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賦

"承天地靈氣

背景資料

黃山是祖國壯麗山河的傑出代表,黃山市是舉世聞名的國際旅遊城市。該市位於安徽省最南端,介於地球東經117°-118°53′、北緯29°24′-30°31′之間,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轄三區、四縣和黃山風景區。這裡經濟活躍、交通便捷,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資源豐富、風光妙絕,民風淳樸、社會和諧,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燦爛的徽州文化交相輝映,是全球僅有的幾個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三項世界級桂冠的城市之一。
黃山市前身為徽州地區。秦朝設定黟、歙二縣,西晉太康元年(280年)設新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設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設徽州府,解放後先後設徽州專區、徽州地區等,1987年11月國務院批覆撤銷徽州地區建立地級黃山市。近年來,該市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世界200強特色魅力城市等殊榮,是中國乃至世界極具特色和活力的地方之一,成為世人嚮往的旅遊勝地、人居佳境。目前,黃山市正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朝著現代經濟強市和旅遊大市、文化大市、生態大市邁進。

作品原文

悠悠徽州,自古傑地,文化燦爛耀千年;欣欣黃山,舉世勝境,風光妙絕秀萬里。薈萃名山靈川,遍布名勝古蹟,富集世界遺產,孕育地質公園。傲世奇觀,翹楚福地!
居皖南一隅,承東啟西;扼三省要衝,通江達海。察地理,黃山走勢連浙贛,天目延脊下臨安,五龍布脈匯白際⑴,山引水轉,山山神奇;觀脈象,新安潮湧貫錢塘,閶江浩蕩入鄱陽,青弋逶迤歸長江,水繞山行,水水靈秀。物華天寶之地,鍾靈毓秀之鄉。
承天地靈氣,水秀山奇,景美物新。黃山峰峭谷深,崢嶸雄奇,氣勢磅礴。白岳崖紫山仙,丹霞流采,瑞煙裊繞⑵。牯牛氧吧貴天然,清涼動植盡珍稀⑶。太平碧潤猶翡翠,新安旖旎賽畫廊⑷。花山謎窟奇千古,屯溪老街盛百年。宏村似畫驚世界,西遞如詩領風騷。近萬方域,洋洋大觀。放眼山川,峰偉谷險,松奇石怪,百狀千形。溪潺瀑瀉,靄煙縹緲,變幻無常;林深日蔽,溫泉怡人,流連忘返;雲開霧合,夕陰朝暉,氣象萬千;彩虹落澗,飛霞漫天,蔚為壯觀。置身時令四季,但見春綠江南,千峰競翠,山花爛漫,鳥語花香。夏至水滿,江湖碧透,煙波浩淼,水天一色。秋深楓紅,層林盡染,群山紅遍,丹桂飄香。冬隆雪瑞,素裹銀妝,霧淞冰掛,琉璃仙鏡。美哉!“黃山談話”洞開山門啟新篇⑸;壯哉!“登山偶感”日破雲濤續華章⑹。
秉歷史精脈,文昌風淳,人和氣瑞。大禹衍先祖,初秦置歙黟。西晉設新安,北宋定徽州。徽商稱雄而演“無徽不鎮”,文風鼎盛故為“東南鄒魯”。方臘舉事順民意,許國勤政定安康⑺。江春經鹽積富位尊兩淮總商,雪岩賑餉功高成就紅頂巨賈。王茂蔭榮列《資本論》舉目中國獨為其一⑻,程大位獨創《算法統宗》放眼世界無匹其雙。潑墨丹青,漸江立派新安終成一代宗師;浸霪學海,胡適學貫中西自顯大家風範。行知獻教人民萬世師表,汪機創醫濟世千古流芳。新安理學大成集朱熹,徽州樸學有為推東原⑼。曲藝獨具,目連溯源乃民俗⑽;國粹無雙,京劇始祖系徽班。父子宰相垂宗冊,同胞翰林傳美談。名仕疊起書青史,狀元輩出興國邦。崇教好儒,百世文明傳中外;重商樂仕,千年風采耀古今。
徽州地闊,風物殊佳;黃山物博,盡顯風華。小橋流水人家古深巷,飛檐青磚黛瓦馬頭牆。古塔拱橋追舊事,驛道水埠述繁華。宗祠牌坊聞天下,宅居亭閣敵皇家。歙硯款款文化,徽墨塊塊詩章。三雕絕技樹一幟⑾,手工羅盤獨萬安。煙雨棠樾思忠義⑿,霞暉古府品恩榮。深院老宅絲竹野笛傳情韻,紅樓高台簫歌妙曲潤文明。野珍山華名四海,時興品牌行八方。祁紅屯綠俏眾國,猴魁松蘿醉商家。枇杷貢菊產不盡,桃李徽菇遍山崖。峽澗蛇蛙稱國寶,山野藥茗堪奇珍。日和雨潤瓜果蜜,山綠水碧魚米香。麗水青山千帆集,白雲藍天萬鳥歸。林濤竹海詩是畫,湖光山色畫為詩。國寶繁多,匯成文物之海;生態完備,蘊就綠色之都。
今我黃山,復興正舉。“三最”鋪錦繡,“四市”起宏圖⒀。黃山西遞宏村問鼎世界遺產,黟山白岳牯牛榮列地質公園。承前啟後,舊城改造古徽風韻煥發異彩;繼往開來,新區開發現代昱城魅力空前。“金馬”搏擊勇開業界先河,“永新”跨越智展時代風采。現代高速通九州,藍天銀鷹連八方。鐵龍提速貫南北,船帆逐波暢湖洋。旅遊帶動各業奮進,工業支撐實力增強。城市農村萬馬奔騰,工廠田間百花齊放。優勢資源全面激活,生態文明異彩綻放。領先全省決策東向,壯志篤定全面小康。乾群同心共建美好家園,軍民攜手同創雙擁榮光。古之徽州崛起華夏傲沉浮,今之黃山雄峙世界笑滄桑。
錦繡黃山,奮發昂揚。高舉旗幟,圖騰呈祥。生機勃發,百業興旺。凌雲豪情,揚帆征航。踏浪飛歌戰鼓酣,中流擊水壯志昂。以人為本,公平正義塑和泰;規範行止,誠信法德促安康。解放思想,銳意創新競風流;改革開放,豪邁跨越矗形象。科學發展,精心繪就千秋圖景;促進和諧,傾力鑄造萬世輝煌。

