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岡

黃花岡

黃花崗最有名的景點就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位於市區北面的白雲山南麓,面積16萬平方米,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廣州起義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而建的。

七十二烈士

黃花岡黃花岡
1911年4月27日(農曆3月29日),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為推翻清王朝的統治,在廣州舉行起義,結果失敗,喻培倫等36人英勇犧牲,其中華僑29人。同盟會會員潘達微,冒著生命危險把散落的七十二烈士遺骸收殮安葬於紅花崗(後改名“黃花崗”,黃花即菊花,比喻節烈),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墓園始建

黃花岡黃花岡
花崗墓園始建於1912年,辛亥革命後的第7個年頭即1918年,黃花崗烈士墓園建成了。墓園布局莊重厲穆,大門是一座四柱三門的高大牌坊,上鐫孫中山所題“浩氣長存”四個鎏金大字。墓道寬廣,兩旁花木及碑石林立。崗頂為陵墓,以麻石砌成方形墓基,四面繞以鐵鏈欄桿。上有四柱方形鐘頂碑亭,樹“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一方。後面是一座麻石建成的紀功坊。上半部以72塊矩形石塊,砌疊成金字塔形坊頂,頂上聳立一高舉火炬的約束神像,造型別,頗為壯觀。坊額鐫有章太炎所題篆文“創立民國七十二烈士紀功坊”。坊後還立有具體紀錄武裝起義通過的石碑。整個墓園占地約3萬平方米,園內蒼松翠柏長青,繁花並茂,又有亭、台、池、榭等小品修建點綴,是革命留念地,也是觀賞旅行的名勝景點

墓園修葺

1961年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和1986年政府兩次撥款維修,使浩氣重現,1986年被評為“羊城新八景”之一,名“黃花浩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