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孟

黃宗孟

一個勵志成為行業領先人物的90後。一個打不敗不服輸的年輕人。用汗水淚水和努力譜寫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路。敢做夢、敢拼搏、敢於挑戰的黃宗孟。

基本信息

黃宗孟

黃宗孟導演照片黃宗孟導演照片

導演、編劇、演員、代表作:《歡逗傳奇》《善作魂》我能拍電影》《在路上》《遵義青年之玩命開車》《播州情緣》《私奔》《代號:獵狗》《回頭》《最後一次》等。出生於1990年7月28日。貴州歡逗影視文化工作室創始人,90後青年導演,自媒體《歡逗三隻眼》欄目創辦人。手機微電影第一人。2016年手機拍攝了勵志微電影《我能拍電影》,愛情微電影《播州情緣》等。2017年拍攝了播州檢察院出品的反腐題材微電影《回頭》,遵義市禁毒辦,預青辦,遵義市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的禁毒題材微電影《最後一次》等。微電影作品全網點擊近億次。自媒體《歡逗三隻眼》欄目文章全網瀏覽量近億次。

人物經歷

▪2006年16歲處涉餐飲業直到2012年。
▪2013年開始創業
▪2014年重返職場
▪電影帶來的喜悅

出席活動照2006年16歲處涉餐飲業直到2012年。

2006年、那時16歲。在一家餐廳做了一名服務員。後升到領班、
從2006年至2012年間六年時間一直從事餐飲服務行業。從小餐館服務員到酒店主管、部長、在到各類酒樓經理、大堂經理總經理助理。遵義地區很多火鍋店、餐館、商務會所、山莊、茶樓都留下過他的身影。
2013年開始創業
2013年夏季,他和朋友合夥創辦了一家公司。他任公司法人。後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虧損。公司剛起步就死亡。那時公司才經營一年不到。
2014年重返職場

由於沒有經濟來源、於2014年處重返職場。在一個旅遊景區的一家山莊任經理。月薪4千多。
電影帶來的喜悅
《我能拍電影》 優酷網短短一個月時間播放量達35萬次。
《善作魂》 優酷網短時間內播放量近50萬次。
《歡逗傳奇》 優酷網免費上映1周播放量近100萬次。
出席活動照

喜好

愛好:劇本編寫/看電影/聽音樂/音樂創作
最喜歡的歌手:山人樂隊
最喜歡的電影:科幻、喜劇、驚悚、懸疑、恐怖、愛情
最喜歡的音樂:勵志、古典
喜歡的書籍:推理勵志文學
喜歡的顏色:黑/白/紅/藍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黃宗孟導演黃宗孟導演
黃宗孟、男、出生於1990年7月28日。單親家庭。貴州省遵義縣毛石鎮人。後隨父母搬遷至遵義縣松林鎮。自幼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10歲開始隨父母生活。母親在黃宗孟2個月大時患病離開。至今未歸。小時候的生活就像孤兒一般。但還好爺爺奶奶很是疼愛這個孫子。缺少父愛母愛的他從小性格就很怪異。也至於後來隨父母生活時種種叛逆。父母為這個不聽話的兒傷了不少腦筋。讀到初二的他就因為太調皮只得輟學。

演藝經歷

說到拍電影的辛苦、黃宗孟道;首先是沒有資金拍。其次是沒有演員。在就是得不到家人的同意。那種去求別人拍電影的滋味真的是常人難以想像的。經常凌晨2點還在修改劇本。凌晨3點還在後期剪輯製作。那種辛苦沒有人理解。得不到一個朋友的支持贊同。

個人作品

參演電影

《歡逗傳奇》《善作魂》《充氣戀人》《我能拍電影》《在路上》《遵義青年之玩命開車》《最後一次》《播州情緣》《私奔》
導演作品
《歡逗傳奇》《善作魂》《充氣戀人》《我能拍電影》《在路上》《遵義青年之玩命開車》《播州情緣》《私奔》《代號:獵狗》

