們邊炒邊用手摸了,群、全憑感覺。炒好後倒進簸箕里或新草蓆上晾著,讓其冷卻,用食指拇指捏著搓穀粒,穀殼鬆動,就可以舂了。
舂是一道煩人累人的工序。舂了簸,簸了舂,這時要邊簸邊用手搓揉,把成團的扁米搓散,才能簸去谷糠。這樣反反覆覆地舂與簸,直至扁米完全脫殼,然後簸盡糠雜,放進少許地新鮮姜葉同扁米再舂。姜葉的作用一是調色,二是調味。待姜葉被搗爛、均勻地與扁米沾在一起後,再取出扁米篩簸,除盡所以地雜質,剩下的就是純淨的扁米了。純淨的扁米,呈淡青色,一粒粒又扁又大,具又誘人的形感、色感、味感,香氣撲鼻。扁米的舂制,有“九舂九簸“之說,人們也往往從扁米的製作中來看婦女的巧與能。
扁米的吃法在於嚼。要是狼吞虎咽,那就是豬八戒吞人參果——不知其味,如果細細地嚼,就越嚼越有味,越嚼越香,讓你回味無窮。扁米不僅食味誘人,還具有生津、益胃、補脾的功能,對人的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扁米並不當主食,而是像水果一樣作零食。當地有“果子百人吃”的說法,所以扁米一舂出,主人會舀出一碗兩碗,這家送那家送的,讓友鄰分享,分享扁米的美味,分享主婦能與巧的快樂。當然主人也同樣會收到別家送來的扁米。如果有人串門或是遠方客人到來,好客的壯家婦女會立即舀出扁米讓你吃個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