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泅渡

黃河泅渡,是利用牛皮或羊皮作成充氣筏子渡河的一種方式。船工把整羊皮或牛皮吹足氣,形成一個巨大的氣囊,再把十幾隻氣囊捆在一起,並綁在一個長方形的木架子上,利用氣囊的浮力,就可以進行漂流了。

黃河泅渡
蘭州市內有黃河流過,所以當地人自幼練就一身駕馭黃河的本領,例如古老的泅渡方式,就是人類與黃河搏擊的見證。泅渡是利用牛皮或羊皮作成充氣筏子渡河的一種方式。這種黃河上特有的交通工具,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船工把整羊皮或牛皮吹足氣,形成一個巨大的氣囊,再把十幾隻氣囊捆在一起,並綁在一個長方形的木架子上,利用氣囊的浮力,就可以進行漂流了。蘭州的羊皮筏漂流一般從黃河母親雕像到黃河鐵橋橋為止。
黃河泅渡的另外一絕是牽著馬尾過黃河。在陸地上,人牽馬,到了河裡,馬牽人。這似乎本末倒置,其實這也是因地制宜。一條馬尾巴,竟然在黃河上被賦予了如此奇特的功能,聽起來確實是匪夷所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