黃宗孟手機拍攝微電影《播州情緣》

黃宗孟黃宗孟
近日、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用手機拍攝的微電影《播州情緣》即將網路上線。該片也將參加遵義市的首
屆“美麗遵義微電影大賽”。從《我能拍電影》《善作魂》到《歡逗傳奇》《遵義青年之玩命開車》我能看出這個年輕人的執著與堅持。也體會到了其中的艱辛。
《播州情緣》講述兩個年輕人從相識到走進婚禮殿堂的愛情故事。故事內容涵蓋了遵義市十二五期間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背景用到遵義濕地公園、黔北記憶、遊樂園、遵義花茂等知名景點。2015年6月16日,習大大自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首次赴貴州遵義市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拜謁紅軍烈士陵園,深入遵義花茂考察調研農村扶貧情況。黃宗孟講述到。遵義市十二五期間、遵義市的發展成果那是講都講不完。只能藉助一個微電影歌頌一下。但是有沒有資金拍攝。所以最終還是選擇了廉價的手機拍攝。
筆者了解到、這部影片從編劇、選場地、主演、後期製作等一系列工作全是黃宗孟一個人獨立完成。只有國中文化的他、邊自學邊創作。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沒有任何人能理解一個文化創作者的辛苦與付出。他的愛人張旭講到:他經常通宵熬夜創作、有時候我都睡醒了他還沒睡、真是心疼。自從他2014年開始自己的電影夢。我是經常和他吵、自己是什麼料不知道。好好的普通生活不過非要弄什麼電影。
黃宗孟導演黃宗孟導演

這個年輕人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堅持、執著、能吃苦耐勞。這是很多年輕人尤其是90後所不具備的。他告訴我、他的夢想是要用手機拍一部真正的大片、能上映、能進影院、能走出國門。我對這個年輕的夢想點讚。
走進這個年輕人的家,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寒酸,真的寒酸。我都差點勸說他不要電影夢了。但是他說、現在苦點、累點、寒酸點、我不怕。不在乎。只要每天有點大米白飯吃。我就很高興。電影我會一直做下去。由於拍片需要大量人力財力。他家的積蓄被他花得分文不剩了。一家人就靠一個網店勉強維持生計,自去年以來、網店生意也一落千丈。他愛人告訴我、為了拍電影他倆天天吵架。沒有任何人支持、只有嘲笑。我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估計最終還是會選擇離婚。
目前他已經用手機拍攝了《算命》《我能拍電影》[3]《善作魂》《在路上》《歡逗傳奇》[4]《遵義青年之玩命開車》《播州情緣》等等。
黃宗孟導演黃宗孟導演

我認為、只要有夢想、有實幹精神、能堅持不懈的努力。夢想終究會成為現實。就像黃宗孟一樣、從最開始的算命開始。至今已經拍攝了11部微電影。一部比一部完美。一部比一部精彩。這就是堅持。這就是進步。成功的大門終究會為這個年輕人打開。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他出彩的一天。[5]

遵義本土警匪微電影《代號:獵狗》即將開機

龍洋網訊:(記者:王文利)由遵義市播州區公安局、遵義市電視台、貴州歡逗影視文化工作室、遵義市美侖映像傳媒有限公司、遵義新媒體聯合會聯合打造出品本土公安題材微電影《代號:獵狗》即將開機拍攝。影片以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公安為故事背景取材,通過微電影的方式表達當代警察心中的警察夢、平安夢、中國夢,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道德價值觀為主鏇律,以傳播公安正能量為主,加強法治中國推進步伐。該片以播州特警為主線,場面真實,情節波瀾起伏,同時也不缺反映人民公安豐富細膩感人的情節。通過該片使觀眾能透過鏡頭看見當代警察的真實一面,突出反映警察在打擊犯罪、維護一方安寧的決心。2016年8月6日,劇組籌備會在播州特警和平營區成功召開,會議確定了劇組構成及演員。該劇主創團隊:總導演:黃宗孟 製片人:樊令總顧問:陳小猛冷旭 顧 問:胡萬紅韓勇羅偉吳永強 影片總策劃:陳小猛 策劃:韓勇胡萬紅執行副導演:樊令動作指導:張發勇 副導演:張發勇宣傳總監:王文利

強強陣容 本土警匪題材微電影《代號:獵狗》即將開機

《善作魂》劇情透露

電影故事以農村留守兒童、敬老院孤寡老人、建築工人等原型為題材。大膽創新製作。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進行生動解讀。以電影的藝術形式詮釋“講文明樹新風、善作魂”的理念。

