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纈草

黑水纈草

Smir. var. Smir.

基本信息

黑水纈草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Valeriana amurensis Smir. ex Komarov in Bull. Jard. Bot. Acad. Sci. URSS. 30: 214. 1932; Hara in Journ. Jap. Bot. 17: 127. 1941;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330. 圖6073. 1975. ——V. officinalis Linn. var. incisa Nakai ex Mori, Enum. Pl. Corea. 333. 1922. ——V. amurensis Smir. ex Kom. f. leiocarpa Hara, l. c.

形態特徵

黑水纈草黑水纈草
植株高80-150厘米;根莖短縮,不明顯;莖直立,不分枝,被粗毛,向上至花序,具柄的腺毛漸增多。葉5-7-11對,羽狀全裂;較下部的葉長9-12厘米,寬4-10厘米,葉柄基部扁平;葉裂片卵形,通常鈍,偶銳尖,具粗牙齒,疏生短毛;較上部的葉較小,無柄,葉裂片甚狹,銳尖,具牙齒或全緣。多歧聚傘花序頂生,花梗被具柄的腺毛和粗毛;小苞片草質,邊緣膜質,披針形或線形,先端漸尖至急尖,具腺毛。花冠淡紅色,漏斗狀,長約3-5毫米。瘦果狹三角卵形,長約3毫米,被粗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分布及生境

產黑龍江和吉林。生山坡草甸或落葉松和樺木林下。蘇聯,朝鮮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蘇聯。
本種與纈草 V. officinalis Linn. 在植株體態上最為近似,葉形的變異也很大,但以植株上部,特別是花序部分具腺毛而與後者有明顯區別。

功能用途

醫藥:【蒙藥】珠勒根一胡吉,古達日阿:根狀莖及根用於神經衰弱,失眠,心悸,癔病,癲癇,胃腹脹痛,腰腿痛,跌打損傷《蒙藥》。
【藏藥】甲貝:根及根莖或全草治心悸氣短,失眠,腹脹,肋下脹痛,肺膿腫,關節疼痛,月經不調,漏經引起的體虛,食物中毒引起的發燒,扁桃體腫大,瘡癤潰爛《藏本草》。
醫藥:根及根狀莖(纈草):辛、甘,溫。安神,理氣,止痛。用於腎虛,失眠,癔病,癲癇,胃脹腹痛,腰腿痛,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