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鄉

黃金鄉

黃金洞鄉位於汩羅江上游南岸、縣東部,羅宵山脈貫穿全境,地形複雜。因其境內有大小48洞,盛產黃金而得名。鄉政府駐地原在大利村,1992年因修黃金洞水庫遷至金塘村。黃金洞鄉系革命老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最早進行土地革命,是湘鄂贛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及其機關和紅五軍、紅十六軍駐地之一,是一塊灑滿鮮血的熱土。1995年撤區並鄉後仍單列為黃金洞鄉。鄉中心點駐縣城70多公里。黃金鄉總面積196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94個村民小組,2007年總戶數1072戶,總人口4267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黃金鄉黃金鄉開幕
黃金洞鄉是綜合性農業經濟區,也是以礦產開發、竹木深加工、林業化工為主的新興工業鄉,也是旅遊資源豐富的鄉。黃金鄉耕地面積為165公頃,其中水田117.1公頃,人均約0.4公頃。種植業以水稻蔬菜藥材為主。林地面積17675.5公頃,占總面積的90.63%,森林覆蓋率為89%,有12006公頃成片人造用材林和經濟林,年產原木1.89萬立方米、楠竹19.6萬根,活立木蓄積量超過65萬立方米,是全縣最大的商品材生產基地。養殖業以生豬、黑山羊、肉牛、蜜蜂為主,且初具規模。境內的黃金洞水庫和黃金堰水庫總裝機容量8680千瓦,年發電量為2300萬千瓦時,同時可灌溉下游13340公頃農田。礦產資源豐富,以黃金為最,據勘測地下儲量尚有數十噸。工業經濟以礦業生產、竹木深加工、林化生產為特色,是黃金鄉的主要經濟支柱。
黃金鄉境內樹木繁茂,鳥語花香,堪稱一座美麗的森林公園。其間物種非常豐富,可作觀賞的珍稀樹種有古銀杏、名貴楠木紅豆杉及罕見的搖錢樹等。屬國家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猴面鷹等。可獵食動物有:野豬、野雞、野兔等,且數量甚多,是理想的狩獵場所。黃金洞水庫更是景色宜人,風起湖水翻滾、波濤洶湧,雨過雲霧繚繞,湖光山色溶為一體,有如人間仙境,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鄉鎮建設

黃金鄉調查
1978年~1992年,原鄉政府駐地大利村建有小集鎮。1992年因修黃金洞水庫,鄉政府機關遷至金塘村,相繼建成了新址鄉政府大院和衛生住院門診大樓、數家鄉直企業、信用社等,在北京巨能公司的資助下,撤銷黃金鄉大部分教學點,在鄉政府對面建立九年一貫制的巨能學校。鄉政府新址所在地已建成一個新的小集鎮。

1992年後,通過多種辦法籌資興修了長黃公路水泥公路,修復因修水庫而毀壞的公路網路,使庫區內10個村公路得以再次暢通。境內通車裡程192公里。黃金洞水庫有18隻木質船和2隻鋼質船從事水運,對陸地交通作有效補充。1999年的農村低壓電網改造和2006年的“戶戶通電”工程,黃金鄉基本實現了電的通村入戶,同時大大降低了線損。黃金鄉15個村,村村通電話,入戶率80%,已建移動通訊塔2個,移動信號覆蓋黃金鄉。寺下至橋洞一帶開通了有線電視,1998年投資70萬元開通光纜輸送網路體系,現代信息技術架通了黃金洞與外界交流的橋樑。

2007年,有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教職工26人,在籍學生280人。1978~2003年,教育投資累計超過600萬元,建校舍7000平方米,建電化教室1間,配置電腦30台等,完善了學校教學設施。2000年創辦農科學校,開設中專班,依託村小開辦農民夜校,提高農民的科技知識,其他科技事業也不斷發展,有專業技術人員2人。

1992年,衛生院搬至金塘村建成門診住院大樓,有醫務人員10人,加上村衛生室8個,共有醫療技術人員18人,基本能滿足黃金鄉醫療工作的需要。

林業發展

黃金鄉黃金鄉工作會
黃金洞鄉地處湘東北角連雲山南魔,是平江縣地勢最高、山林面積最大的一個林業鄉,黃金鄉15個村26萬多畝山林,木材蓄積量達75萬立方米,林業是黃金鄉的主導產業,林業生產的好壞直接維繫黃金鄉人民民眾的生活優劣,是全鄉4000多林農的生命線。