90後草根導演黃宗孟手機拍公益微電影 引領正能量90後草根導演黃宗孟手機拍公益微電影 引領正能量

《善作魂》 講述一位善良的包工頭林天才經朋友介紹承包一個工程被騙,林天才是一個善良誠信的人。當得知自己工程款被卷跑之後。敢於擔當。賣掉自己的汽車也要發放拖欠工人的工資。她老婆知道後決定和他分手。林天才為發放拖欠工人的工資、找到自己的親二哥、親姐姐、好哥們等借錢都被拒。最終善心總有回報、得到林天才照顧的敬老院老人得知林天才情況後。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托院長交給林天才。這滿滿的都是愛啊。騙子張宇華也因為涉嫌詐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工程款最終被追了回來。
近日,由貴州歡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淘寶網“哎呀成人店”共同出品的貴州方言喜劇網路微電影《歡逗傳奇》,於2015年12月24日平安之夜在“貴州.遵義”舉辦影片的新聞發布會暨首映儀式。編劇/導演黃宗孟、出品人樊令出席首映式。現場聚結來至各界關心貴州文化的1000多觀眾。作為貴州電影界一顆新星的黃宗孟、這部電影有很好的口碑及觀眾緣。《歡逗傳奇》經歷了6個月的艱辛製作,集結了遵義地區優秀演員的心血。黃宗孟對影片細節的追求簡直到了“苛刻”的地步。很多鏡頭都是他親自拍攝,親自主演。樊令也為了這部電影付出了太多。電影以幽默搞笑的貴州方言與大家見面。

黃宗孟講述道:從《我能拍電影》到《善作魂》 到《在路上》在到現在的《歡逗傳奇》其中的心酸苦辣只有自己清楚。對於《歡逗傳奇》他不想表達太多。一切等觀眾發言。要感謝的是為電影夢付出過的以及幕後默默支持的朋友們。電影在優酷免費上映1天時間,播放、轉載量達20萬次。這是對全劇組人員最大的鼓勵了。

筆者了解到、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農村小伙從農村到城市後的蛻變。主人翁歡逗勤奮上進,以洗車為生。最終迎娶青梅竹馬的何仙菇。但是一起進城的好兄弟范健卻是反面教材。不思上進,好逸惡勞最終誤入歧途。經歷了綁架、槍戰等。樊令對筆者講到、不管經歷在多苦難。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電影夢。
90後草根導演黃宗孟手機拍公益微電影
手機能怕電影么?能。手機也可以拍電影。拍電影就一定得使用價值不菲的專業攝像機?動輒投資數百萬甚至數億元那才叫電影范?其實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切看來都在被顛覆一個只有國中文化的貴州遵義90後年輕人黃宗孟。正在用他的行動倡導正能量。一部《我能拍電影》[3]在優酷網短短一個月時間、點擊量達35萬次。開啟手機拍勵志微電影的先河。最近、他又有了新作品。一部由樊令出品、哎呀成人店淘寶店贊助拍攝的公益微電影《善作魂》圓滿製作完成。於7月底在優酷網首映,現點擊量近50萬次。獲得網友一致好評。因此他也被譽為“手機電影第一人”“90後新銳導演”“善心導演”等稱號。

大膽築夢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手機拍微電影

說到拍電影的初期,這個堅強的年輕人居然表現得很脆弱。眼角的淚光已經說明了他曾經經歷的故事。

大膽築夢 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手機拍微電影 引領夢想正能量大膽築夢 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手機拍微電影 引領夢想正能量

據我了解,手機拍電影早已經不是新鮮事,兩度獲奧斯卡獎提名、曾獲得艾美獎和金球獎的81歲影后羅蘭茲(GenaRowlands)作為主角之一參演的《橄欖》(Olive)的電影,是由美國一名獨立製片人胡曼·哈利利(HoomanKhalili)運用手機拍攝的一部90分鐘電影,它也是全球第一部完全由手機拍攝的標準長度故事片。該片將於16日率先在洛杉磯上映,還有資格提名角逐明年2月的奧斯卡獎。
但是在我們中國,手機拍電影的確是一件新鮮事。它需要是技術含量不比專業設備少。
《在路上》是黃宗孟繼《我能拍電影》後的又一力作。他對我說“雖然他的作品都沒有達到他預先想要的效果”但是他已經很滿足了。《我能拍電影》上傳到優酷網短短1個月時間播放量達到35萬次。這是他自費拍的電影。別人聽說手機拍電影,都不願意參演。沒有辦法只得找到自己的堂弟來出演,就為證明一下,手機可以拍電影。不管效果如何,他已經走出了第一步。
《在路上》是他的第二部作品,由樊令出品並任主演。但我用同樣的話問到樊令,你怎么會出資拍這部片子時,他的回答同樣讓我感到意外。“我只是想試試他真的能不能用手機拍電影”這是樊令的原話。樊令說“但是黃宗孟做到了,這部片子雖然後期配音不是很完美,但是我看到了黃宗孟拍攝時的專業和執著”有時候一天只睡3個小時。不停的對著電腦創作,我還在給他開玩笑。我說“黃導啊,你多休息下,你看你拍電影都把臉拍黑了”。其實臉上是一層油。有時候一天就吃一盒快餐飯。每次我到他租房子的地方看到很多場景都會令我感到心酸。為了拍電影失去了生活的來源,就靠女朋友每月1000多的工資維持生計。家裡人也不支持這件事。為了節約開支,劇本都是黃宗孟原創。
大膽築夢 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手機拍微電影 引領夢想正能量大膽築夢 貴州90後青年黃宗孟手機拍微電影 引領夢想正能量

