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吻真鯊

黑吻真鯊

黑吻真鯊(學名:Carcharhinus acronotus),是真鯊的一種。它們通常生活在大西洋西部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黑吻真鯊一般居住在沿著海岸的海草,沙地等區域。黑吻真鯊主要捕食小的硬骨魚類和頭足類動物,同時它也是其他大型鯊魚的獵物。

基本信息

命名和分類

黑吻真鯊得名於前吻頂部上特徵的黑色斑點。它的學名由古巴博物學家Felipe Poey命名。他在1860年發表的著作《古巴島自然歷史報告》(Memorias sobre la historia natural de la Isla de Cuba)中對黑吻真鯊進行描述,並命名為Squalus acronotus。後來改為現在的Carcharhinus acronotus。其模式標本是在古巴附近捕撈的一條98厘米長的雄性黑吻真鯊。 2008年由Mine Dosay-Akbulut對黑吻真鯊所做的基於核糖體DNA的系統發育分析表明,黑吻真鯊和黑邊鰭真鯊(C. limbatus)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分布地

全球分布圖全球分布圖

黑吻真鯊棲息在美洲西海岸及其島嶼的大陸架海域,分布範圍北到北卡羅來納州,南到巴西的海域,包括巴哈馬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它們經常出沒于海草床,沙地和貝殼珊瑚地。黑吻真鯊按照體型大小和性別分開聚居。一般的只有在淺水域中才能發現年輕的黑吻真鯊,而成年的黑吻真鯊喜歡棲息於深度大於9米的水域。生活在南大西洋灣(美國南部的大西洋海岸附近海域)的黑吻真鯊在夏天向北部魚類遷徙,冬天則向南部(或者遠離海岸)遷徙;生活在墨西哥灣的黑吻真鯊也有相類似的遷徙運動。黑吻真鯊有高度的歸家衝動,有資料表明幼年和成年黑吻真鯊都年復一年地回到同一個區域。

外觀特徵

黑吻真鯊黑吻真鯊

黑吻真鯊具有細長的流線型的軀體,長而圓的前吻和大眼睛。每個鼻孔前都有發達的皮瓣,用於控制進出水流。上顎下顎的兩側分別有12至13和11至13排牙齒。牙齒呈斜三角狀,有鋸齒狀邊緣;上顎牙齒較下顎牙齒寬大。五對鰓裂較短,不到第一背鰭基底長的三分之一。
第一背鰭較小,似乎呈鐮刀狀,鰭頂部較尖,有個短的自由末端;第二背鰭相對其它鯊魚是較大的,但它還是沒有第一背鰭的一半高。兩個背鰭之間沒有隆起部分。胸鰭較短且呈楔形狀。軀體由部分重疊的盾鱗覆蓋,盾鱗有5至7個縱向突起從而形成邊緣齒。背部為黃色至灰綠色,腹部為白色至黃色。前吻頂部有一個特徵的暗斑,幼年黑吻真鯊尤其明顯。第二背鰭的頂部,尾鰭上葉(尾鰭下葉有時)為暗色。黑吻真鯊通常有1.3至1.4米長,10公斤重。最長的紀錄為2.0米,最重的紀錄為18.9公斤。

食物

0

黑吻真鯊體型小,游速快。它主要捕食小型硬骨魚,包括重牙鯛石首魚科鯛科醍魚箱魨二齒魨科,還有章魚和其它頭足類動物。黑吻真鯊的速度使它們可以在和大型鯊魚如加勒比礁鯊 (C. perezi)競爭獵物時獲勝。黑吻真鯊可以組成大的魚群,有時還夾雜有醍魚和梭魚
然而,黑吻真鯊也會被更大鯊魚所捕食。從被俘獲的黑吻真鯊的行為觀察表明,它們對入侵的潛水員或新來的其它黑吻真鯊表現出明顯的攻擊威脅。攻擊威脅表現為鯊魚弓背,放低胸鰭,張開大嘴並大幅度的左右游弋。已知的寄生於黑吻真鯊的物種包括橈足類的Nesippus orientalis, Perissopus dentatus, Pandarus sinuatus, Kroyeria sphyrnae, Nemesis atlantica, 和 Eudactylina spinifera,以及Paraorygmatobothrium 和Platybothrium 屬的絛蟲

繁殖

0

和其它真鯊一樣,黑吻真鯊是胎生的:在胚胎的發育把卵黃消耗殆盡時,空的卵黃囊發育成一個連線胎盤的通道以接受母體提供的營養。雄性企圖每年都進行交配,而雌性僅希望每兩年繁殖一次。不過根據對巴西東北部附近水域黑吻真鯊的研究,Hazin等人提出雌性繁殖周期是足夠短的而可以每年都進行交配。卵黃生成作用(卵巢中形成卵黃的過程)發生在夏末,並且很快在秋季就發生交配和受精,而小鯊魚將在來年的春天到夏天誕生。這些過程的季節性表明南北半球的黑吻真鯊種群的繁殖循環將相差六個月。雌性的懷孕期大約是8個月(巴西東北部水域)以及9或10至11個月(美國東南部水域)。
雌性一般在淺水域的產卵區如沿海海灣或紅樹林沼澤產3至6個幼鯊;其中一個已知的產卵區在南南卡羅來納州的公牛灣。雌性體型大小和所產幼鯊數量沒有關係。新生幼鯊大約有38至50厘米長。和雄性黑吻真鯊相比,雌性黑吻真鯊生長較緩慢,但可以達到更大的體型並且有更長的壽命。此外墨西哥灣的鯊魚要比南大西洋灣的生長更慢而壽命更長。在南大西洋灣,雄性和雌性成年鯊的叉長(從前吻到尾鰭叉)都大約在90厘米左右,對應的雄性年齡為4.3年,雌性年齡為4.5年。在墨西哥灣,兩者的叉長則都在85厘米左右,對應的雄性年齡為5.4年,雌性年齡為6.6年。根據生活水域不同,雄性的壽命約為5到9年,雌性的壽命約為10到16年。

與人類關係

0

黑吻真鯊未曾有對人類攻擊的傾向。不過,如果它表現出攻擊威脅時我們還是必須小心為上。黑吻真鯊被認為是一種供垂釣的魚,它可以和輕質釣魚線來場像樣的比賽。它也具有地域商業價值,可以專門捕獲或者作為刺網和延繩釣的副漁獲物。市場上有曬乾或者醃製的黑吻真鯊魚肉售出。2000年,在美國大約有86,510公斤(約55,638條)黑吻真鯊被人們以商業或者娛樂為目的捕獲。漁獵這種鯊魚受到美國國家海洋漁業服務1993年針對大西洋墨西哥灣鯊魚的漁業管理計畫的管制。為了商業配額和限制捕撈,黑吻真鯊被分類為“小型沿海鯊魚”(SCS)。2002年的美國東南部的數據,評估和審查小組的現存評估結果表明美國黑吻真鯊種群沒有被過度捕撈。其現存狀態還沒有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做出評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