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經濟帶

黃金經濟帶

廣袤肥沃的東北黑土地上,從南至北正在隆起四大“黃金經濟帶”: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長吉圖先導區、哈大齊工業走廊,成為拉動東北經濟加速開放發展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新引擎。

基本信息

簡介

對於工業大省的遼寧來說,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體系,無疑為這個全國重工業基地的發展插上了奮飛的翅膀。據統計,目前遼寧省14個省轄市和所有的縣(市、區)在全國率先全部實現了高速公路連線,全省1170個鄉鎮全部通路,成為神州第一個實現“市市通高速、鄉鄉通路”的省份。遼寧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637公里,90%的縣(市、區)和300多個鄉鎮與高速公路相連。遼寧高速公路網密度居全國第一。

面對如此優越、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省內有關專家建言:應該儘快抓住機遇,發展獨具遼寧特色的高速公路經濟!讓高速公路沿線真正成為拉動遼寧工農業生產起飛的黃金經濟帶!

牽動黃金經濟帶記者日前採訪省農工民主黨的一些專家時,他們對發展遼寧高速公路經濟充滿信心。一些經濟專家還對發展遼寧省高速公路經濟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和意見。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密集的高速公路網已經使得遼寧省區域間的交通更加便捷和高效,城市間的交通縮短到數小時之內。由高速公路相連,遼寧中部、遼西、遼東半島沿海工業群將連成一片,根據產業分工,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的重工業基地、原材料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高新技術開發基地集群,將再現東方“魯爾”的風采。

近年來,伴隨著遼寧省高速公路網路建設速度的加快,高速公路沿線經濟區異軍突起。遼寧高速公路網的全面形成,大大提升了遼寧省的區位優勢,業已形成了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區、遼南經濟區、遼西經濟區和“兩帶”、“一線”的強大工業格局。以高速公路為紐帶形成的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區首推中心瀋陽,包括鞍山、撫順、遼陽、鐵嶺;遼南經濟區以大連為龍頭,牽動兩翼丹東和營口;遼西經濟區轄錦州、盤錦、葫蘆島、阜新、朝陽,依託其強大的工業集群,展示著超常的經濟發展勢頭。

“沈大經濟帶”和“沈山經濟走廊”雄冠全國,尤其是以瀋大高速公路為代表的“沈大經濟帶”,縱貫遼寧大地,將遼寧中部、遼南兩個重要經濟區域緊密地連線在一起。瀋陽、大連兩個中心城市猶如遼寧境內的兩顆明珠,遙相呼應,其強大的經濟輻射、穿透、引領作用別人無可替代。目前,瀋大高速公路正在全面擴建改造,不久它將以嶄新的英姿展現在人們面前。無疑,重新亮相的瀋大高速公路將比過去更加“增容”,其強大的運輸吞吐能力將使其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神州第一路”,周邊沿線將成為“黃金經濟帶”。

專家認為,時下發展遼寧高速公路經濟正逢其時,機遇難得。建設高速公路經濟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強遼寧省各個地域之間的聯繫,加強地域分工,促成新的協作分工體系,形成遼寧團隊的整體合力,聯合闖“兩個市場”。同時,以高速公路為支撐,還能激活一系列批發大市場,像海城西柳服裝、南台箱包、佟二堡皮貨、海城感王黃金及省內一些著名的蔬菜、水果、海鮮、雜糧集散地,都能在密如蛛網般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線上得到應有的超值回報。

發展資源

開發大旅遊產業遼寧省是旅遊資源豐富的省份,省內旅遊景點眾多,人文古蹟遍及遼瀋大地。據介紹,省內著名的旅遊景點已經超過了100個。

遼瀋戰役紀念館、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瀋陽“一宮兩陵”、棋盤山、植物園、怪坡、大連金石灘、虎灘樂園、冰峪溝旅遊度假區、鞍山玉佛苑等為代表的旅遊景點飲譽海內外,但與國內旅遊強省相比,遼寧省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上還有很大差距,接待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所占全國的比重依然偏少。遼寧省還沒有進入旅遊強省的行列。專家評價:“遼寧不乏旅遊名勝,為什麼就吸引不來更多的遊客呢?原因很簡單,缺乏整體的包裝、宣傳,致使旅遊資源沒有形成主打品牌,沒有充分利用現有高速公路網優勢,外界對此知之甚少。”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充分利用高速公路網得天獨厚的優勢,整合旅遊資源,進一步開發資源,全面形成大旅遊格局和大旅遊體系。那些原來遼寧省的重工業基地,也應該拓寬思路,解放思想,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尋求新的旅遊經濟成長點。像開闢鞍鋼、本鋼以及汽車、造船等能代表遼寧省整體工業形象的工業旅遊等,都可以通過高速公路的連線,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有效依託遼寧省高速公路優勢,開發大旅遊、大物流,建設大市場,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大輻射、大循環,將是遼寧新的戰略機遇期的一項新的戰略性選擇,也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一步“妙招”。

拓展農業產業鏈“高速公路沿線應該是農業現代化產業帶的組裝和集成,從這裡應該可以充分展示遼寧農業現代化的風姿。”這是省內許多經濟專家的共識。

大面積、高標準、形態各異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園應該成為遼寧高速公路沿線的主力“王牌”,也應成為高速公路經濟的一種標誌。

專家分析認為,遼寧省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的網路已經使沿線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並形成產業化鏈條成為可能。他們建議制定遼寧省高速公路沿線兩側,劃分2至3公里為半徑的林業、花卉、農業園區、果樹區規劃,利用沿線當地的自然資源特色,建設大面積、高水平、高標準的農業產業經濟帶。在高速公路沿線,設計不同風格、韻味濃厚的園林、樣品景觀,與旅遊景點渾然一體、交相輝映,使高速公路沿線的農業園區建設,成為帶動全省農業園區建設,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標誌性建設。

經濟成果

據遼寧省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遼寧已確定開發面積約701平方公里沿海經濟帶,重點建設造船、石化、先進裝備製造業等方面。包括大連、丹東等6個沿海城市所轄行政區域,至今已吸引437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達到1265億元。

瀋陽經濟區以瀋陽為中心,100公里半徑範圍內覆蓋了包括鞍山、撫順、本溪等8個省轄市,是中國罕見的以工業為主的大中城市密集區,2009年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萬億元。

目前,在瀋陽經濟區,各城市之間的新興產業發展定位清晰,錯位競爭態勢形成,產業互補明顯。正加速推進人口管理、交通、產業集群等9個方面的一體化進程。沈西先進裝備製造、瀋陽航空製造等10個主業突出、優勢明顯的重點產業集群,已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成果豐碩。從2005年開發建設到2010年6月末,累計啟動建設29個園區,開工項目1044個,竣工投產項目696個,完成投資840億元。

“東北四大經濟帶異軍突起、飛速發展的同時,相互間的協作配合也日益緊密。”長春市市委書記高廣濱說,早在2007年,長春市就提出了建設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的構想,該區域位於哈大經濟帶中部,南連瀋陽城市圈,北接哈爾濱城市圈,對東北區域經濟起到聯接和帶動作用,有利於加快東北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現今長東北核心區建設已經全面展開。目前,規劃總面積1200平方公里、總建設面積448平方公里的先導區建設已經啟動,正在積極籌劃和推進東北亞國際商務區、東北亞總部基地、長春內陸港區、空港服務城等項目建設,努力把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建設成為長吉一體化的經濟發展隆起帶,形成以產業發展為龍頭,工業總產值達萬億,人口近200萬的多功能、外向型、現代化新城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