黃宗孟告訴我,他的夢想是要拍大片,但“大片”究竟有多大,他也說不清楚。但是他給我說了一個標準“這個大片一定要獲國際大獎”。聽到這句話,我當時也受到了震撼。獲國際大獎。他的夢想不自私。不是為自己。而是中國夢。只要你細心觀察,在貴州的某個角落,你會發現有一群年輕人正在忙些什麼。還有不少人圍觀。走進一看。原來是拍電影。沒有專業的設備。一台米4手機就是這個導演的全部家當。

當我問到這個年輕人為什麼會想到用手機拍電影的時候,他的回答讓我感受到夢想的力量。正如他的處女作《我能拍電影》里的台詞一樣。誰說手機不可以拍電影。我就是要證明一下。

公益電影《善作魂》圓滿殺青

由貴州青年導演黃宗孟執導。新銳演員、著名出品人樊令領銜主演並出品的國內首部手機拍攝的公益電影《善作魂》於當地時間2015年7月10日在貴州遵義圓滿殺青。預計8月1日將通過網路向公眾見面。
殺青當天,樊令拍攝了最後一場發工資的戲碼,經過將近26天的融洽相處,劇組人員依依不捨的分別。從開始不願參演到後來投入的演出。足以看出大家對公益事業熱愛。
由於經費緊張、劇本也由黃宗孟原創。故事以農村留守兒童、敬老院孤寡老人、建築工人等原型為題材。大膽創新製作。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進行生動解讀。以電影的藝術形式詮釋“講文明樹新風、善作魂”的理念。
《善作魂》講述一位善良的包工頭林天才經朋友介紹承包一個工程被騙,林天才是一個善良誠信的人。當得知自己工程款被卷跑之後。敢於擔當。賣掉自己的汽車也要發放拖欠工人的工資。她老婆知道後決定和他分手。林天才為發放拖欠工人的工資、找到自己的親二哥、親姐姐、好哥們等借錢都被拒。最終善心總有回報、得到林天才照顧的敬老院老人得知林天才情況後。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托院長交給林天才。這滿滿的都是愛啊。騙子張宇華也因為涉嫌詐欺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工程款最終被追了回來。
出品人樊令介紹:留守兒童最核心的問題是與父母長期分離,親情缺失,親職教育弱化,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成長環境均劣於受父母監護的兒童。留守兒童問題已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藉助這部電影、呼籲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群體。
從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業來看,建築業仍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多發地,某些建築企業因內部管理混亂等原因,不能及時發放農民工工資,或對農民工討薪不能積極應對處理,推諉扯皮,導致多起農民工討薪集體上訪,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善作魂》就是一部正面教材。農民工兄弟錢掙不容易。企業應該負起應有在責任。
當記者問到拍攝時的困難,樊令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一點也沒有電影裡的角色那么堅強。黃宗孟講到“這部電影經歷了很多難關。首先是資金緊缺、其次是演員不好找。聽說是用手機拍電影,都紛紛嘲笑。最危險的一次是拍去農村看留守兒童的那場戲。由於山路崎嶇狹窄。在一處懸崖處,車子差點失去控制掉下懸崖。這都不算什麼。最讓人難也接受的是,樊令的愛人一直不支持他拍電影。更別說投資錢了。得不到親人的支持是最痛苦的。演員都不是專業的。有時拍攝一個鏡頭需要重複很多次。資金有限。很多時候都是一包速食麵一包榨菜就是一頓。雖然拍攝很辛苦。還是沒有人說過累。
一台手機,一個三腳架,一部麵包車。就是這個劇組全部家當。沒有專業設備的他們。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么。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