元月中旬,雪漫長空,冰封大地,50年未遇的特大冰災突襲黃金。這次冰凍災害給黃金鄉林業生產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黃金鄉26萬多畝山林不同程度受損,黃金鄉受損杉木81284立方米、雜木63875立方米,楠竹折斷1138萬根,直接經濟損失6200多萬元。冰凍解除後,黃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生產的救災補損工作,緊緊抓住當前救災補損的關鍵時期,積極回響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採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促進林業生產早日恢復正常。一是要求黃金鄉機關幹部職工過年不忘救災補損工作,利用春節假期深入村組戶,了解掌握林業災情,指導農戶做好抗災自救工作。二是安排15名林業技術人員在黃金鄉15個村“坐堂問診”,為林農免費提供新栽苗木技術諮詢。三是利用會議標語宣傳車等宣傳手段,廣泛宣傳林業抗災救災知識,同時編印1000餘份林業生產相關技術資料發到了林農手中。四是通過採取向上爭取資金和財政列支的辦法調足苗木,以滿足林農新造、改造山林的需要,黃金鄉共調進36萬多株苗木。五是組織開展“百名幹部進鄉村,奮戰百天促發展”的服務活動,要求全體機關、部門幹部職工進村幫戶,組織林農不唱天,不唱地,只唱造林這本戲。在黃金鄉黨員幹部、民眾的積極努力下,黃金鄉已新造、改造杉林4000餘畝,千瘡百孔的山鄉又現往日蔥蔥“林海”。

資源優勢

黃金鄉黃金鄉
黃金洞水庫景色宜人,水光山色連一體,實乃人間仙境。如有情趣,可身臨其境觀美色。踏步大壩,放眼前觀,山境凸顯開闊,寬闊的水面微波蕩漾,若為傍晚,殘陽薄照金光閃閃,真有“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景象,又酷象一個偌大的露天舞池。高山平湖,碧波蕩漾,小島星羅其間,水天一色如畫,是休閒、遊玩、垂釣避暑的好場所。四周奇峰挺秀、重巒疊翠、綿延起伏不絕;溪澗清泉,婉延流響、穿行幽壑之間。佳木蔥蘢、百草繁生,珍禽異獸、自在流連魚翔淺底鶴舞雲天民風淳樸、屋舍儼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構成一幅美麗閒適的畫卷。

水庫水面近5000畝,一般水位有40多米,雨季水位在50多米,水面清潔無瑕,水質特優,適合水庫漁業,黃金洞水庫養殖場由江西一位蔡姓老闆承包經營漁業養殖,主要有青、、鯉、鯽等品種,年產鮮魚30噸,生產的水產品質優量多,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經濟狀況

1978年後,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飛速發展。至2007年底,生產總值達到7260萬元,比1978年增加7180.46萬元,增長91倍,財政總收入437.52萬元,比1978年增長115倍。黃金鄉實現農業總收入1500萬元,養殖業已初具規模且朝專業化方向發展。2007年,生豬出欄2849頭,黑山羊2萬隻,蜂蜜3.1萬公斤,鮮魚1.5萬公斤。2007年,完成林業產值2100萬元,竹筷廠,裝飾板廠,及通過招商引資的三木加工廠對農林產品進行深加工,促進了農林經濟的發展。工業總產值5760萬元,工業對財稅貢獻率為42%,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300人。全年引進到位外地資金3000萬元,利用民間閒散資金50萬元,黃金鄉企業數目增至8家,形成了以竹木深加工、林業化工、礦業開發為特色的工業格局。

新農村建設

黃金鄉總結報告

1、創建富裕之村。農業生產有較大發展。其標準是:有特色的主導產業,其產值占到年度村經濟總量的60%以上,村級經濟以每年8%的幅度增長;農產品商品轉化率達到70%。農民收入有較大提高。
2、創建秀美之村。“十一五”期間,通過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黃金鄉各村面貌得到明顯改善。農網改造100%完成,電視和通訊信號清晰;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改水、改廚、改廁、改欄、改浴基本完成,工業企業污染排放達到環保標準,家家戶戶均能飲用上自來水或潔淨水,沼氣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入戶率達80%以上。
3、創建文明之村。大力倡導學文化、學科技、學經營管理,形成學習之風,培養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的現代農民;改變傳統落後的陳規陋習,形成社會主義新風尚;加快農村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促進示範村精神文明建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