文章注釋

⑴天目:即天目山,系黃山山脈的分支,綿延至浙江省臨安市。五龍:指五龍山脈,其於江西婺源縣、浙江開化縣與白際山脈交匯。
⑵白岳:齊雲山別稱,是全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丹霞地貌。
⑶牯牛:指牯牛降,國家森林公園,富含氧離子,號稱“天然氧吧”。清涼:指清涼峰,國家自然保護區。
⑷太平:指太平湖,素有皖南翡翠美譽;新安:指新安江,風光秀麗,素有“新安江畫廊”之稱,兩者都是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
⑸“黃山談話”:1979年7月,鄧小平登臨黃山視察,發表了著名的“黃山談話”,作出了“要有點雄心壯志,把黃山的牌子打出去”的重要指示。
⑹“登山偶感”:2001年5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親臨黃山視察,賦詩《登黃山偶感》,寫有“且持夢筆書奇景,日破雲濤萬里紅”詩句。
⑺方臘:宋時歙縣人,北宋農民起義領袖。許國:歙縣人,明萬曆年間位居當朝宰相,提出許多治國主張並得到積極推行。
⑻王茂蔭:歙縣人,清代著名經濟學家,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及的唯一中國人。著有《條議鈔法折》,提倡幣制改革,受到西方國家重視。
⑼東原:即清代著名哲學家戴震,休寧人,著述頗豐,是“乾嘉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⑽目連:指目連戲,是源於祁門縣民俗的一種地方戲,明清時期流傳至大半箇中國,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⑾三雕:指徽派建築上的三大傳統工藝:磚雕、石雕、木雕。
⑿棠樾:歙縣地名,以立有忠、孝、節、義等七座牌坊聞名世界,以其命名的“棠樾牌坊群”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風景區。
⒀“三最”:指市委二屆九次全會提出的“全國最美、山區最富、生態最佳”奮鬥目標。“四市”:即“一強三大”目標,指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建設現代經濟強市和旅遊大市、文化大市、生態大市”宏偉目標。

作者簡介

吳順輝,男。1970年11月生,文學學士,經濟學研究生。現為安徽省黃山市委辦公廳人事處處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