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小浪底景區

1.景區概況:

黃河小浪底景區即小浪底水利樞紐風景區。位於黃河中游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南距河南省洛陽市40公里(小浪底大壩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村,距離洛陽市孟津縣縣城7公里),北距河南省濟源市30公里。310國道、207國道、連霍高速和正在建設中的太澳高速從景區邊緣通過,隴海鐵路、焦枝鐵路、洛陽林。南岸黃鹿山為該景區最高點,從這裡可俯視大壩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小浪底風景區景色優美壯觀。機場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景區又處在國家黃金旅遊線路河南“三點一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區是以小浪底工程為依託,以山、水、林、草為特色的林。南岸黃鹿山為該景區最高點,從這裡可俯視大壩全景,又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小浪底風景區景色優美壯觀。

2.景區介紹:

小浪底水利樞紐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屬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工程於1997年截流,2001年底竣工。小浪底位於河南洛陽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幹流上,上距三門峽水庫130公里,下距鄭州花園口115公里,是黃河幹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夠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
小浪底水庫位於穿越中條山、王屋山的晉豫黃河峽谷中,庫區全長130公里,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小浪底大壩截流後,晉豫黃河峽谷與庫區的柏崖山、紅崖山、黃鹿山等20多個風景點及雄偉的水庫大壩交相輝映,形成湖光山色、千島星布、“高峽出平湖”的自然景觀,使得小浪底水庫同時成為由山水自然風光和水利工程組成的大型旅遊區。
小浪底水庫內大量的半島、孤島、險峰,使自然景觀近有曲折蜿蜒的河灣,遠有煙色浩淼的湖面。從碼頭登舟,擊水搏浪,出入高峽平湖,觀賞沿岸山水風光,盡情領略母親河的風采,以景觀上的美、幽、奇、勝、典滿足人們高尚的享受和回歸自然的追求,在風格上既有田園風情的古樸典雅,又有現代時尚的豪華氣魄。
黃河三峽是小浪底與王屋山所孕育的精華,位於小浪底水庫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是小浪底風景區的精華所在。八里胡同位於黃河中下游最窄處,兩岸斷壁如削,中間河水奔涌,三條峽谷各具風采:孤山峽鬼斧神工,千切壁立;龍鳳峽盤龍走蛇,曲折迂迴;大峪峽開闊舒展,氣象萬千。特別是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望之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號稱“鯀山禹斧”。而且還有隋唐古棧道、陳謝大軍黃河渡等多處豐富的文化勝跡,自然人文景點多達60餘處,是我國北方少有的山水景觀,完全可以和長江三峽媲美。
小浪底水庫截流後,已經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觀光遊客,他們對壯美秀麗的景色讚嘆不已,將小浪底譽為“小千島湖”,認為小浪底集三峽之險與灕江之秀於一體,必將成為新興的旅遊目的地。
遊覽小浪底,可以由山西、河南兩側進入景區。小浪底庫區總面積278平方公里,涉及山西的垣曲、夏縣、平陸三個縣,其中,垣曲縣正位於水庫回水區中段,水域面積占到庫區總面積的60%。

3.景區旅遊特色:

(1)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小浪底景區內最具特色的風景線之一。大壩景區南距洛陽市40公里,北距濟源市30公里。小浪底大壩不僅是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而且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最具有挑戰性的傑作,也是我國跨世紀第二大水利工程。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地下發電廠房,高160米,長1667米的粘土斜心牆堆石壩,巍峨的進水塔,壯觀的出水口,在不足一平方公里範圍內擁有縱橫交錯的108條洞群等,使小浪底具備了防洪、防凌、發電、排沙等多項功能,是旅遊者觀賞黃河滄桑巨變的一大景觀。水庫蓄水後在大壩上游所形成的浩淼水面、曲折河巷與雄偉山勢競相生輝,構成了“北國山水好風光——黃河小浪底”。

(2)黃河小浪底觀瀑節。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黃河文化以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百折不回的堅忍性格,兼收並容的豪邁氣度、自強不息的人文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舉世聞名的小浪底世紀工程開創了億萬人民數千年治理黃河水患造福人民的新紀元,展現了新世紀在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3)黃河三峽,融小浪底與王屋山和荊紫山的山水文化與歷史文化於一體,是景區精華之一。位於小浪底水庫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三條峽谷各具風采:八里峽位於黃河中下游最窄處,兩岸斷壁如削,中間河水奔涌;孤山峽鬼斧神工,千仞壁立;龍鳳峽盤龍走蛇,曲折迂迴。特別是九蹬蓮花棧,九蹬九級,次第升高,望之若蓮花盛開,似出水芙蓉,號稱“鯀山禹斧”。峽谷景觀獨特,兼具我國山水風光中“南雄北秀”兩大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